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11-03 12:17 原文鏈接: 重磅!2020國家最高科技獎暨歷年獲獎者匯總

    今天(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顧誦芬院士獲得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主要獎勵在當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或社會效益的杰出科學家。

    王大中簡介

    王大中,核工程與核安全專家,早年從事高溫氣冷堆研究,后從事低溫核供熱堆研究。1935年2月11日生于河北省昌黎。1958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1982年于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獲自然科學博士學位。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世紀60年代參與領導了中國自建屏蔽實驗反應堆的設計、建造和運行。70年代中以來,持領導了高溫氣冷堆的研究發展工作,提出了一種模塊式高溫氣冷堆的新概念,獲德、美、日等國發明ZL。主持領導863高技術計劃重點項目-10兆瓦高溫氣冷堆研究發展工作,并在中國初步建成高溫堆研究基地。80年代,開創了中國核能供熱研究新領域,主持研究、設計、建造、運行成功世界上第一座5兆殼式核供熱堆。并領導了利用核供熱堆進行熱電聯供、空調制冷及海水淡化等研究。

    ▎顧誦芬簡介


    顧誦芬,1930年2月4日生,江蘇蘇州人,飛機設計專家,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高空高速殲擊機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及美國宇航學會會員,被譽為“殲8之父”。

    1951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直接組織領導和參與了低、中、高三代飛機中的多種飛機氣動布局和全機的設計。在國內首創兩側進氣方案;抓住初級教練機失速尾旋特點,通過計算機翼環量分布,從優選擇了機翼布局;消化吸收國外機種的技術,利用國內條件,創立超音速飛機氣動設計程序和計算方法;解決了方向安定性和排除抖振等重大技術關鍵,確保了飛機定型;利用系統工程管理方法,把飛機的各專業系統技術融合在一個總體優化的機型內。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

    序號編  號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提名者
    1Z-103-1-01納米限域催化包信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潘秀蓮(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傅強(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鄧德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
    2Z-103-1-02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創制和應用趙東元(復旦大學)李偉(復旦大學)鄧勇輝(復旦大學)張凡(復旦大學)上海市


