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11-27 09:57 原文鏈接: 廣東十二五重點發展垃圾焚燒發電嚴控填埋項目

     

      截至2010年底,全省建成運營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共有18座,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34%,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達40.2%。

      “十二五”期間,全省規劃建設105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新增處理能力6.84萬噸/日;其中36個為焚燒發電項目,處理能力約為4.31萬噸/日。

      到2020年,全省各地級以上市均建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力爭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比例達到75%以上。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設計和建設要嚴格執行相關標準,嚴格控制燃燒室內焚燒煙氣的溫度等,通過安裝袋式除塵器等裝置,有效去除煙氣中的二噁英和重金屬。●南方日報記者 盧軼

      近年來,廣大城市農村的生活垃圾“產量”與日俱增,“垃圾圍城”、“垃圾圍村”隱憂浮現。

      近日,省政府印發《廣東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到2015年末,全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到8.12萬噸/日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85%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達90%以上,廣州、深圳市100%實現無害化處理。此外,廣東還將重點發展焚燒發電,“十二五”期間全省規劃建設36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處理能力約為4.31萬噸/日。

      今年底全省生活垃圾

      無害化處理率超八成

      生活垃圾處理是城鄉管理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近年來,我省生活垃圾收運系統日趨完善,處理能力不斷提高。截至2010年底,全省建成運營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共42座,處理能力為4.21萬噸/日,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70.2%。其中,“十一五”期間新建20座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新增處理能力1.48萬噸/日。

      盡管目前廣東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總能力位列全國第三位,但各地生活垃圾數量激增與無害化處理能力相對不足的矛盾仍日趨突出。到“十一五”期末,全省還有茂名、汕尾2個地級市和56個縣(市)沒有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無害化處理能力缺口達1.78萬噸/日。同時,全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分布極不均衡,地級以上市城區占全省總處理能力的97.6%,縣(市)城區只占2.4%;珠江三角洲地區占全省總處理能力的84.3%,粵東西北地區只占15.7%。

      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一增一減兩組數據更值得引起注意。

      據統計,“十二五”期間全省共有28座衛生填埋場即將填滿并被關閉,將減少實際處理能力約2.93萬噸/日;將有66座簡易處理場(廠)實施封場治理,將減少實際處理能力約1.48萬噸/日。而根據推算,到2015年,全省生活垃圾產生量將達到約8.81萬噸/日;到2020年,更將達到約為10.72萬噸/日。

      根據《規劃》,到2012年末,全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5.7萬噸/日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80%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達85%以上。到2015年末,全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達8.12萬噸/日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85%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達90%以上,廣州、深圳市100%實現無害化處理。

      “十二五”建105處理場垃圾收運處理覆蓋城鄉

      為完成上述目標,加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建設力度勢在必行。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全省共規劃建設105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新增處理能力6.84萬噸/日。確保各縣(市)均建成一座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超出縣(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服務范圍或運輸距離較長的鄉鎮,則組團式建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

      針對農村垃圾處理,《規劃》在要求每個縣(市)建成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基礎上,要求在其服務范圍以內的鄉鎮要配套建設垃圾轉運站,村要配套建設垃圾收集點,實現城鄉生活垃圾收運處理全覆蓋。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全省規劃新增生活垃圾轉運站357座,新增運輸車輛828輛,新增轉運能力3.09萬噸/日。

      針對存量生活垃圾處理場(廠),廣東也將加大治理力度。加強生活垃圾滲瀝液處理,實現達標排放。保持填埋氣體收集井內管道連接順暢,及時導排、收集和處理填埋氣體。通過修筑圍堤、夯實填埋堆體、覆土壓實、局部封場覆蓋等措施,對垃圾填埋場進行封場治理,采取鼓氣通風、抽氣、灑水等好氧填埋技術,促進填埋物快速降解。鼓勵對已填埋入場的生活垃圾進行開發利用,通過采用重新篩分、回用可再生資源、焚燒處理高熱值垃圾等措施,實現垃圾填埋場的可持續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全省治理存量生活垃圾處理場(廠)94座、處理能力共4.41萬噸/日,其中封場治理簡易生活垃圾處理場(廠)66座、處理能力共1.48萬噸/日,封場治理無害化處理場(廠)28座、處理能力共2.93萬噸/日。

      2015年焚燒處理占65%對焚燒排放實時監測

      治標還需治本。除了加強處理能力,《規劃》還特別強調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循環利用。

      據了解,廣州、深圳將以爭創“全國垃圾分類示范城市”為契機,加快建立一體化生活垃圾分類體系,針對每一類生活垃圾設置相應的收運系統和處理系統。兩地的分類經驗成熟后,將在全省推廣。

      針對餐飲企業的餐廚垃圾,《規劃》還提出推廣成熟穩定的資源化處理技術,提高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率。據悉,“十二五”期間全省將規劃建設餐廚垃圾處理設施17座,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14座、粵東西北地區各1座,總處理能力約為0.4萬噸/日。

