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8-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第296期雙清論壇“虛擬生理人體與醫學應用”在北京召開。論壇由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醫學科學部和計劃與政策局聯合主辦。論壇執行主席由趙沁平院士、趙玉沛院士和吳朝暉院士共同擔任。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王承文和信息科學部主任郝躍院士出席論壇并致辭。來自計算機、生物醫學工程、醫學等多個領域的高校、醫院、研究所代表共計30余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重大醫學突破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推動,未來5-10年,在生命科學和醫藥領域,基于虛擬生理人體的仿真和建模將帶來史無前例、顛覆性的創新,虛擬生理人體則將會成為未來個性化醫療保健的基礎。論壇圍繞“微觀尺度人體構成單元的生理信息數據挖掘、機制研究與建模呈現”“人體器官多維度多模態大數據協同分析與知識圖譜構建”“人體器官組織結構的幾何物理生理建模與可交互呈現”“人體器官病理與藥理作用機制的智能演化仿真”和“虛擬人體生理系統的有機集成、驗證評價與醫學應用”五個議題,安排了5個主題報告和21個專題報告。與會專家圍繞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梳理了虛擬生理人體的仿真、建模及應用的國內外現狀、發展趨勢及面臨的挑戰,凝練了亟需關注和解決的關鍵基礎科學問題。進一步明確了“虛擬生理人體”在臨床技術培訓、手術方案,藥物實驗等研究中的關鍵支撐作用。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當前形勢下,構建我國特有的“虛擬生理人體”數據庫是當務之急,超前布局虛擬生理人體的建模、仿真與評價等方面的基礎研究,加強技術自主創新及相關設備的研發,對促進醫療體系變革、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醫學科學部和計劃與政策局相關工作人員參加了本次論壇。
美國研究團隊開發出一款名為“無限城市”(InfiniCity)的人工智能模型,其可以快速創建出詳細的、可向各個方向無限延伸的三維虛擬城市,這對于創建出可供數百萬甚至數億人互動的虛擬現實世界,或訓練自動......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研究人員報告稱,經過數年探索,他們在建立更好胃腸道疾病研究模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開發出一種復雜的下一代腸道類器官,其中包含功能性免疫系統的關鍵要素。這是第一個包含功能性免疫系......
隨著技術日趨成熟以及應用加速落地,我國虛擬現實產業正進入一輪爆發期。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預計,2025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的規模有望超過2500億元,可能帶動萬億元的市場規模。眾多國內外科技企業正......
北京市、吉林省、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北省、重慶市、陜西省衛生健康委:按照《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和人體器官移植執業資格審批流程,根據相關醫療機構人體器官移植執業資格申請審核結果,同意......
記者11月1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日前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下稱《行動計劃》),提出......
英國《自然》發表的一項神經科學研究發現,人類干細胞來源的類腦組織能與新生大鼠的大腦整合,還會影響其行為。研究結果或能提高人們構建人類神經精神疾病實際模型的能力。人類干細胞培養的大腦類器官是一種很有潛力......
9月1日在長沙舉辦的2022互聯網岳麓峰會“湘約新宇宙,共創新時代”專場活動上,元宇宙創作者生態聯盟正式成立。元宇宙創作者生態聯盟成立。主辦方供圖元宇宙(Metaverse)是指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
中新網8月15日電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首創“虛擬醫院學習系統”創新護理教育,與現時虛擬現實教學系統側重的“一床一病”(針對單一病床單一病人)有所不同,它是香港首個模擬醫院病房復雜......
8月9日電據“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9日消息,隨著虛擬貨幣的興起,與之相關的投機、炒作、詐騙等活動愈演愈烈,一些網民受投資虛擬貨幣可獲高額回報等虛假宣傳迷惑,盲目參與到相關交易活動中,給自身財產帶來較大......
不斷以更科學的方式修正死亡和生存的含義,是人類無法回避的問題。英國《自然》雜志3日發表的一項研究中提出了一種系統,這種系統可以在哺乳動物死后1小時開始恢復某些分子和細胞功能,并可保存身體組織。在此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