    二等獎

    序號編  號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提名者
    1Z-101-2-01p進霍奇理論及其應用劉若川(北京大學)張繼平
    2Z-101-2-02不可壓流體方程組的非線性內蘊結構雷震(復旦大學)周憶(復旦大學)張平文張平黃飛敏
    3Z-101-2-03同余數問題與L-函數的算術田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席南華
    4Z-101-2-04波動方程反問題的數學理論與計算方法包剛(浙江大學)江松
    5Z-102-2-01基于超冷費米氣體的量子調控張靖(山西大學)王鵬軍(山西大學)黃良輝(山西大學)孟增明(山西大學)山西省
    6Z-102-2-02基于量子信息技術研究量子物理基本問題李傳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許金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黃運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柳必恒(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
    7Z-102-2-03基于高精度脈澤天體測量的銀河系旋臂結構研究徐燁(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青海觀測站)鄭興武(南京大學)張波(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李晶晶(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青海觀測站)吳元偉(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青海觀測站)青海省
    8Z-103-2-01活細胞化學反應工具的開發與應用陳鵬(北京大學)趙勁(南京大學)昌增益(北京大學)李劼(北京大學)林世賢(北京大學)教育部
    9Z-103-2-02碳鏈與金屬的螯合化學夏海平(廈門大學)張弘(廈門大學)朱軍(廈門大學)朱從青(廈門大學)王銅道(廈門大學)福建省
    10Z-103-2-03熒光探針性能調控與生物成像應用基礎研究張曉兵(湖南大學)譚蔚泓(湖南大學)趙子龍(湖南大學)陳卓(湖南大學)湖南省
    11Z-103-2-04手性金屬-有機多孔固體的設計構筑及性能研究崔勇(上海交通大學)劉燕(上海交通大學)袁國贊(上海交通大學)宣為民(上海交通大學)劉泰峰(上海交通大學)教育部
    12Z-103-2-05單壁碳納米管的可控催化合成李彥(北京大學)楊烽(北京大學) 楊娟(北京大學)褚海斌(北京大學)金鐘(北京大學)高松任詠華卜顯和
    13Z-104-2-01峨眉山大火成巖省與地幔柱研究徐義剛(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何斌(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王焰(香港大學)肖龍(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鐘玉婷(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廣東省
    14Z-104-2-02黃土高原生態系統過程與服務傅伯杰(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陳利頂(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呂一河(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馮曉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王帥(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陳發虎崔鵬于貴瑞
    15Z-104-2-03華南陸塊中生代陸內成礦作用胡瑞忠(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毛景文(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蘇文超(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王岳軍(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袁順達(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侯增謙楊春和周忠和
    16Z-104-2-04二萬年以來東亞古氣候變化與農耕文化發展呂厚遠(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肖舉樂(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楊曉燕(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張健平(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吳乃琴(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
    17Z-104-2-05寒武紀特異保存化石與節肢動物早期演化張喜光(云南大學)侯先光(云南大學)馬曉婭(云南大學)叢培允(云南大學)劉煜(云南大學)云南省
    18Z-105-2-01水稻高產與氮肥高效利用協同調控的分子基礎傅向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黃先忠(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王少奎(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劉倩(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振聲
    19Z-105-2-02早期胚胎發育與體細胞重編程的表觀調控機制研究高紹榮(同濟大學)高亞威(同濟大學)張勇(同濟大學)陳嘉瑜(同濟大學)鞠振宇(杭州師范大學)季維智裴鋼魏輔文
    20Z-105-2-03水稻馴化的分子機理研究孫傳清(中國農業大學)譚祿賓(中國農業大學)朱作峰(中國農業大學)謝道昕(清華大學)付永彩(中國農業大學)劉耀光武維華陳溫福
    21Z-105-2-04成年哺乳動物雌性生殖干細胞的發現及其發育調控機制吳際(上海交通大學)鄒康(上海交通大學)孫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趙小東(上海交通大學)劉以訓(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上海市
    22Z-106-2-01造血干細胞調控機制與再生策略程濤(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劉兵(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王前飛(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竺曉凡(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程輝(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周琪陳賽娟裴端卿
    23Z-106-2-02麻風危害發生的免疫遺傳學機制張福仁(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 張學軍(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劉紅(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王真真(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孫勇虎(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皮膚病醫院)沈巖張學沈洪兵
    24Z-106-2-0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關肝癌自然史、發病機制、診斷和防治研究于君(香港中文大學)黃煒燊(香港中文大學)陳力元(香港中文大學)張翔(香港中文大學)沈祖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特別行政區
    25Z-106-2-04新型納米載藥系統克服腫瘤化療耐藥的應用基礎研究李亞平(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于海軍(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尹琦(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張志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張鵬程(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
    26Z-107-2-01面向多義性對象的新型機器學習理論與方法周志華(南京大學)耿新(東南大學)高尉(南京大學)張道強(南京大學)王魏(南京大學)教育部
    27Z-107-2-02真實感圖形的實時計算理論與方法周昆(浙江大學)邵天甲(清華大學)潘志庚(杭州師范大學)彭群生(浙江大學)石教英(浙江大學)浙江省
    28Z-107-2-03面向多租戶資源競爭的云計算基礎理論與核心方法金海(華中科技大學)吳松(華中科技大學)劉海坤(華中科技大學)劉方明(華中科技大學)廖小飛(華中科技大學)教育部
    29Z-107-2-04非線性切換系統的分析與控制孫希明(大連理工大學)趙軍(東北大學)王偉(大連理工大學)馬瑞誠(東北大學)黃捷柴天佑何友
    30Z-107-2-05特種光電器件的超快激光微納制備基礎研究孫洪波(吉林大學)陳岐岱(吉林大學)張永來(吉林大學)王海宇(吉林大學)夏虹(吉林大學)教育部
    31Z-107-2-06深度學習處理器體系結構新范式陳云霽(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陳天石(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杜子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孫凝暉(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郭崎(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
    32Z-107-2-07視覺運動模式學習與理解的理論與方法胡衛明(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劉成林(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李兵(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張笑欽(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王恒(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陳熙霖鄧中翰高新波
    33Z-107-2-08分布式動態系統的自學習優化協同控制理論與方法張化光(東北大學)羅艷紅(東北大學)孫秋野(東北大學)劉振偉(東北大學)王占山(東北大學)教育部
    34Z-108-2-01面心立方材料彈塑性力學行為及原子層次機理研究韓曉東(北京工業大學)張澤(浙江大學)王立華(北京工業大學)張躍飛(北京工業大學)鄭坤(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市
    35Z-108-2-02光催化材料的能帶與微觀結構調控劉崗(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成會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楊勇強(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牛萍(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康宇陽(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中國科學院
    36Z-108-2-03限域反應構建晶態能量轉換材料及調控機制李春忠(華東理工大學)江浩(華東理工大學)楊化桂(華東理工大學)朱以華(華東理工大學)沈建華(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市
    37Z-108-2-04基于結構基元的新電磁材料和新效應的發現陳小龍(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郭建剛(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王剛(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錢天(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金士鋒(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吳以成陳仙輝陳延峰
    38Z-108-2-05秉承自然生物精細構型的遺態材料張荻(上海交通大學)范同祥(上海交通大學)顧佳俊(上海交通大學)周涵(上海交通大學)張旺(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
    39Z-109-2-01河流動力學及江河工程泥沙調控新機制方紅衛(清華大學)何國建(清華大學)王光謙(清華大學)吳保生(清華大學)黃磊(清華大學)教育部
    40Z-109-2-02狀態相關非飽和土本構關系及應用吳宏偉(香港科技大學)李焯芬(香港大學)戴福初(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趙仲輝(香港科技大學)周超(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特別行政區
    41Z-109-2-03內燃機復合循環理論與方法舒歌群(天津大學)田華(天津大學)衛海橋(天津大學)梁興雨(天津大學)金東寒樊建人齊飛
    42Z-109-2-04耗散最小化多場協同對流傳熱強化理論和方法劉偉(華中科技大學)劉志春(華中科技大學)明廷臻(華中科技大學)張曉嶼(華中科技大學)郭劍(華中科技大學)姜培學陳學東王如竹
    43Z-110-2-01考慮非均勻結構效應的金屬材料剪切帶戴蘭宏(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白以龍(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蔣敏強(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劉龍飛(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陳艷(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張統一汪衛華趙亞溥
    44Z-110-2-02具有界面效應的復合材料細觀力學研究段慧玲(北京大學)王建祥(北京大學)黃筑平(北京大學)教育部


