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來,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最耀眼的企業群體、中國改革開放的顯著標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經濟與公有制經濟,成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兩個同樣重要的“輪子”。
政策助力大發展
更加寬松的政策環境和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激發了民間投資的動力和活力,助推民營企業進入大發展時代
2005年2月,國務院出臺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經濟36條政策,把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通過文件的形式進一步政策化、具體化。“36條”的重點在于放寬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準入條件,為非公有制經濟提供了更加寬松的政策環境和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這一年,內資民營經濟在GDP中的比重約50%。
2009年9月,國務院又出臺政策,即“中小企業29條”。2010年5月,國務院又發布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36條意見,進一步拓寬了民營經濟的投資空間,推動非公經濟投資方面的內容進一步具體化。今年上半年,國務院各部門密集出臺了42項“民間投資36條”配套實施細則,“民間投資36條”的真正落地,對充分激發民間投資的動力和活力具有重要意義。
至2011年9月,全國登記注冊的私營企業注冊資金總額近25萬億元,民營經濟占我國GDP比重已超過70%,在部分沿海發達地區甚至達到80%。
2012年4月19日,國務院首次就小型微型企業出臺了綱領性文件,強調小型微型企業是非公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部門正陸續出臺實施細則,在加大財稅支持、緩解融資困難、推動創新發展、支持開拓市場、加強公共服務等方面給予小型微型企業強有力的支持。可以預見,小微企業將進入一個大發展的時代。
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中小企業遍布各行各業,產業結構日趨優化合理,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成為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主力軍
民營經濟是拉動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強勁動力。目前我國個體工商戶超過3800萬戶,10年來保持了年均5%以上的增長率;目前私營企業超過1000萬戶,10年來實現了年均近20%的高速增長,占我國全部實有企業總數的75%以上,是市場主體中的最大群體。2011年,我國非公有制經濟累計完成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7.6萬億元,占比58.2%;非公有制企業出口總額達6360.5億美元,占比33.5%,占全國的三分之一。非公有制經濟的投資、出口10年來始終保持高速增長,為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以民營經濟中的中小企業為例,中小企業遍布各行各業,它們約占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二。以工業為例,2010年,全國規模以上中小企業44.9萬家,比2005年增長了50.1%,年均增長8.5%,占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的99.3%;全國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7.5%,占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工業增加值的69.1%;實現稅金1.5萬億元,占規模以上企業稅金總額的54.3%,年均增長13.1%。
民營經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主體。10年來,民營經濟苦練內功,尋求突破發展。時至今日,我國60%以上的ZL申請、75%以上的企業技術創新和80%以上的新產品開發來源于非公有制經濟,已經成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源泉。2011年底,第三產業私營企業近700萬戶,占全部私營企業的三分之二,產業結構日趨優化合理,特別是近3年來,第三產業私營企業戶數和注冊資金增速明顯高于整體增速,非公有制經濟在實現自身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
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產業結構的加速優化。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完善和市場主體的日益多樣,非公有制企業的組織形式和出資方式也更加靈活,現代企業制度的公司制企業發展迅速。
民營經濟中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主力軍。無論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術領域,還是在信息咨詢、工業設計、現代物流及文化創意產業等新興領域,中小企業的創新都十分活躍。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方面,中小企業也是重要的擔當者。如廣東益德環保科技公司主要開發以植物淀粉為原料的全生物降解新材料及其制品,能確保廢棄后一年內全部實現生物降解,是傳統塑料制品的理想替代品。2009年,其產品進入美國市場,成為哈佛大學、麥當勞的首選用品,并與法國航空公司簽訂了長期供貨協議。
吸納就業的主渠道
中小企業以勞動密集型企業、服務業企業居多,就業容量大,就業方式靈活,是農村富余勞動力、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
民營經濟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非公有制經濟具有強大的就業包容量。目前,全國非公有制經濟從業人員總數已超過2億人,僅“十一五”期間累計吸納就業超過5000萬人,占城鎮新增就業崗位的90%以上,在解決社會就業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經濟已經成為人民群眾增加收入的重要來源,不僅為超過2億從業人員提供了工資性收入,至少帶動家庭人口4億人獲得了生活保障,而且通過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分配的機制,使超過5000萬私營企業投資者和個體工商戶增加了財產性收入,從而帶動更多家庭過上了富裕生活。數據顯示,凡是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較好的地區,經濟發展就較有活力,人民生活就相對富裕,社會環境也更為和諧。
民營經濟中的中小企業是關系民生改善和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中小企業以勞動密集型企業、服務業企業居多,就業容量大,就業方式靈活,也是農村富余勞動力、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主渠道。在第七屆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上,來自青海湟源縣的青海丹噶爾皮繡研制開發有限公司展示的“王洛賓的故事《在那遙遠的地方》”、“青海湖”、“雪域牦牛”等栩栩如生的皮繡作品,吸引了眾多參會的客商觀看。“別看我們是只有40多人的小微企業,但屬國內獨創,產品已遠銷到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還以公司加農戶的形式帶動周邊300多位農牧民一塊創收。”前來參展的銷售經理馮海萍介紹說。
正在大力實施的國家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以缺乏人才和能安排大量創業就業的小型微型企業為重點,每年培訓50萬名經營管理人員和創業者,這些培訓工程大大提升了微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山東日照冠清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只有26人的微型企業,2008年在國家惠農政策及相關培訓的支持帶動下,牽頭組織117戶茶農參股出資100萬元成立了茶葉專業合作社,進行“統一管理、統一采摘、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銷售”,不僅提高了生產標準化水平,還提高了茶葉產量和質量。這種“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生產模式帶動周邊2000余戶茶農走上致富之路,戶均增收近2000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82號《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決定》已經2024年5月11日國務院第32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總理李強2024年5月26日國務院關于修......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鄭備(女)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任命邱勇為科學技術部副部長;任命楊建文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
國務院發布《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強調,加強色譜儀、質譜儀、掃描電子顯微鏡、高精度原子重力儀等高端通用儀器設備研制,加快面向智能制造、環境監測、國防等領域專用計量儀器儀表的研制和推廣......
4月2日,《新聞聯播》報道了經濟發展、商業航天、數字中國建設、灣區經濟以及生態保護、能源等領域的新進展、新成績,同時結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公布的利好消息、假期出行數據等資訊,在這個春天......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和外資項目清單。全國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加大對先進制造、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的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區......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近年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在數字經濟等領域形成全球競爭力。3月20日,騰訊公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中,最為突出的是,2023年國際市場收入在騰......
近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部署實施了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其中,回收循環利用行動聚焦回收換新、二手流通......
全國人大代表、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單增海的工作日程總是排得滿當當。兩會前夕,《中國科學報》記者在徐工研究總院消聲實驗室見到他時,他拿著檢測儀器跳上起重機,正帶著研究人員進行車輛降噪測試......
“近年來,由于日益復雜的國際環境和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需求,我們科研工作者應當努力發展自主創新的高端科學儀器,避免陷入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全國兩會前夕,全國人大代表、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
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汪洋為國務院副秘書長;任命李保俊為民政部副部長;任命董昕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任命秦玉云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任命李云卿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