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隴昌老師
【導語】當科學家們攻克一個個難關,點燃科學奧林匹斯山上的圣火時,您是否會記得,有這樣一些為科研服務的老師們,他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幫助科學家們打理科學生產的工具,幫助科學家們更流暢地使用工具,取得更大的成果。近日,我們走訪了原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劉隴昌老師,他以自己和賽默飛結緣的30年經歷為一個縮影,向我們展示我國科學研究的發展歷程,回顧過去,讓我們更好地珍惜今天,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劉隴昌老師,在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作數十年,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工作1年半,均從事實驗室條件設備的管理工作
1982年,迎來科學研究的“春天”
聽劉老師娓娓道來,仿佛讓我們也跨越時空,“穿越”到了三十年前。
“文革結束后,學校工作開始恢復。中斷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在77年得以恢復,全國高校開始招生。但是學校缺乏資金,當時北大生物系一年的經費,包括科研、教學、工資等全算上,也只有十幾萬人民幣。
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逐漸從‘文革’的科教廢墟上步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79年國家派出了‘文革’后的第一批赴國外訪問學者,這批學者82年后陸續回國,帶來了國外的新鮮空氣。
82年北大得到第一批世界銀行貸款,引進了一批儀器,并成立生命科學中心;為北大生物系教學、科研、建立蛋白質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申報‘863’項目打下了基礎。我也從這時開始正式進入了生命科學領域的設備引進及管理工作,參與這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以及后來的‘863’項目實驗室支持保障工作。”
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 增強北大生物系競爭實力
據劉老師介紹,82年得到的世行貸款,改變了北大生物系被人們戲稱為“古老生物系”的面貌。當時,北大生物系的實驗室設備僅有從前東歐國家引進的一批設備,比如紫外分光光度計。由于十年動亂長期閑置,絕大部分設備已不能再使用,僅剩下為數不多的四十年代顯微鏡和切片機等,所以被人們戲稱為“古老生物系“。82年后,生命科學中心有了液相色譜、氣相色譜、超速離心機、紫外分光光度計、超低溫冰柜、顯微鏡等先進儀器。
大約85年,蛋白質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被批準建立。下達實驗室建設費是幾百萬人民幣,配套一百多萬的美元外匯額度。憑借這筆經費,實驗室引進了包括最早的賽默飛的超低溫冰柜、安全柜、序列分析儀、基因槍等。那時儀器雖然比現在的儀器笨重,也不美觀,但品質同樣很好。有了這批儀器,相對別的院校北大就有了科研基礎設施的優勢,為使北大生物系申請承擔“863”項目獲得成功,提供了有利條件。
“863”立項 生命科學首當其沖
1986年王大珩、王淦昌等科學家提出“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旨在高科技領域占領戰略制高點,提高我國綜合國力。當時美國、歐洲、日本都已提出科學技術振興計劃。“863”計劃確立了生物技術、航天、信息技術等七個領域,其中發展生物技術是第一次被提出。“那時,各個學校和科研院所老師們的積極性都被大大調動起來。”回顧這段歷史,劉老師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吸引了海外留學生回國效力,北大憑借實驗室條件與人才兩大優勢,順利申請下了“863”生物技術的項目。一共是七個課題,總共有幾百萬人民幣,主要包括蛋白質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等課題。分配到各課題的經費最多是150萬,最少也有 50萬。這些經費對當時的生物系幾乎是天文數字,相比過去全系一年十幾萬的經費,真是天壤之別。
