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日前公布了我國第一部綜合性大氣污染防治規劃《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標志著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標導向正逐步由污染物總量控制向改善環境質量轉變,由主要防治一次污染向既防治一次污染又注重二次污染轉變。
據了解,《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范圍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13個重點區域,涉及19個省(區、市),11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規劃面積132.56萬平方公里。
規劃提出,到2015年,重點區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業煙粉塵排放量分別下降12%、13%、10%,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展開;環境空氣質量有所改善,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分別下降10%、10%、7%、5%,臭氧污染得到初步控制,酸雨污染有所減輕;建立區域大氣聯防聯控機制,區域大氣環境管理能力明顯提高。針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復合型污染十分嚴重的特點,要求PM2.5年均濃度下降6%。
規劃提出,到2015年,重點區域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分別下降10%、5%。
“我國大氣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以大家最為關注的PM2.5為例,全國70%左右、重點區域80%以上的城市達不到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環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說,“因此,我們把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PM2.5污染問題作為規劃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環境權益。”
他表示,針對PM2.5污染問題,規劃不僅設置了改善目標,還在防治措施上提出防控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并重,新增了煙粉塵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控制要求,并要求各地區逐步開展城市空氣質量監測點位能力建設,在所有城市監測點位新增PM2.5、臭氧、一氧化碳等檢測因子和數字環境攝影記錄系統。
3月6日,《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發布,其中提到,支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落實財政支持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業綠色發展,支持農作物......
3月即將施行的環保政策、標準01《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2023年版)》,3月1日起施行2022年底,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第28號部令......
2月7日,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發布《關于授予“低維護-短流程村鎮供排水凈化技術與裝備”等27個項目2022年度環境技術進步獎的決定》,授予“低維護-短流程村鎮供排水凈化技術與裝備”等10個項目2022年度......
近日,生態環境部召開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農藥制造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技術指南》)。《技術指南》系統梳理農藥制造企業產排污特點、污染預防技術和污染治理技術,將為農藥行業污染物排放標......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2022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關于印發2022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
本報記者徐衛星北京報道剛剛閉幕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對2023年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強調要大力發展生態環保產業,產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據我們測算,2022年生態環保產業全年營收......
今天(2月20日),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一批移交問題的追責問責情況集中對社會公布,涉及6個省份和兩家中央企業。截至目前,已有26個省份和6家中央企業完成了問責情況的公開,累計追責問責2879人。......
美國環保署出了俄亥俄州初步報告,壞消息是全州所有水系都檢測出污染物,更壞的消息是雖然最大污染物是氯乙烯,但是實際上幾乎火車上運輸的危險化學物品都泄露了,包括但不限于:氯乙烯、乙二醇單丁醚、丙烯酸-2-......
近日,財政部相繼下達了多項2023年生態環保資金預算,其中包括水污染防治資金預算170億、大氣污染防治210億、土壤污染防治30.8億、管網及污水處理105.5億、農村環境整治20億、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近日,江蘇省蘇州市開始啟動第二輪中央及省環保督察整改及驗收銷號工作。根據要求,整改有關情況應當通過官方網站等便于人民群眾知曉的方式對外公示,接受群眾的監督。公示期間有異議的,相關責任單位須采取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