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保山市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技術人員在巡護時,意外拍到一種頭頂“小紅帽”、體羽呈藍紫色的鳥。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設計院技術人員鑒定,確定為秧雞科紫水雞屬的紫水雞。紫水雞屬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易危物種,在龍陵縣縣域屬首次發現。目前,龍陵縣境內野生鳥類物種增至301種,龍陵小黑山自然保護區已知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增至103種。
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紫水雞的嘴具有寬闊的橙紅色額甲,除尾下覆羽為白色,身體大部分為紫藍色和藍綠色,其體羽在陽光的照射下會泛出五彩斑斕的金屬光澤,十分漂亮。紫水雞屬中型涉禽,不善飛翔,常在地面奔跑,且游泳能力較強,主要喜歡棲息在江河、湖泊周圍的沼澤地和蘆葦叢中,主要吃水生和半水生植物的嫩枝、葉、根、莖、花和種子,也吃螞蟥、昆蟲、蜘蛛等無脊椎動物。常成對或小群活動,性溫順而膽小,在清晨和黃昏較為活躍,其余時間躲藏在蘆葦叢或草叢中。
紫水雞在中國主要見于云南、廣西、四川和福建等地,分布區域較為狹窄。目前該物種已由“三有”動物(《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升級為國家I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同時被《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蔣志剛等,2016)列為易危(VU)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