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的一天,接到臨床投訴,說某患者在用藥治療期間,最近幾次的血常規結果浮動較大,特別是白細胞分類中的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比例起伏較大,這直接影響到該患者用藥治療進程,懷疑我們儀器測定有問題,希望我們查找原因并給以回復。
我們立即調取投訴提到的患者檢驗數據,發現該患者4月30日,5月5日,5月6日和5月7日都進行了血常規檢驗。
瀏覽LIS中的檢驗歷史記錄發現,這四次檢驗中的WBC,RBC,HGB結果都沒有明顯差距。只有其投訴的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紅色標記)起伏比較大。再細看4月30日和5月6日(綠色標記)淋巴細胞較低,中性粒細胞在90%以上,而這兩天都是用Sysmex XE-500血細胞分析儀測定的。而5月5日和5月7日(藍色標記)兩天,淋巴細胞回升到20%左右,中性粒細胞分別為70.9%和73.2%,而這兩天都是用Siemens Advia2120血細胞分析儀測定的。恰巧該四次測定都是在間隔一天后發生淋巴細胞與中性粒細胞的跳躍式浮動,也令我們感到可能有問題,也許是個例(平時儀器比對,ISO15189評審時的現場比對,都沒有問題,計數結果和分類比對都能通過),儀器測定原理不同而導致的差異?
我們首先告訴臨床,問題已經了解,但是需要實驗和復查才能確認問題是否存在,是否該患者在兩個檢測系統中出現問題。我們會將問題和最終答案通知相關科室醫生。
我們科室血常規標本一般保存7天,趕上五一放假,正好所有四次檢驗后的標本都在庫中保存著。我們將標本找出,分別按當時測定所用儀器再次測定,然后在交叉拿到另一型號儀器上測定,同時查看各個儀器的散點圖和直方圖,報警信息等內容。雖然經過幾天的存放,標本已經陳舊,但是令人欣喜的是,所有計數結果都相差不多,特別是白細胞分類結果中的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還和初始測定結果保持基本一致。而經過交叉測定,淋巴細胞低的那兩天的標本無論是Sysmex,還是Siemens測定的結果,依然是較低的水平,中性粒細胞同樣是升高的;而淋巴細胞在20%左右的那兩天的標本,在兩個系統中也獲得基本一致的結果。
因為還考慮了儀器分類結果是否會因病人治療用藥問題導致干擾發生,我們還以金標準的顯微鏡分類法作為最終判斷結果,將四天的血液標本都涂片鏡檢。分類的老師給出的結論是與儀器分類基本相同,也就是說淋巴細胞該低的那兩天,人工分類也都<10%,另外兩天淋巴細胞>20%,同時中性粒細胞也都相符合。這樣看無論是哪個型號的以前,都沒有問題發生,于是將所有再測的結果均屏幕拷貝存檔,以便給臨床醫生回復。
結論:
我們不同檢測原理的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在檢測相同標本時,其結果的一致性很好,無論是計數結果還是分類結果都沒有明顯差異,定期的實驗室內比對結果完全通過。且與人工顯微鏡分類法無明顯差異。
具體該患者如此大的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起伏變化,可能是病人治療用藥期間的反應,與臨床檢測設備與方法無關。我們將這一結論反饋給臨床后,臨床醫生表示接受我們的結論,他們表示將密切關注該患者的情況,參考我們的結論進行下一步治療。
從這一次投訴的圓滿解決,我認為保存標本已備復查確實非常重要。保存標本也是為了證明我們自己實驗室內沒有錯誤發生,特別是臨床醫護抽錯血標本時更是如此,是對大家工作的一個保護。當然如果確實因為工作疏忽出現差錯,只要標本還在,我們還具有改正錯誤的機會。
標本保存可以按照實驗室需求設定保存期限,例如我們科室血常規,血沉等標本在常溫條件下保存7天。而某些醫院一般保留3天。凝血、生化和免疫常規標本在4度冰箱你保存7天,某些特殊的標本會根據不同情況,設定更長的保管時間。標本保存一定要做好標致,標本號碼和排放按照一定順序,以便方便快捷的找到相應的標本。
同時標本保存和復查也是ISO15189實驗室管理要求中,實驗后質量管理中重要的一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