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能源資源相對短缺,長期能源供應面臨嚴峻挑戰,如何解決能源資源問題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推進,建筑能耗越來越高,已經成為繼工業、交通之后第三大高耗能領域。在建筑領域實施節能降耗、發展綠色環保建筑,勢在必行,意義重大。近年來,內蒙古赤峰市大力推行建筑節能,建設宜居城市,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大力發展低碳環保節能建筑。我國在新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較為普遍。據統計,建筑能耗已占到全社會總能耗的28%,每建造1平方米的房屋約釋放0.8噸碳。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建筑能耗還在持續上升。因此,必須健全完善低碳工程建設標準,大力發展低碳環保節能建筑。赤峰市從2009年開始,對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節能65%設計標準,從開工、施工和竣工驗收三個環節實施“四不準”的監管措施,即沒有按照節能標準設計不準許開工建設,沒有建筑節能專項施工方案不準許施工,沒有經監理工程師簽認的建筑材料不準許使用,建筑節能專項驗收不合格不準許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形成了從設計審查、節能備案、施工許可、質量監督到驗收備案全過程的閉合式監管體系。幾年來,累計建成節能建筑工程5286項、3348萬平方米,每年節約標準煤53.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43萬噸。
加快實施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開展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不僅是降低能耗、節約能源、實現節能目標的需要,也是減少污染、改善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利民工程。赤峰市冬季較長,年平均氣溫不到9℃,且老舊小區建筑圍護結構缺乏保溫措施,普遍存在能耗高、冬天室內溫度低的問題。從 2010年開始,赤峰市抓住被國家確定為全國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的機遇,借鑒和吸收先進國家和地區的經驗,采取政府補貼、政策引導的方式,結合舊小區改造,把建筑節能改造同樓房保溫、庭院管網改造、小區道路及庭院綠化硬化、環境整治和設施配套同步實施。改造后的居民房屋冬季室溫提高5℃左右,每年節約標準煤6.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8.4萬噸。改造后的小區居住環境文明、整潔、便利,被群眾稱為最惠民的民生工程。
規模化應用可再生能源。我國北方地區云霧少、日照時間長,太陽能和地熱資源豐富,開發成本低,應用前景廣闊。可再生能源建筑具有節約能源、節省費用、美化建筑外觀、提高生活舒適度的特點,應該大力推廣、規模化應用。近年來,赤峰市對于新建、改建、擴建的12層以下居住建筑和需要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公共建筑,統一設計安裝了太陽能熱水系統,并與建筑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新建的學校、醫院、酒店等公共建筑均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在公共照明中積極推廣使用太陽能路燈和太陽能交通信號燈。承擔了60多個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項目,總建筑面積544萬平方米,主要采用的技術類型包括太陽能光熱、地下水源熱泵、地下溫泉余熱梯級利用、污水源熱泵、工業余熱回收利用等。
積極推廣建筑節能技術。傳統的外墻外保溫技術已經很難滿足建筑節能標準要求。為了進一步推行建筑節能,赤峰市大力推廣新的外墻外保溫技術、外墻夾心保溫技術和建筑墻體自保溫技術,重點發展建筑墻體自保溫技術體系和模塊建筑節能技術體系。同時,積極推廣新型門窗節能技術,建筑工程門窗均采用斷熱鋁合金中空玻璃門窗、塑料中空玻璃門窗等節能門窗,禁止使用非節能門窗。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工程師在最新一期《小方法》雜志上刊發論文稱,他們開發出一款超輕太陽能電池,可快速方便地將任何表面變為電源。這款比人頭發絲還纖薄的太陽能電池黏附于一塊織物上,重量僅為傳統太陽能......
2022年中國航天大會正在海口舉行,中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在今天舉行的空間太陽能電站專業論壇上表示,中國空間站將為未來空間太陽能電站提供在軌技術驗證。楊宏介紹,當前中國空間站已完成三艙T字基本構型......
依托現有核科技工業體系,凝聚核工程領域具有專業經驗和技術基礎的相關研究單位和企業,逐步搭建聚變能的技術開發體系和工業體系,集中力量開展核聚變工程和技術攻關,再經過三十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到2050年左......
中新網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氣候政策研究論文指出,整合全球的太陽能電池供應鏈或能讓太陽能更便宜。該研究顯示,與限制外部太陽能電池(光伏組件)廠商供應的國有......
9月23日,歐盟將制定“能源系統數字化”計劃,并將于下周正式公布。該計劃將要求歐盟在2030年前在基礎設施方面投資5650億歐元(約合5560億美元),以實現其綠色計劃,并結束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資源昆蟲產品加工團隊以特色農產品(蜂花粉)為研究對象,基于多傳感技術,通過多參數在線監控和實時反饋系統,創制了一套真空管太陽能—電力聯合智能干燥裝備,可實現太陽能聯合干燥......
9月3日,由航空工業一飛院研制的“啟明星50”大型太陽能無人機在陜西榆林首飛成功。“啟明星50”大型太陽能無人機于17時50分起飛,空中飛行26分鐘,于18時16分平穩著陸,順利完成首飛任務,飛機狀態......
8月8日至14日,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SDC)決賽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舉行。來自天津大學、清華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等10個國家29所建筑名校組成的15支聯隊同場競技。天津大學聯隊(TeamTi......
從太陽輻射中獲取能量,并將其轉化為熱能加以利用,是應對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加快向可持續低碳世界過渡的前瞻性策略。太陽能選擇性吸收涂層作為光熱轉化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在太陽能光譜波段(0.3-2.5......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未來頗具應用潛力的光伏技術之一。中科院半導體所科研團隊通過引入少量氯化銣,同時實現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高光電轉換效率和高穩定性,研制出的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達到目前公開發表的世界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