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獎促建:引領科技期刊邁向國際一流
——“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系列報道之三
“此次‘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的資助力度這么大,讓我們對期刊未來的發展充滿了希望”。《中國物理B》(英文版)編輯部主任王久麗坦陳,自己的責任很大,要讓這項計劃的實施真正得到效果。
提升期刊稿源質量,組約優秀稿件;加強編輯隊伍,建立國際編委會;改善審稿制度,防范學術不端;期刊宣傳推廣,數字平臺建設等,一步步規劃已經在期刊主編們的發展計劃表中。
談及中國科協“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中國科協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陳希說:“以獎促建,‘獎’是形式,‘建’是目的,既考慮過去和現在的情況,更著眼于未來,篩選一批辦得不錯的科技期刊,促進其更好地發展。”
“目前,我國英文科技期刊的根基還不穩,有待進一步發展。科技期刊是學術交流的重要途徑,期刊影響力提升也是為更好地促進成果交流。”中科院院士、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乃彥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在中國科協的支持下,我們要攜起手來搞好我國自己的期刊。”
陳希指出,“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將從兩方面入手,首先,適度增加英文科技期刊的數量,新創辦一批具有較強示范帶動作用、代表我國前沿學科、能填補國家學科空白的英文科技期刊,使之進一步成長為高水平優秀國際科技期刊的后備力量。
其次,促進提升已有英文科技期刊的質量和影響力,提高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在SCI等國際主流檢索系統的學科排位,提升學會主辦科技期刊的國際影響力,帶動我國科技期刊整體發展。
談到以獎促建的關鍵環節,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學會學術部部長沈愛民認為,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國際化的辦刊隊伍。包括能夠帶領期刊進入世界一流期刊行列的領軍人才,尤其是注重選擇既懂本學科專業知識、又精通科技期刊發展規律的科學家擔任主編、副主編。
二要推動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要借鑒國外先進的辦刊理念和運行機制。建立有效的稿件處理規范,落實主編、責編、編輯問責制。同時,加強期刊的科學道德規范。
三要積極吸納高水平的國際稿源,提高稿源的國際化程度。要千方百計地擴大獲取優秀稿源的渠道。要發揮好全國學會的專業特色和人才優勢,發現、凝聚高水平的作者隊伍,實現良性循環。
四要縮短出版周期,爭取成果首發權。要切實改進編輯流程,大幅度縮短稿件的出版周期,提高科研成果發表的時效性。
陳希表示,希望通過“以獎促建”,推動我國英文科技期刊整體學術質量和國際學術影響力的提升,起到引領、示范和促進作用。
與此同時,獲得該計劃資助的35個期刊,也都在思考著如何使用這筆經費,把錢實實在在用到“刀刃”上。
談及獎金的使用,王乃彥說:“我們《物理學報》花了大量的時間進行討論,錢當然不能亂用,中國科協對此有審查機制。我們要組建好評審會,這是對作者和基金的尊重。”
一份優秀的期刊,好的稿源是基礎,審稿制度是重要的把關機制。王乃彥認為,“辦好期刊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期刊的主編要有勇氣拒絕質量差的論文”。
王乃彥說:“期刊因為經費等問題的限制,有時會收錄質量較差的論文;而當支持力度加大、足夠支撐起期刊的運轉時,期刊就會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
“很多期刊沒有足夠的資本邀請國外的好文章發表在自己的刊物上,我們以前也出現過這種情況。”《中華醫學雜志》(英文版)編輯部主任汪謀岳直言,“但在‘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的支持下,我們現在正嘗試邀請國外專家寫一些綜述或評論性文章,這也是一個過渡”。
對于審稿機制而言,有了足夠的經費支持,還需要完善的機構設置和制度保障。《中國物理B》(英文版)編輯部計劃在今年年底評選一批優秀審稿人,并著手選聘海外編委。
“我們與中國物理學會進行了溝通,在保證原編委不變的情況下,增設海外編委。目前已基本確定三位人員。”王久麗說,“對于現有編輯而言,將積極推動編輯在海外參會、審稿的機會,增加我國編委會在國際上的發言權。”
期刊的宣傳和推廣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地質學報》(英文版)編輯部主任郝梓國認為,“期刊的包裝一定要精美,要加大對印刷質量的投資,設計印刷精美可以有效吸引國際科學界的眼光和關注。我們目前正在著手將《地質學報》的黑白版改為彩色版”。
“我們正在與英國物理學會合作,借助雙方渠道,實現國內國外雙向宣傳。”王久麗說。
幾位期刊主編都表示,未來還將加強網絡平臺的建設和完善,方便外國編委及時審稿和溝通,更有利于國外科學家了解我國科技進展和科技期刊。
沈愛民介紹,按照“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評審工作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共有91家單位通過資格初審,進入答辯評審環節。由44位來自各學科領域的專家組成評審專家委員會。一大批有關學科領域的領軍科學家親自帶隊,參加期刊陳述答辯。通過期刊答辯、專家計分的形式,按照學科分組、得分高低,評選出了35種優秀期刊。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學化學院教授嚴純華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有一點令他特別看重,那就是“設計比較科學。當然也有合同,但是按照科學本身的規律,一事一議,每一個期刊具體談,現在是什么情況,主要想在哪個點改善提升,通過何種途徑等”。
在嚴純華看來,中國科協與35家期刊逐個進行多番討論,搞清楚每家“現在站起來摸多高”,“將來跳起來能摸多高”,嚴純華覺得,工作做得非常實在。
“我們一定要從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培育我國優秀國際科技期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推動我國科技期刊的跨越式發展。”陳希擲地有聲的講話,代表了每一個科研工作者的信心與希望。
24日,由科技日報社主辦、部分兩院院士和媒體負責人共同評選的2024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揭曉。入選的2024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分別是: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召開;“拉索”......
12月7日,在廣州舉行的第六屆國際科技創新學術交流大會(IAECST2024)上,《中國國際學術會議發展藍皮書2024》(以下簡稱《藍皮書》)正式發布。《藍皮書》顯示,2023年中國國際學術會議數量占......
2024年11月27日,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第47次會議審議通過多項食品安全標準:(1)《指定名稱的蔬菜油標準(CXS210-1999):包括鱷梨油(修改版)》,該標準規定了這種貿易量日益增長......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發布關于對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二期項目擬入選項目進行公示的通知。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二期項目擬入選項目463項。其中,英文領軍期刊項目50項,英文梯隊期刊項目150項,中文領軍......
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財政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啟動的“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二期項目”(簡稱“卓越計劃二期項目”),截至目前已經申報截止,進入評審籌備階段。據介紹,卓越......
關于組織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二期項目的通知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科技大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重要指示,持續增強我國科技期刊的學術引領力和國際......
為引進國(境)外優勢創新資源,支持江西省高校院所、企業等創新主體,共同開展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共建聯合實驗室等方面合作,解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問題,日前,江西省發布《關于組織2024年......
“可持續發展國際合作科學計劃”2024年度項目指南為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推動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或......
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科技大會精神,落實中央關于推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的重要部署要求,加強科技期刊建設管理服務、跟蹤評估和案例推廣,為更多一流期刊脫穎而出創造條件,為高水平科......
關于開展2024年度中國科協科技期刊第二批項目申報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科技大會精神,落實中央關于推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設的重要部署要求,加強科技期刊建設管理服務、跟蹤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