1.樣品:血清、尿液、腦脊液等。
2.試劑:單試劑、雙試劑
3.雙波長:由主波長和副波長構成的兩個波長。可以消除在檢測過程中的干擾。
4.校準品(標準):比對未知樣品的濃度
5.質控品:用于生化儀在日常工作中對儀器、試劑等方面狀態的監控。[2]
方法
1.終點法(endessay)完全被轉化成產物,不再進行反應達到終點,取反應終點的吸光度來計算被測物質的濃度。生化檢驗中除酶和BUN、CRE外幾乎都用終點法來進行檢測。
1).一點終點法:取反應達終點時的一個點的吸光度來計算結果。
2).二點終點法:取反應尚未開始時讀取一個點的吸光度,待反應達終點時再取第二點的吸光度。用第二點吸光度減去第一點吸光度的差值來計算結果。主要用于扣除試劑和樣品空白。保證結果的準確性。一般雙試劑用。
2.固定時間法(兩點法):是取尚在反應中的兩點間的差值來計算結果。此兩點既不是反應起始點也不是終點。主要用于檢測一些非特異性的項目,如肌酐。
3.連續監測法(動力學法、速率法):是在測定酶的活性或酶代謝產物時,連續取反應曲線中呈線性變化吸光度值(△;A/min)來計算結果。因在反應線性時間內各點間的吸光度差值為零故又稱謂零級反應。[2]
測試項目
1.肝功類
GPT/ALT(谷丙轉氨酶) ALP(堿性磷酸酶) Alb(白蛋白)
GOT/AST(谷草轉氨酶) T-Bil(總膽紅素) CHE (膽堿脂酶)
TTT (麝香草酚濁度) D-Bil(直接膽紅素) FB(纖維蛋白原)
NH3 (血氨) TP(總蛋白)
2.腎功離子
BUN(尿素氮) K(血清鉀) Na(血清鈉)
Cr(肌酐) Fe(血清鐵) Ca(血清鈣)
UA(尿酸) Mg(血清鎂) Cl(血清氯)
CO2-Cp(二氧化碳結合力) Zn(血清鋅) P(血清磷)
血糖血脂 T-CHO(總膽固醇) 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TG(甘油三脂) 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GLU(血糖)
3。心肌酶譜
CK(肌酸激酶) 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
LDH(乳酸脫氫酶) HBDH(α-羥丁酸脫氫酶)
GOT(谷草轉氨酶)
4。胃萎縮性胃炎篩查
PGⅠ/PGⅡ(胃蛋白酶原Ⅰ/Ⅱ)
5。其他
a-Amy a淀粉酶 Hb血紅蛋白 免疫球蛋白、毒物、類風濕因子等用光學比濁法的都可以用在全自動生化上進行檢測。[2]
國內外的生產廠家
國外主流廠家:東芝 日立奧林巴斯西門子貝克曼歐霸
國產一線廠家:邁瑞 優利特錦瑞 上海科華 上海豐匯 深圳恩普 深圳藍韻(Landwind) 北京松上 永和陽光 長光東軟迪瑞華天恒達博科 庫貝爾。[2]
儀器選購
各級醫療單位選購ACA儀器時,主要應作以下幾點考慮:機型的適用性;性能價格比;試劑開放性;地區差異;售后技術支持。其中,機型的適用性是指選購單位應依照實際情況,選擇略大于現工作量要求的ACA系統,以適應單位未來發展的要求,同時考慮自身經濟實力,力求一步到位,在儀器的7-8年生命周期內不被淘汰,這也體現了性能價格比的要求。例如,各類醫院選購ACA應選購1000 tests/hour的機型,或者可后續擴充至1000 tests/hour以上,以滿足臨床需要。地區差異和售后技術支持這兩個問題涉及面廣,不好一概而論,主要應考慮:本地區該機型的銷售狀況,現有同類、同種機器的臺數以及銷售商及生產廠商的口碑。作者認為,大型、中型城市銷售、代理商比較集中,維修及后續支持較能保證,可著重考慮選購性能價格比較優的儀器,而小型城市、鄉鎮醫療單位則應考慮選用多模塊組合、可獨立使用的儀器。萬一其中部分模塊故障,其余模塊仍能正常運轉,保障科研醫療的正常開展。當然,選購時要注意儀器各模塊是否獨立性好,公用模塊足夠簡單、不易故障,經驗告訴我們,模塊化ACA的公用部分越少,獨立操作的可能性越大。
儀器的選購是一件復雜的工程,各單位應認真調研,公開競標,切不可因小失大帶來不必要的損失。[1]
試劑問題
混成單一
比如酶法肌酐試劑,第一步R1中的酶要消除樣品中內源性肌酸的干擾,如果混成單一試劑,則會使檢測結果偏高,消除法HDL、LDL也不能混成單一試劑,因為它們都要分別清除HDL和LDL以外的脂蛋白,從而達到檢測的目的,如果混成單一試劑,則會使測定的HDL和LDL不準確。另外,有的試劑混成單一試劑后,穩定性和抗干擾能力也會明顯下降。解決辦法:①在儀器通道或試劑位允許的情況下盡量使用雙試劑;②如一定要使用單一試劑,最好選擇試劑廠家針對部份項目專門生產好的單一試劑。
開瓶
隨著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的普及,“開瓶穩定性”也隨之受到了大家的重視,但是就目前有的試劑方法學來講,還達不到人們所要求的試劑開瓶后在儀器內放很長時間不需要定標,比如ALP、TP、GSP等PH為堿性的試劑,開瓶后試劑會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使試劑本身的PH值下降,如果長時間開瓶不定標或校準,會使檢測結果發生偏離,在國外有的項目有明文規定,必須72小時之內定標,比如BUN。但是在國內的某些實驗室為了方便,很長時間都不作校準,導致測定結果的不準確。解決辦法:了解試劑的特性,及時對部份項目進行校準,對于每天標本量不多的醫院,可按1~2天的用量取用試劑放入儀器。
相混
將不同批號的試劑混合在一起使用的現象在檢驗中經常發生,當然這一方面是為了節省成本,另一方面為了方便。但是不管是什么品牌、什么試劑,由于不同批號的試劑生產時間不同,試劑中工具酶的活性會有差異,會發生水解的底物濃度隨時間長短也會不同。因此混在一起使用而又不定標,可能會導致檢測結果的不準確。還有如果有的試劑開瓶時間太長,空氣中的灰塵或細菌會進入瓶中,由于有的試劑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鹽,是細菌生長的最好條件,雖然有的試劑添加了防腐劑,但防腐劑的防腐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且絕大多數廠家的試劑中是沒有加防霉劑的。解決辦法:① 不同批號試劑建議不要混用,如果混用最好重新定標;②試劑瓶在儀器內使用時間不要過長,及時更換。③一般每個試劑瓶內由于試劑針不能吸完,或多或少都會留有幾毫升的試劑,如果是同一批號可以將未開瓶的同一批號試劑往里倒。但如果不是同一批號的試劑時倒人后最好定標,最好的做法是將每個批號的剩余試劑留起來待一定數量后混在一起,然后重新定標后檢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