    ,

      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

      一等獎

    序號編  號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提名者
    1F-309-1-01超高清視頻多態基元編解碼關鍵技術高文(北京大學)馬思偉(北京大學)王榮剛(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王苫社(北京大學)周建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王稷(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電子學會

      二等獎

    <li id="omoqo"></li>
  • 序號編  號項目名稱主要完成人提名者
    1F-301-2-01良種牛羊卵子高效利用快繁關鍵技術田見暉(中國農業大學)張家新(內蒙古農業大學)安磊(中國農業大學)朱化彬(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翁士喬(寧波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杜衛華(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F-301-2-02水稻抗褐飛虱基因的發掘與利用何光存(武漢大學)陳榮智(武漢大學)杜波(武漢大學)祝莉莉(武漢大學)郭建平(武漢大學)舒理慧(武漢大學)湖北省
    3F-301-2-03 小麥耐熱基因發掘與種質創新技術及育種利用孫其信(中國農業大學)李輝(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彭惠茹(中國農業大學)李梅芳(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倪中福(中國農業大學)張文杰(河北嬰泊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
    4F-301-2-04 蘋果優質高效育種技術創建及新品種培育與應用陳學森(山東農業大學)毛志泉(山東農業大學)王楠(山東農業大學)徐月華(蓬萊市果樹工作總站)王志剛(山東省果茶技術推廣站)張宗營(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省
    F-302-2-01奧利司他不對稱催化全合成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秦勇(四川大學)王曉琳(重慶植恩藥業有限公司)徐天帥(重慶植恩藥業有限公司)于國鋒(重慶植恩藥業有限公司)宋顥(四川大學)鄧祥林(重慶植恩藥業有限公司)陳芬兒李松蔣華良
    6F-303-2-01海洋深水淺層鉆井關鍵技術及工業化應用楊進(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李中(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劉書杰(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謝仁軍(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劉正禮(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吳怡(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
    7F-303-2-02煤礦巷道抗沖擊預應力支護關鍵技術康紅普(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吳擁政(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林健(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馮地報(安陽龍騰熱處理材料有限公司)高富強(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姜鵬飛(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8F-303-2-03新型聚驅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關鍵技術宋考平(東北石油大學)王渝明(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張健(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皮彥夫(東北石油大學)侯吉瑞(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王加瀅(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9F-303-2-04煤礦井下智能化采運關鍵技術葛世榮(中國礦業大學)王忠賓(中國礦業大學)王世博(中國礦業大學)李威(中國礦業大學)王軍祥(天津威爾朗科技有限公司) 張林(寧夏天地奔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10F-304-2-01污水深度生物脫氮技術及應用王愛杰(哈爾濱工業大學)彭永臻(北京工業大學)程浩毅(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梁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邵凱(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侯鋒(信開水環境投資有限公司)任南琪胡春宏李術才
    11F-304-2-02強化廢水生化處理的電子調控技術與應用全燮(大連理工大學)張耀斌(大連理工大學)周集體(大連理工大學)陳碩(大連理工大學)權伍哲(大連宇都環境技術材料有限公司)金若菲(大連理工大學)教育部
    12F-305-2-01包裝食品殺菌與灌裝高性能裝備關鍵技術及應用劉東紅(浙江大學)史正(杭州中亞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丁甜(浙江大學)葉興乾(浙江大學)姜偉(山東鼎泰盛食品工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周建偉(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中國輕工業聯合會
    13F-305-2-02淀粉結構精準設計及其產品創制顧正彪(江南大學)陳玲(華南理工大學)洪雁(江南大學)李曉璽(華南理工大學)吳通明(嘉力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小芬(杭州普羅星淀粉有限公司)教育部
    14F-305-2-03高曲率液面靜電紡非織造材料宏量制備關鍵技術與產業化覃小紅(東華大學)王榮武(東華大學)何建新(中原工學院)劉玉軍(北京鈞毅微納新材科技有限公司)王浦國(蘇州九一高科無紡設備有限公司)費傳軍(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
