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狀細胞癌抗原(SCC)是一種特異性很好而且是最早用于診斷鱗癌的腫瘤標志物。它最初從宮頸癌組織中分離獲得,就生物活性而言屬于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家族,它包括兩個基因SCC1和SCC2。SCC廣泛存在于不同器官的正常組織中(含量極微)和惡性病變的上皮細胞中。在血清中至少有四種形式的SCC:游離SCC1、游離SCC2、以及與相對應的絲氨酸蛋白酶結合物。SCC在正常的鱗狀上皮細胞中抑制細胞調亡和參與鱗狀上皮層的分化,在腫瘤細胞中參與腫瘤的生長,它有助于所有鱗狀上皮細胞起源癌的診斷和監測,例如:子宮頸癌、肺癌(非小細胞肺癌)、頭頸部癌、食管癌以及外陰部鱗狀細胞癌等。現在臨床上一般多使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總SCC,其臨床意義有:
1.對子宮頸癌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對原發性宮頸鱗癌敏感性為44%-69%;復發癌敏感性為67%-100%,特異性90%-96%;其血清學水平與腫瘤發展、侵犯程度及有否轉移相關。在宮頸癌根治術后SCC濃度顯著下降;可及早提示復發,50%患者的SCC濃度升高先于臨床診斷復發2-5個月,它可以作為獨立風險因子加以應用。
2.輔助診斷肺鱗癌:其水平與腫瘤的進展程度相關,它配合CA125、CYFRA21-1,和CEA聯合檢測可提高肺癌患者診斷的靈敏性。
3.食管鱗癌的預測:陽性率隨病情發展而上升,對于晚期患者,其靈敏性可達73%,聯合檢測CYFRA21-1和SCC可以提高檢測的靈敏性。
4.其它鱗癌的診斷和監測:頭頸癌、外陰癌、膀胱癌、肛管癌、皮膚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