參與重點實驗室建設 智力的考核和體力的磨練
“當時,根據有關規定國家重點實驗室經費只能購置大型設備,而且要限時完成。完成一臺儀器采購任務,要經歷以下過程:查資料、報清單、撰寫申請報告、答辯、申請進口許可證、談判、簽合同、辦科教免稅、到貨、驗收與安裝。而我參與其中最多的是答辯、驗收與安裝兩項工作。”
生物技術研究的很多儀器超出了23種大型儀器的目錄
據劉老師回顧,改革開放之前,國門封閉,外國公司不能直接進入中國,包括賽默飛等公司在中國都沒有辦事處。因此國外儀器的信息很少,信息大多通過國家設立的進出口公司得到,比如中國儀器進出口公司的國外儀器樣本資料室。當時國家規定優先購買23種大型儀器,得按照這個“目錄”購買,包括質譜、色譜、光譜、電子顯微鏡等。而各單位購買儀器均需要答辯,經有關部門審批獲準進口,并獲得外匯額度后才能采購儀器。所以當時各單位只能先解決急需大儀器大設備的采購,不是“你需要什么就能買什么”。不在大型儀器采購清單范圍內的儀器,就要向相關部門反復說明和申述。
八十年代初期及中期,生物技術剛剛被引進國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其設備多種多樣。生物技術新型專用儀器有序列分析儀、熱循環儀(PCR儀)、搖床、恒溫水浴、加樣槍等;醫學病理方面涉及生化儀、生理儀、顯微鏡、切片機、培養箱、冰箱等;物質分析方面涉及氣液相色譜、光譜、核磁、質譜等。其中很多還沒有被相關管理部門認識了解,因此超出了“目錄”的范圍。
儀器審批答辯
需要的儀器五花八門,需答辯的問題也多種多樣。例如相關部門會問,為什么要采購水浴鍋,是不是用于游泳池。我們得解釋說,實驗中常常用幾個水浴鍋設置不同的溫度,用人工的方法,使實驗樣品在階梯的水浴溫度中反復轉換,實現不同溫度下的控制(相當于今天PCR儀自動控溫功能)。還有很多類似的問題,比如:為什么購置冰箱(當時,冰箱是集團控購產品)?為什么購酸度計,不是有國產的嗎?為什么購置加樣器,不能用醫用注射器代替嗎?為什么購制冰機,是不是用于制冷飲?對一些儀器配件也要說明進口原因,例如高速離心機的離心管、培養板等;甚至還有來自某些國外政府的刁難,例如進口計算機工作站,要寫確認書,確認使用方向,等等問題,不一而足。至于大型儀器的論證與答辯那簡直就是智力的測驗。“不過”,劉老師表示,“雖然論證答辯很辛苦,從整個國家發展戰略考慮,大型儀器的進口論證是必要的。不僅以前需要,現在也需要。”
辛苦的驗收與安裝
由于重點實驗室項目簽約的合同大都是集中到貨,幾百個儀器箱子在露天堆放,要把這些箱子搬到實驗室就位是非常大的工作量。那時實驗樓沒有電梯,樓梯很狹窄,又沒有費用去雇用搬運工人;所幸,實驗室還有“七八條漢子”(指在讀研究生)。在大家齊心努力下,硬是把儀器搬到了各樓層,而有些儀器動輒達幾百公斤重。有個研究生調侃地說,“在這里讀研真不易,把這輩子的體力活都干了。”“辛苦歸辛苦,但完成驗收安裝后還是頗有成就感的,”當時的實驗室主任自豪地說,“我們的實驗室(指國家重點實驗室)三個月就初建成了。隨著國外留學生陸續歸來,德國的、法國的、英國的、美國的、日本的……因而,當時重點實驗室號稱‘小聯合國’。實驗室的研究工作就這樣紅紅火火開展起來。”
科爾?帕默楊潔抱來目錄 解決配套小儀器從哪里買的問題
隨著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主要設備到位, “863”項目也啟動了。“863”經費使用規則主要是業務費,允許購置少量小型儀器和實驗用材料試劑。接下來產生的問題是從哪里買到小儀器?比如小離心機、旋渦混合器、CO2培養箱等。對小儀器的重要性,劉老師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好比做飯,已經有了鍋灶,卻沒有勺子、鏟子,飯還是做不成。”
這時,劉老師拿出一張珍藏的照片說:“有一天我正犯愁,不知道去哪里尋找小儀器。由于十年浩劫,當時國內只有幾家醫療器械廠能生產一些可用于生物技術小儀器,但質量尚有缺陷,不能滿足需要;國外儀器的信息量又非常少。這天來了一位叫楊潔的女士,拎了一本厚厚的產品目錄,她是科爾?帕默(Cole-Parmer)第一代的代理商。我說你來得太好了,我們正需要配套一批進口小儀器,實在不知道到哪里去買。這本目錄是‘及時雨’啊,幫我們解決了大問題!”
