⑶ 抗體篩選技術:
①技術要求:
盡可能多的檢測出有臨床意義的抗體。
盡可能少的檢測出無臨床意義的抗體。
盡可能快的完成抗體檢測。
②方法選擇:每種方法都有自己的特點,適應于不同范圍及情況。
立即離心鹽水試驗技術:可以用于檢測干擾ABO定型的鹽水反應活性抗體,但此方法會檢查出無臨床意義的抗體,如冷凝集素抗-I及抗-IH等。但漏檢IgG性質的抗體。
Liss-間接抗人球技術(Liss-IAT):此方法可以有效的用于檢測不規則抗體(IgG性質),目前市場上見到的微膠柱方法都是Liss-IAT的方法,如澳斯邦(AusBio)的博唯優(BioVue)、達亞美(DiaMed)的ID-卡,以及Immucol的Capture技術也是Liss-IAT方法。此方法缺點是無法排除無臨床意義抗體的干擾。
酶試驗(菠蘿酶或木瓜酶):很少用于輸血前檢查中的抗體檢測,因為酶方法會破壞一些紅細胞抗原,如M,N,S,Fya和Fyb, 但酶技術可以增強Rh及Kell系統的抗體檢測。主要用于MNSs系統的抗體鑒定。
低離子聚凝胺技術(LIP-IAT):所需試驗時間少(3~5分鐘)、方法靈敏度高,但由于反應溫度為室溫,因此無法排除無臨床意義抗體的干擾(尤其是室溫鹽水反應性抗體)。
聚乙二醇-間接抗人球方法(PEG-IAT):PEG-IAT是很靈敏且有效的檢測抗體的方法,可以提高反應的強度,同時此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無臨床意義抗體的干擾。
⑷ 自身對照:即使用病人自己的血清和自己紅細胞進行抗體檢測,有助于確定抗體篩選陽性結果是同種抗體還是自身抗體、或是緡錢引起。
2. 抗體鑒定:在病人血清不規則抗體檢查為陽性時,且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在交叉配血之前,應該可以進行簡單的抗體鑒定試驗,確定抗體的特異性,會有助于選擇無對應抗原的相合血。如抗-cE抗體在人群中的相合率為30%。
二、供血者檢測
從供血中心獲得的血液,交叉配血前須進行ABO定型,對于Rh(D)陰性的血液還需確認其非弱D型,并把檢測結果與血袋上的標識相比較,確保一致。
交叉配血
一、血液的選擇
(一)、血型:
1、ABO 系統:
①全血:必須選擇同樣血型的全血。
②成分血:選擇血型相配的血。
病人血型 | 相合的紅細胞 |
相合的血漿 | 相合全血 |
0 | 0 | 0,A,B,AB | 0 |
A | 0,A | A,AB | A |
B | 0,B | B,AB | B |
AB | 0,A,B,AB | AB | AB |
2、Rh系統:
①Rh(D)陽性患者可以選擇陽性血及陰性血。
②Rh(D)陰性及弱D患者只能選擇Rh(D)陰性血。
3、其他系統:對于已經明確抗體特異性的病人,則應選擇缺乏相應抗原的血液。
(二)、儲存時間:一般來說,首先使用較陳舊的血,但以下情況屬于例外,需用新鮮血。
1、病人將接受大量的血液(超過自身總血量)。
2、新生兒換血及嬰幼兒輸血(病人本身血容量小,而用血量又大)。
3、接受定期輸血的病人(如地中海貧血病人、腎透析病人、再障病人),使輸血間隔時間延長。
(三)、新生兒換血的血液選擇:
1、Rh(D)新生兒溶血病,選擇Rh(D)陰性ABO血型與嬰兒和母親相配合,或O型Rh(D)陰性的洗滌紅細胞及AB型血漿,用母血清進行交叉配血。
2、ABO新生兒溶血病,選擇ABO血型與嬰兒及母親相配合的且Rh血型與嬰兒相同的紅細胞及AB型血漿組成的血液使用。
3、其他任何新生兒溶血,選擇不含特異性抗體所對應抗原的ABO系統與嬰兒相同的血輸注。
新生兒溶血病換血用的ABO系統血型相合紅細胞選擇
嬰兒血型 |
母血型 | 供血者血型 |
0 | 0,A,B | 0 |
A | 0,B | 0 |
A,AB | A,0 | |
B | 0,A | 0 |
B,AB | B,0 | |
AB | 0 | 0 |
A | A,0 | |
B | B,0 | |
AB | AB,A,B,0 |
二、交叉配血:交叉配血有兩個重要作用,其一是確認供血者及受血者的ABO血型的相合性,其二是可檢測出受血者血清中不規則抗體,此抗體可能在抗體篩選試驗中由于篩選試劑紅細胞缺乏相應抗原而漏檢。
(一)主側交叉及次側交叉試驗:
1、主側交叉:由病人血清及供血者紅細胞組成
次側交叉:由病人紅細胞及供血者血清組成(由于我市尚未對供血者進行抗體篩選,因此次側交叉是非常必要的)。
自身對照:病人自身血清及病人自身紅細胞組成,自身對照有助于分析解釋交叉配血試驗中出現的陽性結果。
