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60年代,慘烈的越南戰場,由于美軍在戰爭中因受傷及熱帶雨林的惡劣環境造成士兵皮膚潰爛、骨骼受損而無法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療,為此美國政府開始著手研制一種既能對皮膚軟組織受傷有效又能對骨組織受損修復的新型藥物,政府每年撥專項巨款用于開發研制,大批科研人員投入研發行列,可是直到越戰結束,這種新型藥物仍在研制中。但美方科學家堅持研究,終于在1971年,由Hench首次提出生物活性概念,研制出目前世界上唯一“同時對軟組織與骨組織具有修復和鍵合作用的”生物活性材料——生物活性玻璃體。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生物活性玻璃引起了相關業界的廣泛關注,生物活性玻璃材料作為醫療器械在牙科、骨科骨缺損修復以及軟組織損傷愈合臨床上在全世界范圍廣泛使用,在安全性和臨床有效性上已得到美國FDA、歐共體以及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認可作為骨缺損修復材料,生物活性玻璃已經臨床使用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