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時間:11月8日(周一)18:30——20:30
直播地址: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https://weibo.com/l/wblive/p/show/1022:2321324701255103808059
掃碼進入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觀看直播
科學網微信視頻號將同步直播期待
主講人介紹
殷嘉鑫,中科大物理系凝聚態專業10級本科畢業生。于中科院物理所極端條件實驗室16年取得博士學位,師從丁洪與潘庶亨研究員。博士期間,12-15年曾于美國休斯頓大學超導研究中心訪問交流。17年起在美國普林斯頓物理系Zahid Hasan組從事博后研究,方向為拓撲磁體和拓撲超導。20年起任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副研究員。目前著有2篇Nature Reviews Materials/Physics, 4篇Nature/Science, 4篇Nature Physics/Materials, 以及15篇PRL/PRX/Nature communications。
報告題目:Quantum party in kagome lattice
E-mail:jiaxiny@princeton.edu
黎長建,2011年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獲物理學和材料科學與工程雙學位。2015年畢業于新加坡國立大學獲交叉學科博士學位,從事功能性氧化物薄膜的生長和物性研究和原型器件的探索工作,2016-2021年,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材料系以博士后研究員,資深博士后研究員身份從事研究工作,利用球差校正的掃描透射電鏡從原子尺度研究功能性薄膜的構效關系,并主導搭建原位加熱機加偏壓電鏡平臺,用于研究在實際工作條件下的存儲器件的工作機理。2021年2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系。黎長建博士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Science,Advanced Materials, Physical Review X, Nano Letters, Advanced FunctionalMaterials 等期刊上發表論文13篇,總論文超過60篇,引用超過1500次。研究興趣包括功能性氧化物薄膜的鐵磁、鐵電等基本物理,開發低功耗高性能非易失性存儲及憶阻器件,及從原子尺度原位表征存儲及憶阻器工作機理。
報告題目:功能氧化物的原子級生長、表征及存儲器件應用
全部嘉賓
記者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該校李偉偉教授與清華大學南策文院士等共同研制出一種新型介電儲能材料,其能量密度是主流商用介電儲能材料的數十至數百倍,有望成為下一代高功率脈沖技術的核心器件。國際頂級學術期刊......
金屬材料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疲勞失效是威脅重大工程安全的隱形殺手。經過多年攻關,我國科學家日前破解了這一難題,成功讓金屬材料在保持高強度、高塑性的同時,還大幅提升了抗疲勞能力。這一成果北京時間4日凌......
有多種成本低且儲量豐富的材料,可利用濕度變化,直接從空氣中捕碳。圖片來源:美國西北大學美國西北大學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有多種成本低且儲量豐富的材料,可利用濕度變化,直接從空氣中捕碳。他們稱之......
金屬是重要的基礎材料,廣泛應用于建筑、能源、交通等領域。但當金屬受到非對稱的循環外力時,會產生塑性變形,塑性變形逐漸累積就會形成“棘輪損傷”。這種損傷會導致金屬突然斷裂,嚴重威脅工程安全。為了攻克這一......
圖(a,b)高熱穩定性熱電器件的原子級界面設計,(c)全鎂基器件在不同溫差下的轉換效率與現有器件的對比,(d)全鎂基熱電模塊的熱循環可靠性評估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U23A20685、521......
在金屬材料的世界里,有一個“不可能三角”規律,即:金屬的強度、塑性、穩定性,這三者不可兼得,此消彼長。我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結構設計思路,成功讓金屬材料在保持強度和塑性的同時,大幅提......
3月29日,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企業發現與發明論壇”在北京召開。這是該論壇連續第三年舉辦,此次以“強科學發現之源、筑材料發明之基”為主題,邀請全球科學家、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圍繞具有戰略......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基礎研究,夯實科技自立自強根基”的重要論述,進一步推動民營企業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助力關鍵核心技術突破,2月28日,寧波市科技局會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計劃與政策局......
關于2024年重慶市中小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擬認定和復核結果的公示根據《重慶市中小企業技術研發中心認定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市經濟信息委開展了2024年重慶市中小企業技術研發中心認定和復核工作,經相關工作程......
圖1上半部分:真實原子中的(a)未雜化的軌道和(b)sp2軌道雜化示意圖;下半部分:人造原子中的(c)圓形勢場和(d)橢圓形勢場示意圖圖2(a,b)數值計算的雜化態(θ形和倒θ形);(c,d)實驗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