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6-04 18:37 原文鏈接: 臨床輸血技術規范[部頒標準](六)

    附件二

    自身輸血指南

    自身輸血可以避免血源傳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對一時無法獲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自身輸血有三種方法:貯存式自身輸注、急性等容血液稀釋及回收式自身輸血。

    一、貯存式自身輸血

    術前一定時間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進行保存,在手術期間輸入。

    1.  只要患者身體一般情況好,血紅蛋白>110G/L或紅細胞壓積>0.33,行擇期手術,患者簽字同意都適合貯存式自身輸血。

    2.  按相應的血液儲存條件,手術前三天完成血液采集。

    3.  每次采血不超過500ML(或自身血含量的10%),兩次采血間隔不少于3天

    4.  在采血前后可給患者鐵劑、維生素C及葉酸(有條件的可應用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等治療。

    5.  血紅蛋白<100G/L的患者及有細菌性感染的患者不能采集自身血。

    6.  對冠心病、嚴重主動脈瓣狹窄等心腦血管疾病及重癥患者慎用。

    二、急性等容血液稀釋(ANH)

    ANH一般在麻醉后、手術主要步驟開始前,抽取患者一定量自身血在室溫下保存備用,同時輸入膠體液或等滲晶體液補充血容量,使血液適度稀釋,降低紅細胞壓積,使手術出血時血液的有行成分丟失較少,然后根據術中失血及患者情況將自身血輸回給患者。

    1.  患者身體一般情況好,血紅蛋白≥110G/L(紅細胞壓積≥0.33)。估計術中有大量失血,可以考慮進行ANH。

    2.  手術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環時,也可采用。

    3.  血液稀釋程度。一般時紅細胞壓積不低于0.25

    4.  術中必須密切監測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紅細胞壓積和尿量的變化,必要時應監測中心靜脈壓。

    5.  下列患者不宜進行血液稀釋:血紅蛋白<110G/L、低蛋白血癥,凝血機能障礙、靜脈輸液通路不暢及不具備監護條件的。

    三、回收式自身輸血

    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裝置,將患者體腔積血、手術中失血及術后引流血液進行回收、抗凝、濾過、洗滌等處理,然后回輸給患者。血液回收必須采用合格的設備,回收處理的血必須達到一定的質量標準。體外循環后的機器余血應盡可能回輸給患者。

     

    回收血禁忌癥:

    1.  血液流出血管外超過6小時

    2.  懷疑流出的血液被細菌、糞便、羊水或消毒液污染

    3.  懷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細胞

    4.  流出的血液嚴重溶血。

    注:

    ①              自身貯血的采血量應根據患者耐受性及手術需要綜合考慮。有些行自身貯血的患者術前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貧血,術中應予重視。

    ②              適當的血液稀釋后動脈氧含量降低,但成分的氧供不會受到影響,主要代償機制是心輸出量和組織氧攝取率增加。ANH還可降低血液粘稠度使組織灌注改善,纖維蛋白原和血小板的濃度與紅細胞壓積平行性降低,只要紅細胞壓積>0.20,凝血不會受到影響。與自身貯血相比,ANH方法簡單、耗費低;有些不適合自身貯血的患者,在麻醉醫師嚴密監護下,可以安全的進行ANH;疑有菌血癥的患者不能進行自身貯血,而ANH不會造成細菌在血內繁殖;腫瘤手術不宜進行血液回收,但可以運用ANH。

    ③              回收的血液雖然是自身血,但血管內的血及自身貯血的血仍有差別。血液回收有多種技術方法,其質量高低取決于對回收血的處理好壞,處理不當的回收血輸入體內會造成嚴重后果。目前先進的血液回收裝置已達到全自動化程度,按程序自動過濾、分離、洗滌紅細胞。如出血過快來不及洗滌,液可直接回輸未洗滌的抗凝血液。

    ④              術前自身貯血、術中ANH及血液回收可以聯合應用。

    附件三

    手術及創傷輸血指南

    一、濃縮紅細胞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攜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糾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體或膠體液應用。

    1.  血紅蛋白>100g/l,可以不輸

    2.  血紅蛋白<70 g/l,應考慮輸

    3.  血紅蛋白在70-100G/L之間,根據患者的貧血程度。心肺代償功能、有無代謝率增高以及年齡等因素決定。

    二、血小板

    用于患者血小板減少或功能異常伴有出血傾向或表現

    1.  血小板計數>100×109/L,可以不輸

    2.  血小板計數<50×109/L,應考慮輸

    3.  血小板計數50-100×109/L之間,應根據是否有自發性出血或傷口滲血決定

    4.  如術中出現不可控滲血,確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輸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三、新鮮冰凍血漿(FFP)

    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1.  PT或APTT>正常的1.5倍,創面彌漫性滲血

    2.  患者急性大出血輸入大量庫存全血或濃縮白細胞后(出血量或輸血量相當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3.  病史或臨床過程表現有先天性或獲得性凝血功能障礙。

    4.  緊急對抗華法令的抗凝血作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