      《規劃》的一大亮點還在于明確重點發展焚燒發電。《規劃》明確,粵東西北地區地級市城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要重點發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嚴格控制新上生活垃圾填埋處理項目。

      截至2010年底,全省建成運營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共有18座,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34%,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達40.2%。

      《規劃》明確,“十二五”期間全省規劃建設36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處理能力約為4.31萬噸/日,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23座、處理規模約為3.39萬噸/日。“十三五”時期,全省規劃儲備19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新增處理能力約1.95萬噸/日。

      到2015年,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比例不低于65%,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區不低于77%;到2020年,全省各地級以上市均建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力爭全省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比例達到75%以上。

      省住建廳有關負責人強調,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設計和建設要嚴格執行相關標準,嚴格控制燃燒室內焚燒煙氣的溫度、停留時間與氣流擾動工況,使生活垃圾在焚燒爐內得到充分燃燒。煙氣凈化系統必須安裝袋式除塵器、設置活性炭粉等吸附劑噴入裝置,有效去除煙氣中的二噁英和重金屬。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要同步建設焚燒飛灰的安全、無害化處置場所。對焚燒發電廢氣排放進行實時監測。

      “十二五”投370億

      推垃圾無害化處理

      記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全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及收運設施的總投資將達到約370.2億元,其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建設投資約為288.3億元(含焚燒發電項目投資約222.8億元)。按投資區域劃分,珠江三角洲地區共投資約266.7億元,粵東西北地區共投資約103.5億元;設市城市共投資約322.6億元,縣城共投資約47.6億元。

      為籌措資金,除了加大財政投入,廣東將通過市場化手段,拓寬投資渠道,鼓勵社會資金參與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引導有條件的大型企業參與投資,實現投資主體社會化、多元化。鼓勵采取獨資、合資、合作、聯營以及BOT、TOT項目融資等多種市場化模式,開展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的建設運營,推進市場化和產業化。

      此外,按照“誰產生、誰付費”的原則,我省將繼續推行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到2015年末,全省市、縣城區全面開征生活垃圾處理費。相應的,廣東制訂出臺生活垃圾清掃、收集、運輸、處置價格管理政策,規范生活垃圾處理各環節價格行為,鼓勵采取生活垃圾處理和供水統一收費、代扣代繳等方式。盧軼

    相關文章

    每畝節肥40元以上?這項輪作高效施肥技術獲ZL

    日前,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牽頭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華北平原小麥-玉米輪作區高效施肥技術研究與示范”經過5年的科學研究,已按期超額完成并通過驗收,該課題成果可使每畝農田......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BOT項目的風險管理

    隨著我國經濟和城市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城市生活垃圾在迅速增長,但對垃圾的分類管理和處理能力還相對落后,給居民生活和城市環境帶來了極大壓力。垃圾焚燒發電技術相對于填埋和堆肥等方法來說具有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再......

    垃圾焚燒發電廠是如何運轉?

    全國垃圾分類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一般來說,分類后的部分垃圾會被運送到終端處理設施,焚燒后轉換成潔凈的電能。而在這個過程中所產生的有害物質、有毒氣體則需要經過一系列嚴格處理,以滿足國家排放標準要求,......

    中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處理能力分析

    生活垃圾發電產業是建立垃圾焚燒廠,引進垃圾焚燒設備,是一個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工作。生活垃圾焚燒產生的煙氣中含有二噁英類的有害物質對環境有很大的危害,生活垃圾焚燒煙氣產生的二噁英有害物質普是全球各個國家普......

    2019年環保產業的10件大事

    1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兩度考察黃河,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

    湖南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2030年每日處理量可達4.67萬噸

    湖南省發改委、湖南省住建廳近日聯合印發《湖南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2019-2030年)》(簡稱《專項規劃》)指出,按照“城鄉統籌、布局合理、運營高效、鄰里和諧”的總體要求,到2020年,......

    城市垃圾焚燒發電技術的應用及發展趨勢

    引言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生活垃圾造成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2016年10月,國家能源局發布《生物質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在人口密集、條件較好的大中城市,穩步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

    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社會經濟效益綜合評價

    近年來,伴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產量也隨之增加。諸多資料顯示,我國約有2/3的大中型城市被垃圾所“包圍”,同時1/4的城市已無合適場所堆放垃圾,大量生活垃圾帶來的一系......

    海南三亞建設“無廢城市”讓垃圾少些再少些

    減少垃圾填埋,取而代之垃圾焚燒發電;引導垃圾分類,實現從源頭上減量;促進公眾參與,提高環保意識……作為全國首批“無廢城市”試點之一,海南三亞正持續探索“無廢城市”的實現路徑。隨著城市快速發展,近年來,......

    呂梁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獲立項審批

    近日,呂梁市第二個、呂梁市區首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獲取呂梁市發改委立項審批,加快了呂梁市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循環化進程。近年來,隨著呂梁市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和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