當年在農展館舉辦的“國際生化與醫療儀器試劑展覽會”,楊潔(左)與劉隴昌老師(右)
科爾?帕默2003年的產品目錄
編者按:楊潔與唐振南是科爾?帕默第一代的代理商,科爾?帕默后被飛世爾收購,飛世爾又和Thermo Electron(美國熱電)合并成為今日的賽默飛世爾科技。
知道從哪里買后 再費盡周折找外匯
隨著國家對外開放,外國公司開始到中國設辦事處。科爾?帕默是最早在中國設立辦事處的外國小型儀器經銷商。說到科爾?帕默,還要提一個人即唐振南。 開放之后,唐振南來到中國,先是在中科院某所做客座教授。恰巧唐振南在美國有一個哥哥,就住在科爾?帕默附近。這樣他和楊潔,在中科院數學所的一個小樓上,開始代理科爾?帕默產品。
當時,在展會上是可以購買儀器的,并配套一部分外匯,用于科研院所的儀器購置。各個科研院所事先得到展品清單,需要購買什么儀器,提出申請,獲批后得到外匯完成交易。如果展會的外匯用完了,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
唐振南作為代理商,第一次到北京參展,展會主辦方說展會的外匯用完了。“當時為了買科爾?帕默的一個儀器,我和唐振南只能四處跑。我記得很清楚,唐振南好不容易叫了輛出租車。聽人說永安里有外匯,我們就直奔永安里;說新華街有外匯,我們又跑新華街。最后兌換到大概4000多美元,這才算把儀器買到。” 事后。唐先生不無感慨地說,在中國做生意真不容易啊。
唐振南(左)與劉隴昌老師(右)
生命科學研究試劑使用量大 結緣“飛世爾”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實驗室除了大儀器、小型配套儀器,還需要耗材試劑,這是“做飯的調味品,也不能少”。當時國內試劑一直令人非常頭疼,種類少、質量不穩定,尤其是生化試劑。雖然國家投資,建了生化試劑生產車間,其生產的產品與國外相比仍有差距,品種也少,高純試劑依然需要進口。
“我們因此結識飛世爾科技,并在后來不斷購買飛世爾的試劑產品。”劉老師說:“據當時北京飛世爾產品銷售人員介紹,在美國飛世爾是個儀器和試劑代理公司,做全球貿易。上海設有一個辦事處。飛世爾將各類高品質的試劑推廣到中國,對生命科學研究起到重要作用。例如DNA合成需要大量的高純乙腈,4L/瓶規格的乙腈,做一兩次實驗就用完了。那時我們從飛世爾那里訂購了大量的高純乙腈等試劑/溶劑。
飛世爾的早期樣本
飛世爾2001年化學試劑目錄
科爾?帕默維修工程師很能干 解決了儀器維護難題
當時,儀器維修是個棘手問題。維修工程師少,又缺少相應配件,維修費也昂貴。儀器壞了怎么辦呢?科爾?帕默有一個能干的維修工程師,將損壞的五臺同類儀器拼湊成兩臺,這才救了急。再沒辦法維修的儀器只能報廢了,很可惜。
后來實驗室專門聘了這名維修工程師。不管什么時間,只要實驗室開著,他就進去檢查儀器設備,基本保證實驗室的正常運轉。
劉老師還指出:“儀器的損壞,更多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大多是使用者不大注意操作規程的細節,有時候維修工程師大老遠跑過來,卻發現電源插頭沒插好導致儀器不能正常運轉。更有甚者,把塑料器皿放入烤箱,險些釀成大禍。這種現象過去存在,現在也存在。所以,希望使用者都要愛惜儀器,不僅按照規程操作,更注意儀器操作的細節,減少對國家財產的浪費。”
賽默飛銷售新手的第一個大單
