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6-03 14:51 原文鏈接: 與結球白菜馴化相關的重要候選基因的鑒定

      021年5月31日,Genome Biology(IF3y=12.683)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曉武團隊完成的題為“Impacts of allopolyploidization and structural variation on intraspecific diversification in Brassica rapa”(異源多倍體和結構變異對白菜種內分化的影響)的研究論文。這是王曉武團隊繼白菜基因組草圖和基因組重測序分析成果之后,在白菜泛基因組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白菜是蕓薹屬重要蔬菜,種內多樣性極高。本研究基于重測序數據,選擇了大白菜、小白菜、菜心、油用白菜和蕪菁等16份不同類型的白菜資源材料,進行基因組從頭組裝,結合已發表的大白菜和油用白菜參考基因組,構建了由18個代表性材料組成的白菜泛基因組(圖1)。進一步,通過構建整合結構變異的圖形基因組,鑒定到與大白菜葉球馴化相關的重要候選基因(圖2)。

      圖1. 524個白菜品種親緣關系

      研究人員測序組裝了野生種“青葉苧麻”和栽培種“中飼苧1號”基因組,得到兩個高質量的基因組。通過序列比較發現兩個基因組存在大量序列變異。研究人員進一步對14個野生苧麻種質和46個栽培種進行重測序,并構建了苧麻的基因組變異圖譜。通過野生和栽培種苧麻基因組組裝和比較,結合群體變異組分析,科研人員發現了多個與纖維產量相關的基因組片段具有清晰的馴化選擇印跡。

      圖2. BrPIN3.3中的結構變異與大白菜葉球馴化相關

      除此之外,本研究發現白菜種內分化過程中,基因偏向性丟失持續進行,并導致白菜亞基因組優勢在繼續擴大。上述結果進一步說明,除“兩步演化”導致白菜亞基因組優勢形成之外,基因組組成可能是導致亞基因組優勢形成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圖3)。

      圖3. 白菜種內分化過程中基因丟失特點

      通過開展白菜結球性狀選擇分析,該研究鑒定了與結球白菜馴化相關的重要候選基因,這些基因不僅加深了對葉球形成馴化的認識,也有助于促進大白菜育種研究。同時,該研究獲得的白菜物種豐富的基因組變異也將有助于挖掘更多與重要農藝性狀相關的基因,為白菜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奠定了重要基礎。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曉武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該科研團隊多年從事蕓薹屬物種的研究。博士生蔡旭和常立春為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630068),國家重點研究項目計劃(2016YFD0100307)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的支持。


    相關文章

    研究揭示:基因組中復雜結構變異對藏綿羊適應高原有重要貢獻

    日前,記者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獲悉,該校近期聯合西藏農牧科學院等多家科研機構,在藏綿羊基因組中發現了一個包含β-珠蛋白(HBB)的受選擇位點。科研人員進一步分析,該位點包含一段較為復雜的結構變異。這一發......

    首個對葉榕完整基因組發布

    本報北京4月9日電(記者楊舒)對葉榕是一種廣泛分布于我國南方的植物。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農業基因組學技術研發與應用創新團隊發布首個對葉榕的完整基因組,修正了此前學界對其基因組測序繪......

    海鷗與丹頂鶴居然是近親?浙大研究將改寫教科書

    海鷗與丹頂鶴、老鷹與貓頭鷹,這幾組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鳥類,不久前剛認上親。浙江大學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張國捷教授聯合國內外學者,正在組織收集世界上現生一萬多種鳥類的基因組及形態信息,旨在構建起鳥類物種......

    “女媧”基因組計劃發布第五項成果

    近日,“女媧”基因組團隊重點闡釋了適應性選擇下非編碼調控元件對表型演化的影響,相關研究發表于《分子生物學與進化》。這項工作是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濤院士、何順民研究員牽頭的“女媧”(NyuWa)中......

    一生中患病的幾率或可預測,十種慢性病遺傳風險估算更接近臨床

    通過分析基因組中數百萬個微小的遺傳差異,就可預測一個人一生中患某種疾病的幾率。在過去的10年中,研究人員為數十種疾病制定了風險評分,希望有一天患者能利用這些信息來降低患病風險。在《自然·醫學》雜志最新......

    揭秘基因組“暗物質”

    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基因信息傳遞過程中非編碼RNA的調控作用機制”在人類遺傳信息傳遞過程中,非編碼RNA不參與編碼蛋白質,占全部RNA的98%,如同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質”,是生命活動調控的......

    構建水稻基因組倒位變異圖譜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國內多家單位發布了迄今為止最大的水稻群體水平倒位變異圖譜,并挖掘獲得了新的水稻耐熱優異等位基因,該研究對水稻育種改良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通......

    基因組精確注釋新方法:增強子鑒定新技術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動物功能基因組學創新團隊研發出增強子鑒定新技術。該技術與傳統技術相比,平均分辨率提高了約10倍,為基因組的精確注釋提供了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核酸研究》(......

    邁向CRISPR2.0,下一代基因編輯技術方興未艾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本月稍早時間宣布,批準CRISPR/Cas9基因編輯療法Casgevy上市,用于治療12歲及以上鐮狀細胞貧血病患者。這是FDA批準的首款CRISPR基因編輯療法。而11......

    瑞孚迪:改變千萬新生命——全基因組測序在新生兒篩查中的應用

    導讀:這項技術可以及早發現那些可能對患兒生命產生重大影響的罕見疾病。     瑞孚迪的這項首創研究證明了全基因組測序在對看似健康的新生兒的篩查中存在重......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