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許昌學院教授鄭直團隊在環境友好、低成本制備高效率熱電材料和技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獲得了室溫水溶液反應快速、結構獨特且性能優越的硒化銀熱電薄膜與器件。相關研究成果以“面向商用柔性熱電器件的微結構定制β-硒化銀(β-Ag2Se)薄膜”為題在線發表于材料科學領域期刊《先進材料》
可穿戴設備讓人類成為物聯網的一部分并顯示出巨大的商業化前景。但由于各種電池的壽命所限,持續為可穿戴或嵌入式設備供電正面臨巨大挑戰。
鄭直介紹說,熱電發電器 (TEG) 能夠以獨特的方式將熱能(廢熱)轉化為電能,為可穿戴設備提供了理想能量供給方式。熱電器件的熱電優值、功率因子和最大輸出功率密度等反映了不同微觀結構對材料熱電性能的影響,同時優化塞貝克系數、電導率和熱導率等參數非常困難。
“另外,塊體材料由于剛性特征,限制了其在柔性熱電發電器中的應用。然而,薄膜硫族化物卻以其高熱電轉換性能和柔性,為未來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設備指明了前景。”鄭直說,在這方面,β-Ag2Se在室溫下作為柔性TEGs所表現出的顯著優勢受到了極大關注。然而,先前報道的硒化策略,不可避免地需要相對較高的溫度,或者需要高壓或真空條件,均不利于硒化銀材料的進一步商業化推廣。
自2005年開始,鄭直課題組開展金屬表面單質反應在能量轉換中的應用研究。針對該問題,研究人員經過大量實驗,最終使整個硒化反應可以在室溫下進行,并可在1分鐘內(最快15秒)完成。經過優化的薄膜功率因子和熱電優值分別達到2590 μW m-1 K-2 和1.2的高值。以此薄膜直接作為熱電腿原位制備的系列柔性薄膜熱電發電器件,室溫工作條件下器件功率密度達到27.6 W·m-2 (30 K溫差)和124 W·m-2 (30 K溫差)的超高性能,可以與商業化的 Bi2Te3(銻化鉍)材料相媲美,具有工業應用前景。
該研究成果也是該校實施OPCE人才培養戰略的具體體現,為探索應用型大學的科教融合提供了實踐經驗。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南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等計劃的支持。
相關論文信息: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2104786
熱電材料是能夠實現熱能和電能直接相互轉化的新型能源材料,在低品位廢熱發電、固態制冷、深空探測、局域空間精準溫控等領域有重要應用。較低的轉換效率是制約熱電材料應用的瓶頸,Bi2Te3基化合物是目前唯一規......
熱電材料是能夠實現熱能和電能直接相互轉化的新型能源材料,在低品位廢熱發電、固態制冷、深空探測、局域空間精準溫控等領域有重要應用。較低的轉換效率是制約熱電材料應用的瓶頸,Bi2Te3基化合物是目前唯一規......
熱電能源轉換技術可實現電能和熱能的直接相互轉化,具有安靜、可靠、易維護和體積小等優點,在工業余廢熱的回收應用、全固態制冷等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前景。將熱電轉換技術應用于實際的主要障礙是低轉換效率,能量轉換......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新型能源材料應運而生,成為科學家們重點研發的對象。“此次我們研究的有機熱電材料正是一種新型清潔能源材料,具有質量較輕、柔性、可溶液化加工等優勢。因此它......
熱電轉換技術能夠通過塞貝克效應(Seebeckeffect)和帕爾貼效應(Peltiereffect)實現熱能與電能直接相互轉換。基于該技術制備的熱電器件具有系統體積小、無運動部件、無噪聲、無損耗和無......
近日,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儲能研發中心和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重點實驗室合作,在提升材料熱電性能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為一系列二維熱電材料性能的提升提供了研究思路。 有機熱電材料具有導熱......
近日,許昌學院教授鄭直團隊在環境友好、低成本制備高效率熱電材料和技術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獲得了室溫水溶液反應快速、結構獨特且性能優越的硒化銀熱電薄膜與器件。相關研究成果以“面向商用柔性熱電器件的微結構定......
ACSAppl.Mater.Interfaces:近年來,高性能的half-Heusler化合物已成為一種很有前途的熱電發電材料。針對實際器件的應用,一個關鍵的步驟是尋找合適的金屬電極,以保證在長期熱......
熱電材料是一種直接將熱能和電能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可用于發電和制冷,具有傳統的發電機和制冷機難以媲美的優點。其轉化效率由熱電優值確定,尋找有效的方法提高熱電優值是熱電研究追求的重要目標。在量子調控與量......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永勝課題組在高通量篩選高性能half-Heusler(HH)合金熱電材料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為后續的實驗提供了理論指導,也為理解熱電性能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