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版藥典三部主要完善修訂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進一步完善了生物制品全過程質量控制的通用技術要求,新增通用技術要求(生物制品通則和總論)6個,修訂8個;新增通用檢測法和技術指南19個,修訂7個。
二是進一步開展了與國際先進標準協調和對接的研究工作,完成31個治療性生物制品、45個疫苗品種相關技術要求的規范,逐步實現與國際標準的協調一致;增訂重組細胞因子類產品5個品種相關蛋白含量測定及限度要求;進一步完善了方法的準確性和標準化,修訂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殘余DNA和殘余蛋白檢測方法和限度。
三是進一步完善了收載范圍,新增20個品種標準,修訂126個已收載品種標準。
四是強化了檢測方法的標準化和適用性,基本實現了新增品種關鍵檢測項目與國家標準品同步配套,新增國家標準物質23種;完成已收載通則殘余細胞基核酸檢測方法更新為q-PCR法,并建立了相應國家標準品;推動理化分析方法在生物制品質量控制中的應用,建立和完善了3種單抗類產品質量特性分析方法,包括單抗電荷變異體測定法、單抗分子變異體測定法、單抗糖譜分析方法;建立了電感耦合質譜方法用于鋁殘留量檢測;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譜法用于抗毒素抗血清制品分子大小分布檢測。
2020年版藥典三部的主要亮點可以總結為:解決了4個問題,填補了4項空白,加強防范3個監管漏洞。
解決4個問題:
(1)更新了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殘留DNA和宿主蛋白檢測方法和國家標準物質,解決了方法的準確性和限度的合理性問題。
(2)簡化疫苗制品生產步驟和相關工藝參數,解決了過于詳細的工藝參數帶來的標準適用性問題;刪除疫苗說明書,確保疫苗上市后不良反應監測的歸口管理。
(3)建立了疫苗氫氧化鋁佐劑輔料的質控標準,以及對氫氧化鋁佐劑疫苗佐劑吸附率檢查及限度要求,進一步保證疫苗質量的穩定性。
(4)建立單抗異構體(分子、電荷)和糖譜分析方法,為單抗藥物質量控制和研發提供了通用的技術分析手段。
填補4項空白:
建立了全球首個人用聚乙二醇化重組蛋白及多肽制品總論;
建立了通用的生物制品病毒安全性控制通用技術要求;
采用轉基因檢測技術用于重組細胞因子和單抗活性檢測;
收載了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單抗產品康柏西普各論。
防范3個監管漏洞:
結合國家藥監局監管過程中對吸附百白破疫苗發現的問題,建立氫氧化鋁佐劑質量控制,加強產品質量控制;
以“一藥一名一結構”為原則,建立和完善生物制品通用名稱命名原則,對治療性重組產品各論增訂分子結構信息,有利于對藥用物質或活性成分的識別,通過提供產品與公共質量標準的關鍵鏈接,保證產品質量和藥物警戒追溯;
增訂血液制品原料血漿病毒標準物核酸檢測,進一步加強原料血漿病毒安全性控制,為產品病毒安全性保證增加防范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