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全國共有678所高校參與了此次比賽,各賽區預賽中切題作品共計4719項,參加全國決賽的作品有435項。而來到西南交通大學參與決賽的作品,只占全國參賽作品總和的3.8%左右,目的是競爭全國一等獎,代表了參賽作品的最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多項“助老機械”作品中,基于位姿變換的輪式智能助老機械裝置十分引人關注,該作品能輔助老人進行身體姿態變換,滿足日常起身、平躺休息等各種需求;其下承載的輪底盤更適應家中旋轉空間有限、移動通道狹窄的環境;人體姿態識別可以及時識別老人意外摔倒,可確保意外發生后能夠獲得及時治療。
自2002年以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已連續舉辦了九屆。該大賽每兩年舉辦一次,旨在引導高校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設計意識、綜合設計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工程實踐的訓練等實際工作能力;吸引、鼓勵廣大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活動,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沒想到一條條不起眼的小蚯蚓,居然還是個大寶貝,不僅能直接賣錢,帶領鄉親們勤勞致富,還能將豬糞、牛糞等動物糞便轉化為有機肥,消除臭味,推動發展循環農業,增加經濟收入。”近日,在天津靜海區蚓航蚯蚓養殖基......
4月3日,記者從浙江農林大學獲悉,經過將近3年時間的攻關研發,該校光機電工程學院教授錢孟波及其學生團隊成功研發出了一款林果采收機器人——折展式林果采收一體機。該設備投入使用后,將大大提高了農民采摘林果......
4月1日,清華大學—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醫藥創新聯合研究院(以下簡稱聯合研究院)揭牌儀式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大學校長、聯合研究院管委會主任李路明代表清華大學向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集團)長......
“大家好!我是天津大學劉艷麗教授的數字助手,希望可以高質量服務大家的個性化學習需求!”4月2日,在天津大學自動化學院“電力系統基礎”課程開學第一課,劉艷麗向學生們隆重介紹了本學期的新伙伴——“全過程全......
4月3日,記者從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簡稱“華大研究院”)了解到,由我國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生物技術核酸合成第2部分:合成基因片段、基因和基因組的生產和質量控制要求》近日由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發布,這......
近日,八卷本《中國宗族通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是2014年11月立項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多卷本《中國宗族通史》”的結項成果,由該項目首席專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開大學中國......
4月3日,2024數學與物理發展前沿國際會議暨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成立15周年大會開幕式在清華大學舉行。200余名來自國內外高校、相關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齊聚清華,共同探討數學與物理學科前沿課題。......
4月3日,南開大學舉行儀式,菲爾茲獎得主阿圖爾·阿維拉受聘為南開大學客座教授,并做客“陳省身講座”,為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術報告。阿圖爾·阿維拉現為蘇黎世大學和巴西理論數學與應用數學研究所教授,也被......
4月1日,科技部全國人才聯盟副理事長王曉鴻帶領中國新質生產力促進工委會代表團一行5人來甘肅省科學院考察調研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甘肅省科學院黨委書記、院長陳富榮對王曉鴻一行的到來表示了歡迎。他表示,甘肅......
近日,《干細胞報告》的一項研究指出,家族性阿爾茨海默氏癥可以通過骨髓移植轉移。當研究小組將攜帶遺傳性阿爾茨海默氏癥的小鼠骨髓干細胞移植到正常小鼠身上時,接受者患上了阿爾茨海默氏癥,而且速度更快。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