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歷摘要
患者女,64 歲。 鼻背部丘疹 10 余年,于 2019 年 9 月 13 日來我院皮膚科就診。 患者 10 余年前鼻背部出 現一米粒大丘疹,逐漸緩慢增大至黃豆大,未予治療。 病程中無明顯自覺癥狀。 體格檢查:系統檢查無異常。 皮膚科檢查:鼻背部可見 一直徑 5 mm 的膚色圓形丘疹,表面光滑(圖1),質韌,無壓痛。 皮損組織病理檢查:表皮角化過度,局部表皮突變 平,真皮淺層多個正常毛囊,周圍見細胞性纖維組織增 生,呈同心圓狀排列,毛囊周圍纖維組織與周圍基質有 間隙(圖 2),血管周圍可見少量淋巴細胞浸潤。 診斷:毛囊周圍纖維瘤。 治療:手術切除。
2 討 論
毛囊周圍纖維瘤是一種少見的毛囊周圍的痣樣損害。 病因尚未明確,好發中年人,面部及頸部多見,也有 發生于頭皮[1]及背部[2]的報道 。 皮損為堅實的膚色或淡 紅色的圓形丘疹,1~5 mm,可單發(先天性發或獲得性) 或多發(遲發性),無自覺癥狀。 有研究表明,多發毛囊 周圍纖維瘤與纖維毛囊瘤/毛盤瘤為同一譜系疾病,均 為 Birt Hogg Dubé 綜合征的皮膚表現, 組織學均表現 為毛囊周圍或毛囊間結締組織及毛囊上皮成分的錯 構,這可能是由毛囊鞘細胞功能異常所致[3]。 因此多發 者應仔細詢問病史, 詳細體格檢查, 有條件可檢測 Birt Hogg Dubé 綜合征相關突變基因,避免漏診。 本病依靠組織病理確診,組織病理有特征性改變: 正常毛囊周圍可見呈同心圓排列的細胞性纖維組織, 毛囊周圍纖維組織與周圍基質有間隙。 本病主要需與 纖維毛囊瘤、毛囊皮脂腺囊性錯構瘤、鼻和面部纖維性 丘疹及血管纖維瘤等鑒別。 Anzai 等[4]曾報告了 1 例淺 表脂肪瘤樣痣皮損中存在典型的毛囊周圍纖維瘤病理 特征,不能單純以其中某一種病理組織學改變來診斷, 是否為一種新的皮膚病錯構瘤尚待考證,目前尚無毛 囊周圍纖維瘤與其他皮膚錯構瘤同時伴發的報道。 本 病一般無需治療,但在診斷不明或者有美容需求的患 者可采用手術切除治療;多發者目前尚無滿意療法。 本例為單發,臨床表現及組織病理改變均較典型, 診斷毛囊周圍纖維瘤,手術切除,預后良好。
參考文獻略。
來源:[1]龍琴琴,翁立強,陳俊.毛囊周圍纖維瘤1例[J].臨床皮膚科雜志,2021,50(12):746-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