    15F-306-2-01 烯烴可控配位聚合方法與高性能彈性體制備技術吳一弦(北京化工大學)馬良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朱寒(北京化工大學)赫煒(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焦陽(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劉天保(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16F-306-2-02 血液細胞熒光成像染料的創制及應用樊江莉(大連理工大學)杜健軍(大連理工大學)李朝陽(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葉燚(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陳庚文(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彭孝軍(大連理工大學)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17F-306-2-03 典型農林廢棄物快速熱解創制腐植酸環境材料及其應用田原宇(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喬英云(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謝克昌(太原理工大學)楊朝合(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張華偉(山東科技大學)黃占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18F-307-2-01 平板顯示用高性能ITO靶材關鍵技術及工程化何季麟(鄭州大學)鐘景明(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寧夏有限公司)張科(福建阿石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薛建設(西北稀有金屬材料研究院寧夏有限公司)孫本雙(鄭州大學)舒永春(鄭州大學)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19F-307-2-02 有機無機原位雜化構筑高感性多功能纖維的關鍵技術朱美芳(東華大學)孫賓(東華大學)周哲(東華大學)相恒學(東華大學)成艷華(東華大學)楊衛忠(上海德福倫化纖有限公司)上海市
    20F-307-2-03 浮法在線氧化物系列功能薄膜高效制備成套技術及應用韓高榮(浙江大學)劉起英(威海中玻新材料技術研發有限公司)劉涌(浙江大學)劉軍波(威海中玻新材料技術研發有限公司)孔繁華(威海中玻新材料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汪建勛(浙江大學)浙江省
    21F-307-2-04 高分子分散與高分子穩定液晶共存體系的材料設計、制備及應用楊槐(北京大學)張蘭英(北京大學)朱思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王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孫健(北京大學)李克軒(西京學院)教育部
    22F-307-2-05 鐵路軌道用高錳鋼抗超高應力疲勞和磨損技術及應用張福成(燕山大學)鹿廣清(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呂博(燕山大學)陳晨(燕山大學)楊志南(燕山大學)湯鐵兵(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河北省
    23F-307-2-06 拉曼光譜快速檢測毒品毒物的增強基片、方法及儀器的關鍵技術孟國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楊良保(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董榮錄(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張云峰(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黃敦(安徽省公安廳)解啟文(安徽省公安廳)安徽省
    24F-308-2-01 航天飛行器極端條件下主動熱防護關鍵技術及應用姜培學(清華大學)符泰然(清華大學)胥蕊娜(清華大學)祝銀海(清華大學)湯龍生(北京空天技術研究所)孫紀國(北京航天動力研究所)教育部
    25F-308-2-02 大型復雜薄壁結構的多柔性匹配切削制造技術及應用張衛紅(西北工業大學)萬敏(西北工業大學)吳志鵬(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楊昀(西北工業大學)李陽(陜西航空硬質合金工具有限責任公司)鄭小偉(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省
    26F-308-2-03 海洋深水鉆探井控關鍵技術與裝備孫寶江(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殷志明(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許亮斌(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責任公司)韋紅術(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連吉弘(中海石油國際能源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管申(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27F-308-2-04 航天新型輕質高承載結構及其高效優化設計技術與應用王博(大連理工大學)黃誠(北京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郝鵬(大連理工大學)李剛(大連理工大學)張希(北京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吳會強(北京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教育部
    28F-308-2-05 難變形合金異形整體薄殼雙調熱介質壓力成形技術苑世劍(哈爾濱工業大學)何祝斌(哈爾濱工業大學)郎利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國峰(哈爾濱工業大學)凡曉波(大連理工大學)劉鋼(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省
    29F-308-2-06 高性能龍門加工中心整機設計與制造工藝關鍵技術及應用譚建榮(浙江大學)張樹有(浙江大學)王立平(清華大學)馮毅雄(浙江大學)傅建中(浙江大學)田亞峰(寧波海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單忠德楊華勇嚴新平
    30F-308-2-07 復雜電網差動保護關鍵技術及應用鄭玉平(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李斌(天津大學)吳通華(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永麗(天津大學)潘書燕(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戴魏(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機工程學會
    31F-308-2-08 高效低成本晶硅太陽能電池表界面制造關鍵技術及應用丁建寧(江蘇大學)高紀凡(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袁寧一(常州大學)程廣貴(江蘇大學)周劍(蘇州邁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左國軍(常州捷佳創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32F-308-2-09 腹腔微創手術機器人與器械關鍵技術及應用王樹新(天津大學)李建民(天津大學)李進華(天津大學)孔康(天津大學)蘇赫(天津大學)劉青(北京派爾特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
    33F-309-2-01 復雜工業系統

