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友好型新能源發電關鍵技術及示范應用”研究課題日前在甘肅蘭州啟動,該課題是國家863計劃先進能源技術領域“智能電網高級分析與優化運行關鍵技術”18個課題之一。
該項課題以酒泉風電基地魯能集團4.8萬千瓦風電場為基礎,在國家智能電網發展框架下,突破可測、可控、可調以及暫態支撐等風電場關鍵技術。通過風電場功率預測、綜合穿越及保護、動態壽命預測及職能維護、有功功率調節4個方面的技術創新,實現風電場基礎指標達到或接近常規電源,探索風電從依附電源到主力電源的跨越,緩解大規模風電發展的技術制約條件,為風電跨越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酒泉是國家規劃建設的第一座千萬千瓦級風電示范基地,基地的并網效果被業內認定為國內的標桿。到2012年底,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697萬千瓦,光伏發電達到154萬千瓦,成為全球并網規模最大的新能源基地。2011年2月,由于電壓波動造成的風機脫網事故使得風電并網消納技術瓶頸再度顯現。為此,科技部設立863計劃專項致力解決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不足、配電環節相對薄弱、用電互動化水平較低等矛盾。
課題組長汪寧渤介紹,課題組已經確定了技術路線,將采取子課題分工合作、產學研用密切結合、考核與保障同步實施的方式集中攻關。課題由甘肅省電力公司組織實施,山東魯能集團、國網電科院等共同參與,執行期為3年,總研發經費2450萬元。
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廳發布關于組織申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城鎮可持續發展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2024年度項目的通知。通知原文如下:各盟(市)科技局,滿洲里市工信和科技局、二連浩特市教育科技局,有關單......
近年來,省科技廳堅持“四個面向”,把解決“卡脖子”問題作為頭等大事,集中力量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以高質量科技供給推動重點產業鏈建設。加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設立省級(產業發展類......
自2019年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在國家戰略層面正式確立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地位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出臺了多項與數據要素基礎制度建設、數據市場培育相關的文件。特別是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
近日出版的《自然》雜志封面故事帶來一項新突破: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和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聯合成立的實驗天體物理聯合研究所(JILA)領導的國際團隊,成功展示了核鐘的關鍵技術。這支頂尖科研團隊運......
近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續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合作協議(第二期)。根據協議,2025年至2029年,雙方將共同投入五億元經費助力黑龍江省關鍵領域關鍵技術攻關,支......
從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了解到,由該院101所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型車輛液氫儲供關鍵技術研究”項目,日前順利通過綜合績效評價。車載液氫儲供系統本項目圍繞重載燃料電池商用車高密度儲供氫的行業需......
近日,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指導發起,哈爾濱工程大學、天津大學、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和極地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深海潛水器項目啟動會暨深海裝備青年學者論壇在哈爾濱工......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歐瑪亭嘎風電場1月1日正式投產發電,總裝機容量100兆瓦,為目前我國超高海拔地區建成投運的單機容量、裝機規模最大的風電場。這一風電場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約2億千瓦時,節約標煤約6萬噸,減......
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歐瑪亭嘎風電場1月1日正式投產發電,總裝機容量100兆瓦,為目前我國超高海拔地區建成投運的單機容量、裝機規模最大的風電場。這一風電場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約2億千瓦時,節約標煤約6萬噸,減......
2023年11月26日,由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主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未來工業互聯網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重大研究計劃指導專家組承辦的第一屆未來工業互聯網論壇在無錫舉行。軍事科學院尹浩院士、南京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