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6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下達通知,批準2020年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增列學位授權點名單,全國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交叉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學位點代碼99F1)落戶天津大學。該學科的正式設立,標志著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人才培養進入了高層次專業化的全新歷史階段。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績。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座談會,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馮驥才以“建立國家非遺保護的科學體系”為題做了專題匯報,系統闡述了“科學保護是根本、人才培養是關鍵”的觀點,明確提出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建立成為獨立學科的意見,得到高度重視。2021年3月,教育部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4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下發了《關于推動部分學位授予單位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方向人才培養試點工作的通知》;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加強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體系和專業建設,支持有條件的高校自主增設碩士點和博士點”。
天津大學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科建設工作,學校領導多次與馮驥才先生當面交流、研究學科設置工作,學校開辟綠色通道,在研究生院、文科辦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于全國率先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學交叉學科碩士學位點申報工作。該學位點通過天津大學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形式進行申報,充分考慮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多學科綜合與交叉的突出特點,以及在研究對象上的特殊性。目前,天津大學已成立了天津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學科建設專家委員會,擬定了研究生培養方案,也正在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教材的編寫工作。
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是文化遺產研究的分支,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事象及其歷史、風俗、審美方式、價值體系、傳承人群以及科學保護、傳承和發展為研究對象和內容,是人文科學、社會科學以及自然科學混融交叉的學科。該學科致力于培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理念,較好掌握文化遺產基本理論、方法和知識體系,并具有一定的社會學、歷史學、文物考古等相關知識和技能,能夠勝任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認定、傳承保護、宣傳推廣、轉化利用等工作需要的高層次專業化人才。
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是我國最早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學科建設的單位之一,院長馮驥才先生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始終關注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近20年來,馮驥才先生及其學術團隊致力于文化遺產普查、整理、學術研究和科學保護工作,為國家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培養了一批急需的專業人才,形成了眾多的學術研究成果與理論建樹。主持完成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木版年畫數據庫建設及口述史方法論再研究”,《傳承人口述史方法論研究》榮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中國木版年畫研究中心、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和中國傳承人口述史研究所三個文化遺產研究機構相繼落戶,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確認、保護、研究和傳承提供了有力的學術保障與科學支持。
近來,國儀量子自主研制的X波段連續波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EPR200-Plus交付了天津大學理學院,以及天津大學浙江研究院,成為老師們不可或缺的科研工具。國產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的產品性能與服務能力得到了......
近日,教育部公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完成備案的學位授予單位自設二級學科和交叉學科名單。部分名單,詳見附件。1.學位授予單位(不含軍隊單位)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名單(截至2024年6月30日).pdf2......
9月28日,天津大學建筑學院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稱,天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沈天行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9月27日去世,享年91歲。沈天行1933年出生于上海,1953年畢業于天津大學建筑系,選送......
記者9月29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合成生物學研究團隊與天津市環湖醫院合作提出了一種創新的DNA信息存儲編解碼方案——“DNAPalette”。通過體外存儲實驗,該方案成功將患者疾病全周期的腦部核磁共振......
當下,在國內高校中,學科建設已經成為了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詞匯。高校領導通常都會把學科建設作為龍頭,思考和落實學校中的各項工作。在此背景下,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一種說法,即學科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
■陳洪捷當下,在國內高校中,學科建設已經成為了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詞匯。高校領導通常都會把學科建設作為龍頭,思考和落實學校中的各項工作。在此背景下,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一種說法,即學科是人才培......
課堂上他是總喜歡和同學們聊上“三言兩語”的良師課堂外他曾化身“Tony老師”,為同學們義務理發科研上他從事轉子動力學研究達30年主持973課題、“兩機”重大專項專題國家基金項目等對于學生來說,他是諄諄......
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各位老師:大家上午好!三伏光陰過,初秋氣象新。今天,因為你們的到來,巍巍學府朝氣蓬勃,秋日校園熠熠生輝。在此,我謹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考取天津大學的13279名青年學子表示誠摯的祝......
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新能源化工團隊成功研發出成本低廉、對環境友好的新型丙烯催化劑,為低碳烯烴生產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科學基礎。7月19日,該研究成果在《科學》雜志刊發。丙烯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化工......
丙烯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化工品之一,也是塑料、橡膠、纖維、醫藥等領域重要的基礎化工原料。19日,一項來自天津大學新能源化工團隊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以封面論文的形式在《科學》上發表。該團隊研發出一種成本低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