    相關文章

    王大中:做科研,是一種愛國方式

    2022年8月15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工作組發布公告,將國際永久編號為192353號的小行星命名為“王大中星”,這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大中被授予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以后,獲得的又一殊......

    顧誦芬:在藍天寫下一生的事業

    航空事業是國家安全和國防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在全面建設航空強國的歷史進程中,一代代科技人員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顧誦芬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20世紀50年代,大批蘇聯專家來華,......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顧誦芬事跡專題展舉行

    顧誦芬院士的實驗報告。上海交通大學供圖12月28日,“詠其駿烈,誦其清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顧誦芬校友事跡專題展”開幕式在上海交通大學包玉剛圖書館舉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院士,上海交通大學......

    重磅!2020國家最高科技獎暨歷年獲獎者匯總

    今天(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顧誦芬院士獲得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主......

    重磅!2020國家最高科技獎暨歷年獲獎者匯總

    今天(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顧誦芬院士獲得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主......

    顧誦芬院士:我要制造中國人自己的飛機

    顧誦芬郭紅松繪/光明圖片【知識人·強國夢】“直到現在,我仍然忘不了日本軍機空襲時那撕裂天地的轟鳴。”回憶起“七七事變”時的場景,眼前的顧誦芬院士仍難掩激動,“一定要有強大的國防力量保護國家,我要制造中......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