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外法:
采用紅外傳感器法測試原理,將預先處理好的試樣夾緊于測試腔之間,具有穩定相對濕度的氮氣在薄膜的一側流動,干燥氮氣在薄膜的另一側流動;由于濕度梯度的存在,水蒸氣會從高濕側穿過薄膜擴散到低濕側;在低濕側,透過的水蒸氣被流動的干燥氮氣攜帶至紅外傳感器,進入傳感器時會產生同比例的電信號,通過對傳感器電信號的分析計算,從而得出試樣的水蒸氣透過率等參數。對于包裝容器而言,干燥氮氣則在容器內流動,容器外側處于高濕狀態。
標準:ISO 15106-2[1]、 ASTM F1249、 TAPPI T557、 JIS K7129
2、電解法:
采用電解傳感器法測試原理,在低濕側,透過的水蒸氣被流動的干燥氮氣攜帶至傳感器,
標準:GB/T 21529[2]、 ISO 15106-3、 DIN 53122-2、 YBB 00092003
3、稱重法:
采用透濕杯稱重法測試原理,在一定的溫度下,使試樣的兩側形成一特定的濕度差,水蒸氣透過透濕杯中的試樣進入干燥的一側,通過測定透濕杯重量隨時間的變化量,從而求出試樣的水蒸氣透過率等參數。
標準:ISO 2528[3]、GB 1037[4]、GB/T 16928、ASTM E96、ASTM D1653、TAPPI T464、DIN 53122-1、JIS Z0208、YBB 00092003
4、濕度法:
把待測試樣夾在恒溫的干、濕腔之間,由測試腔內的傳感器分析腔內濕度的變化,并跟蹤由預設下限值至上限值所需的時間,通過連續多次測量和系統分析,求出試樣的水蒸氣透過率和透濕系數。
標準:ISO 15106-1、ASTM E398[5]、TAPPI T523、JIS K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