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腦脊液蛋白電泳
1、原理 與血清蛋白電泳相同,利用各種蛋白質在電場作用下遷移率不同來進行檢測。由于CSF蛋白質含量較低,電泳前須進行濃縮處理。一般采用透析法濃縮,將CSF加入透析袋內,置于吸水的透析液中,CSF中的水分移至透析液內,CSF的蛋白質濃度增加后,再進行電泳分析。
2、試劑與器材
(1)器材 透析膜可商品化購買,亦可用玻璃紙袋;電泳設備同血清蛋白電泳。
(2)試劑 透析液為聚乙二醇20000氯化鈉溶液:稱取聚乙二醇20000 30.0g,氯化鈉0.9g,加90ml蒸餾水溶解,再加巴比妥緩沖液(pH8.6,0.05mol/L)10ml,混勻,溶液pH為7.4。透析液亦可用500g/L的右旋糖酐溶液。
3.方法先將CSF加入透析袋內,放入聚乙二醇20000氯化鈉溶液中,室溫透析6~7小時(如用500g/L的右旋糖酐溶液,透析2~4℃時需15小時),濃縮至0.05~0.1 ml即可。濃縮的腦脊液按血清蛋白電泳的方法進行電泳分析。
正常腦脊液蛋白電泳帶與血清蛋白電泳帶有不同之處:腦脊液出現較多的前白蛋白而血清中較少;CSF的β-球蛋白略高于血清;γ-球蛋白僅為血清的一半。
4、正常參考值及臨床意義
對于CSF蛋白電泳質與量的分析,在神經系統疾病診斷方面有一定的意義。見表3。
另外,可根據CSF蛋白電泳結果計算蛋白商(protein quotient),其計算公式為:蛋白商=球蛋白/白蛋白。參考范圍約為0.4~0.8。
蛋白商增高:提示球蛋白增高,見于腦脊髓膜炎、神經梅毒、多發性硬化征、亞急性梗塞性全腦膜炎等。
蛋白商降低:提示白蛋白增高,見于脊髓壓迫癥、腦瘤、化膿性腦膜炎的急性期等。
表3 腦脊液蛋白電泳參考值范圍和臨床意義
區帶電泳及參考值范圍 |
可能機理 |
臨 床 意 義 |
|
增 多 |
減 少 |
||
前蛋白電泳 0. 02~0.06 白蛋白 0. 55~0.69 α1球蛋白 0. 03~0.08 α2球蛋白 0. 04~0.09 β球蛋白 0. 10~0.18 γ1球蛋白 0.057~0.162 γ2球蛋白 0.04~0.13 |
退行性病變 腦供血障礙 急性炎癥 占位性病變 腦組織萎縮 免疫或占位性病變、暫時性腦功能失常 免疫 |
舞蹈病、帕森金氏病、手足徐動癥 腦血管疾病、(腦梗塞、腦溢血) 腦部感染(急性細菌性腦膜炎、脊髓灰白質炎) 腫瘤:轉移癌、膠質瘤、橋腦小腦角腫瘤 退行性病變:帕森金氏病、手足徐動癥、外傷后偏癱 周圍神經炎:格林-巴利綜合癥、面神經麻痹、糖尿病周圍神經炎 腦瘤:假腦瘤、膠質瘤、癲癇、腦外傷(重癥) 脫髓鞘病變:多發性硬化癥、視神經脊髓炎 腦部感染:亞急性包涵體炎、腦膿腫、慢性細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 周圍神經炎:格林-巴利綜合癥、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炎 腦瘤:漿細胞瘤、膠質瘤、橋腦小腦角腫瘤 |
腦膜炎 腦外傷(急性期) 腦外傷 |
四、腦脊液腫瘤生化標志物檢查
腦脊液中腫瘤標志物現已發現多種,包括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膠質瘤相關抗原、β2-微球蛋白、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鐵蛋白(FP)及部分酶類如乳酸脫氫酶、基質金屬蛋白酶等。
1、癌胚抗原(CEA)神經組織不表達CEA,CEA水平對于能產生CEA的腫瘤向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的監測是一個非常靈敏的指標。有人研究了204例各種神經系統疾病CEA水平,包括35例腫瘤。在35例腫瘤病人中,腦脊液CEA升高者10例,且這10例均是轉移性癌。另一項研究表明,軟腦膜癌CEA水平升高但除外淋巴瘤轉移所致軟腦膜癌。其特異性高達50%,但靈敏度只有31%。在懷疑腦轉移性癌的病例中,腦脊液細胞學陰性,但對于能產生CEA的腫瘤如乳腺癌、結腸癌、胃癌、部分肺癌,腦脊液中CEA通常會升高,有診斷價值。
2、膠質瘤相關抗原 膠質瘤相關抗原有兩種:一種是神經外胚層膠質瘤相關抗原(G-22),另一種是神經-紅細胞生成素相關抗原。前者表達于腫瘤細胞及來源于神經嵴的正常細胞;后者存在于腦細胞及紅細胞。有人采用固相放免技術分析了66例各種神經系統疾病,其中包括18例膠質瘤患者。結果發現18例膠質瘤患者G-22均呈陽性(大于10ng/ml)。30例非膠質瘤神經系統疾病患者G-22均是陰性。除了未成熟畸胎瘤、部分與中樞神經纖維瘤有關的腦膜癌,以及從肺轉移而致的腦瘤外,絕大多數非膠質瘤腦瘤為陰性。G-22抗原水平與腫瘤大小及組織學類型均高度相關,因此監測腦脊液G-22抗原水平可以預報惡性膠質瘤的進展與消退。
3、AFP及HCG AFP為一種糖蛋白,在卵黃囊中合成。腦脊液中AFP升高見于一些轉移性胚胎細胞腫瘤。HCGβ亞單位升高見于轉移性絨毛膜癌、胚胎細胞性睪丸癌、分泌促性腺激素的畸胎瘤累及中樞神經系統。β-HCG水平一般與治療中腫瘤的增殖相關,并且β-HCG升高常常早于腫瘤轉移的臨床或放射學證據。
4、腦脊液鐵蛋白(Ft)病毒性腦膜炎患兒CSF的鐵蛋白約為正常對照組的3倍。若以3.2μg/L(ELISA法)為95%的對照人群的上限,CSF鐵蛋白對病毒性腦膜炎診斷的靈敏度為66%,特異性為92%。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患者CSF鐵蛋白的平均值為59.5μg/L(RIA法),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和良性腫瘤組。惡性膠質瘤患者鐵蛋白水平(平均103.0μg/L)明顯高于病毒性腦炎(5.4μg/L)和頭痛患者(4.3μg/L)。伴有中樞神經系統浸潤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其腦脊液鐵蛋白可高達正常值的5倍,未累及中樞神經系統組和病毒性腦炎組基本正常。因此CSF的鐵蛋白檢查對惡性腫瘤的診斷和療效評價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