2、常規配血技術:選擇的技術不僅要能檢查出不配合的IgM抗體,還必須能檢查出盡可能多的不配合的IgG抗體。最大限度的減少抗體的漏檢。
⑴立即離心技術配血法:用于檢查ABO的不配合及室溫反應活性抗體引起的不配合。
⑵抗人球蛋白配血法:用于檢查不規則抗體(IgG)引起的交叉配血不配合,有Liss-抗人球法、PEG-抗人球法、LIP-抗人球法。
3、特殊配血技術:
⑴預溫配血技術:主要用于解決室溫反應活性的無臨床意義的抗體引起的交叉配血不配合。
⑵冷型自家溶貧病人的配血試驗,用于解決自身冷凝集引起的配血困難。
⑶溫型自家溶貧病人的配血試驗,用于解決自身溫抗體引起的配血困難。
⑷纖原未完全析出的血樣,如腎透析、凝血功能差的病人,在配血時引起假陽性。
4、結果的解釋:
⑴主側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
病人或供血者ABO定型不正確,或二者的ABO血型不配合。
病人血清中存在同種抗體,與供血者紅細胞上的相應抗原反應。
病人血清中存在自身抗體,與供血者紅細胞上的相應抗原反應。
供血者紅細胞上已經包被了抗體,導致抗球蛋白試驗陽性。
病人血清不正常,如白蛋白/球蛋白比例不正常引起緡錢狀假凝集,血清中存在高分子聚合物的血漿擴容劑引起假陽性(用鹽水添加試驗來解決)。
試驗系統被污染。
⑵次測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
供血者血漿中存在針對病人紅細胞抗原的抗體。
病人與供血者的ABO血型不相合。
病人的紅細胞已經包被了抗體,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
主側配血不相合原因分析
現象 |
可能原因 | 解決方案 |
主側:+ 自身:- 抗體篩選:- |
病人或供血者ABO錯誤 病人血清可能含ABO抗體 病人血清中有抗體,但篩選細胞上無相應抗原 供血者紅細胞直接抗球蛋白試驗陽性 |
重新定型 檢查病人亞型、輸血史及移植史 對病人血清進行抗體鑒定 檢查供血者直接抗球蛋白試驗 |
主側:+ 自身:- 抗體篩選:+ |
病人血清中的同種抗體與供血者紅細胞上相應抗原反應 | 對病人血清進行抗體鑒定,選擇無對應抗原的血 |
主側:+ 自身:+ 抗體篩選:+ |
病人血清中可能同時存在自身抗體和同種抗體 病人血清不正常: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不正常 血漿擴容物 污染 |
對病人血清自身吸收及抗體鑒定,用吸收后血清配血 鹽水添加試驗解決緡錢 抽去新標本 使用新器具 |
*抗體鑒定可由血液中心來檢驗
抗體鑒定
可以鑒定抗體的特異性,有助于給病人選擇相配合的血液,還可以預防新生兒溶血病。
一. 一般程序:
(一) 血液樣本:血清或血漿均可,但更多用血清。
(二) 病史:記錄病人臨床診斷、輸血史、妊娠史和近期使用的藥物。
(三) 試劑:
譜細胞:是挑選出的10個或更多個已知血型表現型的O型細胞。譜細胞必須含有Rh、Kell、Duffy、Kidd、P、Lewis和MNS系統的抗原,且對大部分單一的同種抗體有一個清楚的反應格局。
增強介質:LISS、PEG和LIP等,均有商品供應。
抗人球蛋白試劑:抗-IgG和抗-IgG+抗-C3;但抗-IgG使用的更多。
(四) 自身對照:有助于決定病人是否有同種抗體,或有自身抗體,或兩者兼有。
二. 血清學方法的選擇:
無任何單一的方法可以檢查出所有的抗體。在選擇方法時必須了解此方法的特異性、靈敏度、局限性、假陽性和假陰性情況。影響抗原-抗體反應的因素有孵育溫度、提高血清對細胞的比例、延長反應時間、改變pH和低離子強度。
1. 抗體鑒定技術:①低離子強度液(LISS)-IAT②聚乙二醇(PEG)-IAT③微膠柱凝集技術④聚凝胺(LIP)-IAT⑤酶技術。
2. 抗體鑒定中的特殊技術:①使用硫醇試劑②吸收試驗③放散試驗④效價
已配合血液的標記及發放
取血與發血的雙方必須共同查對病人姓名、性別、疾病診斷、病案號、門急診/病室、病床號、ABO及Rh血型;血液有效期、血制品名稱、數量和外觀、供血者編號;交叉配血試驗結果、試驗人員姓名等;確保準確無誤時,經雙方共同簽字后方可發出。
血液發出后,受血病人及供血者的血液樣本至少須保存于2~6℃冰箱7天,以便追查輸血不良反應的原因。
不規則抗體篩選和鑒定的方法方法有很多,試總結一下它們各自應用范圍和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