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10-29 08:00 原文鏈接: 世界最大科學工程之一ITER面臨延誤困境

      雖然基礎設施已經鋪設,但是ITER建設由于復雜的合約處理方式而面臨延誤。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科學工程之一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正遭遇進一步推遲的威脅。原因是各機構正在爭相完成相關設計,并試圖與工業合作者簽署價值數百億歐元的合約。

      ITER計劃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科研合作項目之一,旨在探索核聚變反應作為能源生產者使用的可行性,以解決人類未來能源問題。其裝置主要包括一個環形的被稱為托卡馬克裝置的反應堆,包裹著超導磁體的托卡馬克裝置就像一個“磁籠”,氫同位素等離子體就被約束在這“磁籠”中,被不斷擠壓和加熱從而接近聚變條件。受控的核聚變反應能夠釋放超過社會消耗量十倍的能量。

      但是,這還只是一個夢想。

      到目前為止,ITER計劃已經耗費了大量金錢和時間。《自然》雜志報道指出,2006年,ITER計劃的七個國際成員簽署協議以來,其報價已經達到150億歐元(約合194億美元),并且竣工時間推遲到2020年底。而工期拖延和成本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廣泛的設計審查——該審查工作完成于2009年。

      禍不單行,前不久,熟悉ITER計劃運作的人士警告稱,用于購買ITER設備各種部件的復雜體系還會進一步拖延工期。

      根據規定,ITER計劃的合作伙伴需要抵押實物而非付以現金,來資助該裝置建設所需部件。這樣一來,磁鐵、儀器以及反應堆設備可能來自世界各地,這些部件將拼湊起位于法國南部St Paul lès Durance的ITER中央站。同時,由于沒有掌管財務的機構,ITER中心組織和各成員國“國內機構”的裝置部件設計也面臨曲折往復問題。

      另外,托卡馬克裝置建筑的施工建設承包給了F4E——歐洲的內部機構。但是,ITER組織無法告訴該機構需要建設什么,ITER技術總監Rem Haange表示,直到F4E從其他國家機構的諸多系統和子系統那里收集到有用的數據,工程才開始。

      2011年,Haange接手工作時,工期已經嚴重落后于預定計劃。不過,他表示自己將堅定地按照時間表推進工程進度,努力追回損失的時間。最終的設計方案將在明年3月完成,但是按照預定時間,F4E必須在今年年末提交工程合同。

      除此之外,F4E還在另一個主要合約——建造環繞機器的巨大極向場線圈上面臨困難。

      2009年,ITER組織授權F4E采購所需要的線圈,但是他們只收到一個來自法國Alstom公司和德國Babcock Noell公司的聯合競標。F4E駁回了這一競標,因為它給出的價格遠遠高于F4E的預期價格。

      Alstom公司的發言人表示,在漫長而又艱難的技術和商業磋商后,競標失敗了。不過,F4E發言人Aris Apollonatos則指出,現在,合約將被拆分成7個部分,以便使其更具吸引力。“本月早些時候召開的一次會議上,有27家公司對此表示出興趣。”他說。

      盡管目前時間緊迫,Haange和Apollonatos表示,在下個月于法國卡達拉舍舉行的ITER理事會議上,他們不會要求更多的時間。“我們只有在工程確實需要更多時間的情況下,才會向理事會提出額外的時間要求。”Haange說。

    相關文章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組織任命新總干事?10月接任

    整個職業生涯都在聚變研究中度過的意大利電氣工程師PietroBarabaschi將于10月接任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組織總干事一職。據《自然》報道,Barabaschi目前是歐洲聚變能組織的代......

    ITER組織職員招聘(2022年第3批)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簡稱“ITER”:InternationalThermonuclearExperimentalReactor)計劃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大科學工程國際科技合作計劃之一,也是迄今我國以平等......

    北京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更清楚地了解微觀世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856.shtm開欄的話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高標準建設國家實驗室,推動大科學計劃、大科學工程、大科學......

    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專項完成南極科考

    近期,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完成對南極半島的科學考察,取得預期成效。針對三極(北極、南極和青藏高原)的特殊地理位置,考慮其對全球變化和地球系統科學的研究意義,地球大......

    ITER校正場線圈盒體激光封焊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經過多年持續聯合攻關,我國承擔的ITER校正場線圈(以下簡稱“CC”)全尺寸盒體超大功率激光封焊技術于2018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按期完成認證。作為線圈制造與集成中技術要求最高、挑戰最......

    中科院先導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啟動

    今天(2月12日),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正式啟動。“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國際化、開放式的國際地球大數據科學中心為目標,致力于推動并實現地球大數據......

    歐盟舉行“ITER工業日”活動

    2017年12月4日,歐盟委員會在布魯塞爾舉行“ITER工業日”活動,來自歐洲和其他國家的政界、業界百余名專家與會。此次活動旨在闡明ITER項目和聚變能為工業、就業、經濟增長和創新等帶來的機遇和產生的......

    白春禮要求把青藏科考做成國家重大標志性科學工程

    9月6日上午,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召開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院士專家座談會,就如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重要指示精神展開研討。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出席會議......

    ITER理事會第22次科技咨詢委員會會議在法國召開

    5月16日-18日,ITER理事會科技咨詢委員會在法國ITER總部召開第22次會議。本次會議主要討論審議了實現第一等離子體的重要科學與技術問題、ITER運行實驗計劃的更新、ITER建造階段內部線圈優化......

    ITER計劃中國超導股線項目全面竣工

    2017年3月13日上午,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中國超導股線項目竣工儀式在西安市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舉辦。國家科技部核聚變中心主任羅德隆、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蘇俊良、IT......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