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V)及其衛星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必須通過結合細胞表面受體分子,才能實現對宿主細胞的感染。因此,如能找到該受體,將有助于深入理解乙肝感染機制,并為感染及相關疾病提供有用的治療靶點。可是,這個難題在世界范圍內幾十年未能解決。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下稱北生所)的科學家經過數年攻關,終于發現了這一受體分子。
這項工作是由北生所研究員李文輝博士領導的科研團隊完成的,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11月13日的《eLife》雜志上,題為“”。該雜志是國際生命科學領域的頂尖雜志。
據介紹,目前全球有超過3.5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1500萬人同時還感染了乙肝衛星病毒HDV。我國約有1.2億人攜帶乙肝病毒,其中慢性乙肝病人3000萬,每年約35萬人死于慢性乙肝相關疾病。雖然目前已有乙肝疫苗,但全球每年仍有近百萬人死于乙肝和相關疾病,并伴隨有相似數量的新報告病例。
早在40多年前,人類就發現了乙肝病毒,但其相關的細胞表面受體卻一直是未解之謎。全球多個知名科研機構的頂尖科學家在尋找乙肝病毒細胞表面受體。研究表明,迄今所發現的這些分子都不是乙肝病毒感染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功能受體分子。
李文輝團隊自2007年起開始了相關研究。與靈長動物非常類似的小動物樹鼩,是除人類和黑猩猩以外唯一能被乙肝病毒感染的物種。李文輝團隊從樹鼩入手,首先繪制了一幅高質量的樹鼩肝細胞基因表達圖譜。他們通過獨創的純化手段深入分析后發現,肝臟膽汁酸轉運體(NTCP,牛磺膽酸鈉共轉運多肽)會與乙肝病毒包膜蛋白的關鍵受體結合域發生特異性相互作用。隨后,他們在相關細胞中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證明肝臟膽汁酸轉運蛋白的確是病毒感染所需的細胞受體。
他們還鑒定出NTCP上關鍵的病毒結合區域。比如猴子的NTCP通常不能結合乙肝病毒,但只要突變其NTCP上一段極小的區域,就能使之變成有效的HBV和HDV受體。
聞玉梅,湖北浠水人,1934年出生于北京。醫學微生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56年畢業于上海第一醫學院(今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歷任上醫大微生物教研室講師、副教授、教授。現為復旦大學醫學分子病毒學......
疾控君有時候會接聽到咨詢電話:“醫生,我小時候接種的乙肝疫苗,現在還有保護效果嗎?還需不需要再接種呀?”成年人有必要接種乙肝疫苗嗎?有兩點關于乙肝病毒的常識需要說明。一是乙肝病毒主要經血液、性行為和母......
免疫治療被認為是有可能實現乙肝功能性治愈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慢性乙肝的免疫學機制尚未得到深入闡明。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從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獲悉,該中心王福生院士牽頭,聯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
“目前,乙肝尚無可以治愈的藥物,但通過藥物可以控制病毒復制、延緩病情進展,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長其生存時間。對于部分適合條件的患者,應追求臨床治愈,即停止治療后仍保持HBsAg陰性,未檢測到HBV—D......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李文輝博士,憑借其在推動乙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11月12日榮獲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這是迄今為止我......
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全球第四大癌癥死亡原因,占所有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的85%-90%。HCC誘發的主要原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
中國擁有世界20%的人口,卻同時也有全球一半的肝癌患者!肝癌,已成為具有我國特色的癌種之一,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即為乙肝病毒(HBV)感染!與此同時,因HBV感染而導致的肝硬化,同樣也是因HBV感染而......
2019年7月28日是第九個世界肝炎日,為響應世界衛生組織號召,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26日在北京召開了“2019年世界肝炎日宣傳大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莊輝在會上表示,雖然中國在肝炎防......
Enanta制藥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開發小分子藥物治療病毒感染和肝臟疾病的生物技術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評估先導核心抑制劑EDP-514治療乙肝病毒(HBV)感染的Ia/b期臨床研究已啟動了第一部分(Pa......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疾病,在世界各國均有流行,我國屬高流行區,椐統計,截至目前,全球共有20多億人曾經感染過HBV,目前全球仍有2.57億乙肝病毒感染者(乙肝表面抗原陽性),而人類與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