劉老師一直和儀器設備打交道,從儀器選型購買,到長期的維護維修。在北大生命科學學院時,經手購買了賽默飛很多儀器;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時,也經手購買了TSQ、LTQ型液質聯用儀等。這其中遇到很多趣事,他為我們分享了其中一個故事。
賽默飛的早期樣本
那時龔武先生剛做銷售,他的第一單大合同,是北大生命科學學院購買的10臺Unicon紫外分光光度計,除了儀器本身的質量不錯,簽下這筆合同可能主要是由于他的“老實聽話”。
劉老師回憶說:“那時龔武特老實,做推銷員還很不熟練。他來我這里時,我說,我們已經有你們的Unicon紫外分光光度計,用了好幾年,很穩定。我們有購買10臺的計劃,”他就問:“我該找誰呀,說點兒什么呀?”我就說:“你去找主管院長,但第一次你可別多說話,把樣本擱那兒就離開,他會和我商量的。”一個星期后,龔武第二次到北大生命科學學院,送報價單,每臺儀器報價一萬美元。
“過兩天,他自己又去找主管院長,說了一堆話,結果被‘趕出來了’。我就跟他說,你得讓人家有一個考慮過程,我們還沒商量買哪個品牌的呢。”又過了兩個星期,龔武來詢問事情的進展。我說:“你回去,跟總部商量商量,報價重新考慮一下。每臺一萬美元,我們承受不了。這儀器的功能我們覺得不錯,儀器小巧、操作簡單,數據存儲、顯示都很方便。但我們購置十臺儀器預算不夠。”
兩天后,龔武申請下來價格,再次來到北大生科院。我告訴他:“新報價單直接給主管院長,把前后報價的對比說清楚就行了。”
又過一個星期。我打電話給龔武:“過來吧。”他還問干嘛,我告訴他“簽合同啊。”
編者按:Unicon后被賽默飛收購。
大型儀器管理 需要懂應用懂儀器的老師
劉老師從事儀器管理幾十年,對大型儀器如何更有效地管理頗有心得,并同我們分享了他的觀點。我們知道,大型儀器的管理最初是放置在儀器中心或分析中心統一管理的,各課題組送樣到中心測試。中心的老師在運行維護方面比較有經驗,但在為前沿科學研究服務方面,很難更好地解析測試結果,因為每個課題組的研究方向不同,中心一般測試人員的專業水平有限,很難準確解析測試結果。如果學習國外的管理經驗,中心高薪聘用儀器管理人員,在我國現階段也很難實施。如果大型儀器放置在某位教授課題組處,儀器的維護管理往往不到位,共享也很困難。
劉老師介紹了北大生命科學院”蛋白質序列分析儀”的管理模式。主管該儀器的是一位著名教授、留學回國的科研人員(以下簡稱某教授)。某教授在美國某儀器公司從事過“蛋白質序列分析儀”的研發應用,對儀器性能及結構很熟悉。北大生命科學學院購置“蛋白質序列分析儀”后,他自己的研究課題與這臺儀器密切關聯,除了測自己的樣品,他還愿意承擔這臺儀器的部分技術管理工作。所以,實施儀器操作的管理技術員編制仍在測試中心,管理技術員負責具體的儀器操作,測試樣品,以及儀器的日常維護保養。而某教授指導培訓和管理技術員的工作,每次測試的結果,某教授都會分析測試結果,審看圖譜哪里有問題,問題可能來源于實驗的哪個環節等等。如果儀器運轉不正常,某教授會及時發現并組織維護維修。經過多年運行,“蛋白質序列分析儀”運行完好率、運行機時名列前茅,一直是北京大學使用最好的儀器之一。“當然,在中國現有條件下,大型儀器即使機時利用率很高,收取的測試費也不足以維護其正常運行,如果給予適當的運行費補貼,相信大型儀器會運行得更好。”劉老師補充說。
北大生命科學學院“蛋白質序列分析儀”,由既懂儀器又懂應用的高級研究人員牽頭,技術員具體管理操作儀器的模式,是否可以進一步推廣,破解大型儀器管理的難題,值得大家思考。
多次選擇賽默飛產品,原因何在?
