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6-12 10:53 原文鏈接: 血栓與止血相關知識(一)

    人體內存在著正常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統,此系統一直保持著動態的生理平衡。若止凝血活性增強或抗凝血活性減弱,便會導致血栓前狀態或血栓形成;相反,會引起低凝狀態或出血傾向。有關止血和凝血的檢查項目,從臨床需要出發,分為常規檢驗項目和其他檢驗項目兩大部分。

        凝血常規
        1.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
        參考值:平均秒值:(12±1)s:
        男性:11~13.7s。
        女性:11-14.3s。超過正常對照值3s為異常。
        臨床意義:
        PT延長: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癥,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癥及纖維蛋白原缺乏癥;獲得性見于DIC、原發性纖溶癥、肝臟疾病、阻塞性黃疸、維生素K缺乏癥、血循環中抗凝物質增多;使用某些藥物,如鏈霉素、卡那霉素、氨芐西林、利福平、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利尿劑等。
        PT縮短:先天性Ⅴ因子增多癥、高凝狀態、血栓性疾病、口服避孕藥,使用某些藥物,如洋地黃等。
        建議:
        (1)顯著減少建議檢查肝功能。
        (2)檢查前應盡量不飲酒,不吃高脂飲食。
        (3)若PT顯著增高,應預防出血傾向。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
        參考值:(37±3.3)s,超過正常對照值10s以上有意義。·
        臨床意義:
        APTT延長:先天性因子Ⅷ、Ⅸ、Ⅺ缺乏,如血友病甲、血友病乙、Ⅺ因子缺乏癥;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肝病、阻塞性黃疸、新生兒出血癥、腸道滅菌綜合征、吸收不良綜合征、使用阿司匹林、肝素等藥物;繼發性、原發性纖溶亢進、DIC;血循環中有抗凝物質,如抗因子Ⅷ抗體、狼瘡抗凝物質等。
        APTT縮短:見于高凝狀態、血栓性疾病等。
        注意事項:時間縮短應預防高凝引起的并發癥。
        3.凝血酶時間(TT)
        參考值:16~18s,超過正常對照值3s為異常。
        臨床意義:
        TT延長:肝素或類肝素樣物質增多,如肝病、腎病、系統性紅斑狼瘡(SLE)、肝素治療中等;DIC、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癥、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癥。
        TT縮短:標本中有微小凝塊或鈣離子存在。
        注意事項:TT檢查時建議同時檢查肝、腎功能,并可作為口服抗凝劑治療時效果的監測。
        4.纖維蛋白原(FIB)
        參考值:2~4g/L
        臨床意義:
        FIB增加:可見于炎癥性疾病、腦血栓、腦梗死、心肌梗死、惡性腫瘤、腎病綜合征、妊娠期、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外科手術等。
        FIB減少:先天性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癥、慢性肝炎、肝硬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惡性貧血、白血病、轉移癌等。
        5.PT比值[INR(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患者PTs/正常參比血漿PTs)ISI]
        參考值:0.8~1.5之間
        臨床意義:用于口服抗凝劑的監測,2~3為宜。
        注意事項:
        (1)如果APTT延長,PT、TT、FIB正常,臨床上有出血,建議做凝血因子確定性實驗,確定血友病類型;臨床上無出血,建議做血漿因子Ⅶ的促酶活性檢查,確定是否為因子Ⅻ缺乏癥。
        (2)如果APTT、PT均延長,TT、FIB均正常,建議做檢查確定是否為因子Ⅱ、Ⅴ、Ⅸ、Ⅹ或多個因子缺乏癥。建議做肝功能檢查,確定是否為肝臟疾病。
        (3)如果APTT、PT、TT、均延長,FIB降低,建議確定血液中是否存在抗凝物質,否則為低纖維蛋白原血癥。
        (4)如果PT延長,APTT、TT、FIB正常,見于Ⅶ因子缺乏癥和雙香豆素治療早期。
        (5)如果血凝常規與血小板均異常,建議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和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方面的檢查。
        
        
        其他檢驗項目
        1.一期止血缺陷篩選試驗
        (1)出血時間測定(BT)
        參考值:2.5~9.0min(Ivy法)
        臨床意義:
        延長:見于血小板減少和血小板增多癥、血小板無力癥、血管性血友病、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癥、彌散性血管性內凝血(DIC)及毛細血管擴張癥等。
        縮短:見于嚴重的血栓形成和高凝狀態。
        建議:
        可檢測血小板計數、血凝常規等,并結合臨床,以確定進一步的檢查。
        (2)束臂試驗(CFT)
        參考值:5cm直徑圓圈內新出血點的數目:男性少于5個;女性及兒童少于10個。
        臨床意義:超過正常為陽性可見于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癥、過敏性紫癜、單純性紫癜、原發性和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癥、血小板增多癥、先天性和獲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癥、血管性血友病等。
        建議:如結果無異常,且臨床有出血癥狀,可做血凝常規檢查。
        2.二期止血缺陷篩選試驗
        凝血時間(CT)
        參考值:5~12min
        臨床意義:
        延長:可見于血友病、肝病、阻塞性黃疸、吸收不良綜合征、新生兒出血癥、應用抗凝藥物等。
        縮短:可見于高凝狀態和血栓性疾病,如DIC、心肌梗死、心絞痛、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肺梗死、靜脈血栓形成、妊高征、腎病綜合征等。
        建議:可進一步檢測血凝常規、肝功能等。
        3.纖溶活性增強篩選試驗:
        (1)優球蛋白溶解試驗(ELT)
        參考值:>120min(加鈣法),100~150min(加凝血酶法)
        臨床意義:
        延長:見于血栓前狀態、血栓性疾病和應用抗纖溶藥,如心肌梗死、腦梗死、腎臟病等。
        縮短:見于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癥、繼發性纖溶癥,如:手術、應激狀態、創傷、休克、變態反應、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羊水栓塞、惡性腫瘤廣泛轉移、急性白血病和晚期肝硬化等。
        建議:
        縮短時應進一步檢查肝功能及腫瘤標志物。ELT可觀察纖維蛋白溶解性疾病的病情,特別是心腦缺血性疾病,需查此項目。
        (2)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
        參考值:10mg/L(間接血凝法)
        臨床意義:
        增高:可見于原發性和繼發性纖溶亢進癥。
        降低:可見于肝硬化、急性肝萎縮和肝損傷后。
        建議:
        應用干多種血栓栓塞性疾病。同時應檢查腫瘤標志物。尿檢測主要用于鑒別腎小球腎炎與其他疾病,協助臨床估計預后,觀察使用鏈激酶、尿激酶、肝素的變化。
        (3)D-二聚體(D-Di)
        參考值:陰性0.25mg/L(膠乳凝集法);400ug/L(酶聯免疫法)
        臨床意義:增高可見于DIC早期、腦梗死、心肌梗死、肺栓死、腫瘤、肝硬化、外科手術、敗血癥等。繼發性纖溶癥時陽性,原發性纖溶癥時陰性。另其可作為溶栓治療的監測。
        建議
        (1)增高時建議查血凝常規、血小板計數、b血小板球蛋白(b-TG)、血小板第4因子(PF4)、血栓素B2、顆粒膜蛋白(GMP-140)、血清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抗凝血酶Ⅲ、血漿因子Ⅷ、C活性及纖溶活性檢查等。
        (2)顯著增高時應同時做3P試驗,以確定是否為DIC。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