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1-08 23:43 原文鏈接: 上頜中切牙與多生牙融合病例分析

    融合牙在乳恒牙均可發生,乳牙列的融合牙較恒牙列多見,恒牙多為多生牙和正常牙的融合。一般認為是牙齒發育時受壓力所致,也可以是人類的進化、基因突變、環境因素等原因所致。筆者在臨床發現1例曾被誤診為多生牙拔除后再植的融合牙病例,報告如下。

     

    1.病例報告

      

    患者,女,12歲。主訴:左上前牙咬物不適2周余。

      現病史:患者2年前在左上前牙區發現一錐形牙尖,于當地醫院診斷為“多生牙”拔除,拔除后發現多生牙與21牙相連,遂行“再植與8字結扎固定”,因固定不良致使牙齒松動不適,5d后在外地醫院拆除固定后行“鋼絲+樹脂夾板固定”,之后未行其他處理,2周前出現咬物不適,故來就診。

      

    檢查:恒牙列,21完全萌出,冠部形態異常,其唇側牙頸部可見一錐形牙尖,由牙頸部向切端延伸至冠中1/2處分離(圖1a),齦上融合線齲壞(圖1c),質軟,黃褐色,齦下融合線未齲壞,止于齦下約3mm,探(-),叩(+),冷熱(-),無明顯松動,軟垢(+),齦緣紅。

      1.png

    影像學檢查:(1)X線:多生牙與21影像重疊,21牙根較短,牙根長度約為11牙根長度的2/3,根端閉合,管腔狹窄,根管影像不清,根尖遠中側有透影區,邊界不清楚,其余部位牙周膜影像連續(圖2a);通過初尖銼X線片可看到根尖開口偏遠中(圖2b),與根尖遠中側透影區方向一致。(2)錐形束CT(CBCT):矢狀切面示根上1/3區多生牙根管影像與21根管影像僅相隔薄層牙本質,根下2/3區僅見單根管影像,根尖有骨質破壞影像(圖2c),根上1/3區水平切面示牙根外形不規則,向唇側遠中突出,兩根管間有不連續的牙本質層(圖2d),根中1/3區水平切面示牙根外形不規則,向唇側遠中突出,僅見單根管影像,管腔狹窄(圖2e)。

      2.png

    診斷:21與多生牙融合牙、根尖炎、齦緣炎。治療計劃:21恒牙根管治療術+多生牙齦上牙冠磨除后樹脂修復+流動樹脂封閉齦下融合線。治療過程:121排齦,開髓,有腐臭味,拔髓不成形,8#K銼疏通根管,測定工作長度,Protaper機用鎳鈦銼行根向下法預備根管,10g/L次氯酸鈉沖洗;2磨除多生牙齦上的冠部(圖1b),去除齦上融合線處腐質,10#K銼疏通牙尖磨除后的多生牙根管,根管末端有阻擋感,距管口約4mm,旋轉K 銼破除阻擋物后與21根管相通,并預備至25#K銼,用光滑髓針將流動樹脂導入以封閉管口下方的多生牙根管,21根管封藥;3唇側牙體預備,排齦器輔助下暴露全部齦下融合線,流動樹脂封閉齦下融合線,樹脂恢復牙冠外形(圖3a);43周后超聲震蕩儀蕩洗根管,試尖,熱牙膠充填(圖3b)。

     3.png

    2.討論

      

    本文報道的融合牙,其多生牙牙冠位于恒牙的唇側且恒牙在牙列中的排列位置正常,易與多生牙尖混淆。多生牙尖主要指牙齒除正常牙尖外,在冠部還存在一個或多個額外的牙尖,或指牙齒冠部本應無牙尖(指中切牙及側切牙),卻出現了一個或多個多生的牙尖。本病例中的多生牙有單獨的根管形態,而非簡單的髓角突入且牙根橫截面形態異常,向唇側遠中突出與多生牙牙冠突出方向一致、牙根體積增大,基于以上幾點,可以與多生牙尖相鑒別。

      

    本病例在最初時因忽略了多生牙與正常牙融合在一起的可能性,被誤診為獨立的多生牙而拔除。雖即刻再植,獲得了良好的牙周愈合,但牙髓根尖血管的斷裂,致使牙根發育完成后的根長不足,牙髓發生退行性變最終發展為根尖炎。根尖片及曲面斷層片是臨床最常用的輔助檢查手段,但均為二維圖像,存在重疊、失真等諸多缺陷,有時僅依靠二維圖像來判斷,可能會造成誤診的發生。CBCT可顯示目標牙水平、冠狀、矢狀切面以及三維重建的解剖結構,臨床上結合CBCT來明確診斷、了解融合牙的牙體、髓腔形態,可以為治療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據。

      

    目前,針對融合牙的處理方法有樹脂或冠修復改變牙外觀,牙半切術聯合正畸治療以及拔除等方式。本病例采用磨除后樹脂修復改變牙外觀的方式,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圖3c,3d)。因患者處于青春期,牙齦緣的位置還會隨牙齒的萌出不斷退縮,所以齦下融合線的處理,采用了排齦后流動樹脂封閉的方案,相對“翻瓣術下高度拋光齦下充填物”的方案,創傷小,但齦溝液的滲出可能影響粘接效果,齦下充填物脫落后可能引起齦緣炎的復發,需定期復查。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