劉老師與儀器打了幾十年交道,也與賽默飛打了幾十年交道,從重點實驗室建設到選擇科爾?帕默目錄上的小儀器,從多次選擇賽默飛的儀器和試劑。為什么愿意持續不斷地選擇賽默飛呢?劉老師為我們道出其中的“玄機”。
首先,歸國訪問學者和留學生在國外實驗室用過賽默飛的產品,印象深刻。賽默飛的產品經過幾年使用,性能穩定,沒有出現質量問題。比如賽默飛冰柜,初次啟動時雖噪聲較大,但長期使用后,基本不需要大的維修,節省了大量的管理和維修成本。劉老師評價說:“這點挺討人喜歡的。”
其次,技術先進,用戶體驗好。比如談到當年為什么選擇Unicon紫外分光光度計,劉老師說:“Unicon的價位偏高,不過物有所值。當時我們是給學生實驗用的。Unicon操作簡單、體積小、美觀。當時考察的儀器中,只有這臺配置了軟盤接口,這樣無需為每臺儀器配置電腦,學生做完實驗后,實驗數據可以直接儲存在1.44M軟盤上,然后到公用的打印機上打印。這樣算下來,不僅減少了占地面積,購買和使用總成本也不高。這在當時是比較先進的技術了。”
第三,賽默飛的產品很全。豐富、可靠的儀器和試劑,給很多科研人員帶來了方便,提高了科研的效率。
現北大生命科學學院生物技術系正在使用的賽默飛冰柜
“商業模式”和“大集團”成就今日的賽默飛
談到對賽默飛的印象及其成功因素,劉老師總結了兩個關鍵詞“商業模式”和“大集團”。
成功的商業運作模式。賽默飛在其發展的歷程中先后收購了多家公司。這使它的產品范圍最為廣泛,包括分析儀器、環境監測、過程監測、臨床診斷、生命科學、耗材試劑以及實驗室軟件等各種產品。如果沒有這種模式,一個公司靠自身慢慢擴展產品線,想達到這種水平是不可能的。
把原來各個獨立的公司整合在一起成為“大集團”,規模效應和整體優勢就發揮出來了,能為實驗人員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劉老師認為:“賽默飛產品、技術和服務推動了中國生命科學的發展;同時,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也給賽默飛提供了廣闊市場發展空間。”
“近年來,有興趣的國內私營企業開始進行小儀器的生產,產品質量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些企業不妨在進一步發展的道路上,借鑒賽默飛的發展方式。”
80后登上舞臺 做事更需精益求精
最后,我們請劉老師為今天的科研工作者提點期望。他說:“毫無疑問,80后正登上主力的舞臺。現在的80后,除應發揚老一輩人對事業的執著以及腳踏實地的精神。還需要加強責任感,包括對社會的責任。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發展和進步。因為:一滴水雖然能折射出太陽光輝,但只有融入滾滾洪流中,才能顯示出水排山倒海的威力。”
第二屆紫荊代謝組國際會議將于2023年5月13日-14日在北京召開。......
全新的Cytiva將擁有更多元廣泛的產品組合以值得信賴的技術、商務和服務團隊為客戶提供更先進、更創新、更便捷的體驗始終堅持立足中國,服務中國,為中國生物制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全面賦能2023年5月3日,中......
2023年4月27日,上海——近日,賦能科技進步的全球領導者賽默飛世爾科技(以下簡稱:賽默飛)發布了全新的在華發展承諾——“創領共生”,旨在進一步強調其以全球資源及創新技術攜手本地伙伴共同推動本土科技......
2023年3月23日,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上海市計測院)與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默飛世爾)共建的“集成電路檢測技術應用示范實驗室”揭牌儀式在上海張江舉辦。賽默飛色......
近10年來,中國生命科學加速發展,涌現出一批改寫世界生命科學版圖的重要成果。在這一重要基礎研究領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如何發揮優勢,履行使命擔當?近日,科技日報記者......
對話嘉賓:王宏偉 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副校長頡偉 表觀遺傳學及發育生物學家、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陳國強 微生物合成生物學家、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主任近10......
近日,《理解未來》科學講座AIforScience系列03期線上開講。多位專家分別圍繞“AIforScience科技革命”、“生命科學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共同探索交流“AI+生命科學”,分享前沿學術成......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科技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涉及人的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倫理審查辦法》,旨在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維護人格尊嚴,尊重和保護研究參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生命科學和醫學研究健......
2023年2月27日,上海——近日,賦能科技進步的全球領導者賽默飛世爾科技(以下簡稱:賽默飛)在《經濟觀察報》主辦的第五屆全球商業領袖論壇鼎新獎評選中榮獲“卓越創新企業”稱號。該獎項旨在表彰賽默飛多年......
近日,賽默飛世爾(ThermoFisher)發布了一份盈利報告,顯示其2022年新冠肺炎測試的銷售額下降了三分之二。該公司報告該部門銷售額為31.1億美元,僅為上一年92.3億美元的三分之一。該公司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