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媒體報道,因為人口日益增加及氣候變化的緣故,亞太區國家可能會發生奪走百萬條人命的世紀大天災,其中以印尼、菲律賓和中國發生特大天災的風險最大。
《悉尼先驅晨報》引述一份科學研究報告報道,未來將發生的地震和海嘯等天災,將因為人口增長和氣候變化而變得影響深遠。
澳大利亞科學家分析了本區域發生地震、颶風、海嘯和火山爆發的可能性,然后估計了死亡人數。
這份由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發布的報告指出,分布在喜馬拉雅造山帶的中國、印尼和菲律賓的城市可能會發生地震,死亡人數可能高達100萬人。
印尼和菲律賓也可能發生火山爆發,影響數十萬人。低洼國家如孟加拉則可能遭海嘯、水災和颶風蹂躪。
這個研究是澳大利亞和印尼評估人道危機的部分內容。報告說,亞太區每10年可能發生幾次足以造成超過一萬人死亡的天災,影響超過100萬人的天災也可能會發生。
報告也說,人口增長、氣候變化和食物短缺將加劇這些天災的嚴重性。
地球科學局的科學家辛普森說,這個研究探討了過去400年的天災數據,從而預測未來天災的可能性。
他說:“盡管這些天災如地震、火山爆發等的發生率沒有改變,但是亞太區人口龐大,意味著受任何地震影響的災民沒有百萬,也有數十萬。”
他也說:“如果我們看阿拉斯加,阿拉斯加每100年可能會發生一次火山爆發,其影響程度會很低,因為阿拉斯加沒有什么人居住,但是如果爪哇以同樣頻率發生火山爆發,影響就會很嚴重。”
這份由澳大利亞政府機構地球科學局發布的報告催促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和印尼總統尤多約諾建立聯合災難訓練與研究中心。
法新社昨天(12月26日)無法聯絡上地球科學局對此報告發表評論。
4年前的印度洋大海嘯造成近30萬人死亡,災民人數有好幾百萬。今年5月的緬甸特大風災也造成近20萬人死亡和失蹤,災民有250萬人。同月發生的汶川大地震奪走近7萬條人命,35萬人受傷,累計受災人數達4500多萬。
更多閱讀
泰晤士高等教育于2019年2月20日在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聯合舉辦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亞太卓越研究峰會”上發布了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亞太地區大學排名,以反映該地區在高等教育領域不斷增長的實力。2......
近期,亞太地區生物制藥產業發展迅速,TechInAsia數字顯示,亞太地區2016年第一季度生物技術風險投資總額飆升至1.74億美元。這一數字在2015年第四季度為1.5億美金,而2015年第一季度的......
此次人事任命旨在推動公司業務發展,夯實新興市場地位中國上海,2016年5月24日——沃特世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WAT)今日宣布兩項針對亞太地區領導團隊的重要人事任命:任命張亮裕(RichardC......
亞洲開發銀行(亞行)近日發布的《亞太地區能源展望報告》指出,跨境電力交易將在滿足亞太地區激增的電力需求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未來20年,亞太地區的電力需求增長將超過世界其他地區。報告認為,基于以往的用電模......
全球最大化工集團德國巴斯夫公司日前宣布,將于2013-2020年在亞太地區投資100億歐元(約合130億美元),預計新增約9000個工作崗位。巴斯夫在聲明中說,預計亞太地區化工業生產截至2020年的復......
近日,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一份中期原油市場報告中,除了將北美地區能源革命稱之為“未來五年市場的變革性力量”外,對全球未來石油貿易的重心將從原油向成品油貿易的轉移的表述同樣引人關注。據IEA預測,......
自1996年開始對外出口液化天然氣以來,卡塔爾一直致力于液化天然氣領域的投資和建設,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早年間,卡塔爾瞄準的是美國液化天然氣市場,當時業界均認為其在液化天然氣領域的......
據俄羅斯新聞網11月6日報道,俄總理梅德韋杰夫在第九屆亞歐首腦會議上表示,目前亞太地區經濟體占俄對外貿易總額的18%,而俄在亞太地區國家(中國、印度、越南除外)外貿總額中的占比卻不到1%。今后俄將擴大......
荷蘭皇家殼牌有限公司在中國最大的潤滑油調配廠16日在天津濱海新區南港工業區開工奠基。該廠預計2015年投產后可年產潤滑油產品3億公升,最大年產能5億公升,這也是殼牌在中國的第七個潤滑油調配項目。荷蘭皇......
4月20日晚,“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第126場報告會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玉泉路禮堂舉行,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教授作主題為《當前中國地緣政治環境及其挑戰》的報告。研究生院副院長馬石莊主持了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