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生態與健康高端對話”活動上,專家指出,我國屬于出生缺陷高發國家,大氣、水、重金屬等環境污染會加大孕婦流產、嬰幼兒患病風險。請關注――環境對嬰幼兒影響究竟有多大?
近日,“第24屆國際科學與和平周暨九三學社院士專家進校園――生態與健康高端對話”活動在清華大學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所長孟安明在活動上指出,我國屬于出生缺陷高發國家,大氣、水、重金屬等環境污染會加大孕婦流產、嬰幼兒患病風險。
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仍然偏高
據衛生部發布的《中國婦幼衛生事業發展報告2011年》顯示,據全國出生缺陷醫院監測數據(監測期限為妊娠滿28周至產后7天),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呈上升趨勢,由1996年的87.7萬,上升到2010年的149.9萬,增幅達70.9%。2010年,醫院監測的前五位出生缺陷種類是先天性心臟病32.7萬、多指(趾)16.4萬、總唇裂12.8萬、先天性腦積水6萬、神經管缺陷5.7萬,共占全部出生缺陷的49.1%。
“胚胎的正常發育往往受到嚴格的遺傳程序調控。也就是說,數千個基因控制著胚胎的發育。基因的表達產物控制著細胞的增殖、遷移、分化和存活等細胞行為,而基因必須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區域,以正確的量表達,才能實現胚胎的正常發育。出生缺陷源于胚胎發育異常。環境污染對胚胎和胎兒發育的影響尤為嚴重,大大超過了成人。”孟安明說,這是由于胚胎和胎兒發育涉及快速的細胞增殖、分化,加上自身保護體系還不完善,環境污染物可改變胚胎和胎兒的基因,或改變基因表達活性,從而導致其夭折或出生缺陷。
空氣污染增加孕婦早產等風險
目前,城市中的大氣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和生活廢氣、汽車尾氣、森林火災和戰爭等。其中,以含有二氧化硫為主的硫氧化物,以二氧化氮為主的氮氧化物,以二氧化碳為主的碳氧化物以及碳、氫結合的碳氫化物、多環芬烴等有機污染物;表現為含有粉塵、煙液滴、霧、降塵、飄塵、懸浮物等氣溶膠狀態的污染物存在于人們的身邊。
“空氣污染對孕婦和嬰幼兒健康危害非常明顯。”孟安明舉例說,對西班牙785位產婦的研究發現,在室外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高于46.2毫克/立方米,或苯濃度高于2.7毫克/立方米區域里的孕婦,其早產(孕期少于37周)風險顯著增高;而早產兒容易出現腦神經發育不良、學習記憶障礙、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慢性肺病、胃腸疾病等。而孕婦暴露在高濃度的多環芳烴環境中,可能引起胎兒細胞中的染色體畸變。
此外,如孕婦長期暴露在較高濃度的植物燃燒煙霧中,也可能導致早產、孩子出生重量低、頸動脈血管受損等;而嬰兒暴露在這樣的煙霧中,將增加患急促性嬰兒死亡綜合征、哮喘、肺感染、中耳感染、節段性腸炎、神經行為障礙等風險。
水污染等會引起流產和出生缺陷
除了大氣污染,水污染也是人們不可忽視的生態問題之一。目前,水污染主要來自于工業排污、農業生產污染物(農藥、化肥等)和生活垃圾等。被污染的水中含有重金屬、致癌致畸和無機化合物。
“農藥可導致胎兒畸形。”孟安明舉例說,在美國佛羅里達一塊番茄地里工作的三位婦女都生下先天缺陷孩子。那是由于她們的工作場地在番茄生長季噴了30多種化合物,其中至少包含了3種已知影響發育的劇毒農藥,即除草劑嗪草酮、除真菌劑代森錳鋅、殺蟲劑阿佛菌素。
“重金屬污染會引起流產和出生缺陷。”孟安明說,有資料顯示,在海灣戰爭中被嚴重轟炸的伊拉克中部城市Fallujah,流產和出生缺陷比例大幅上升,嬰兒頭發等組織中的鉛、汞、鈾含量大大高于未受戰爭影響的國家和地區。此外,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環境污染還有食品和藥物污染,這包括農藥殘留,毒奶粉、地溝油、毒豆芽、毒腐竹、毒臭豆腐、毒韭菜、毒饅頭等非法添加了所謂的“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含有毒的有機和無機化合物或生物活性物質,如激素和抗生素。“孕婦和嬰幼兒一旦食用上述食品,有可能患上造血功能障礙等多種疾病。”孟安明還舉例說,薩立多胺是上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廣泛使用的一種安眠藥、鎮定劑,數十個國家因孕婦服用該藥物導致數萬名殘疾兒童,后來被禁用;如果母親在妊娠期間酗酒會阻礙胎兒的發育和生長,造成獨特的臉部小斑,破壞神經元以及腦部結構,并引起體質、心智或行為等問題;人在兒童、少年期間,神經系統仍然在發育,因此,兒童和少年不可飲酒。
另外,如長期處在高強度的電磁場中,孕婦會增加流產的風險,嬰幼兒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智力的發育也可能受到影響。因此,孟安明建議,要重視環境保護、做到優生優育。“必須增強環保意識,發展科技。研發和使用降解有毒有害物技術、新型無害生物農藥,提高農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從而減少農藥和化肥的使用,提高產前遺傳檢測和診斷技術等;孕婦需重視自我健康保護,家長要重視嬰幼兒的健康發育生長。”
——專注于生命科學和環境科學交叉學科的前沿課題研究2023年5月23日,廣東珠海——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今日宣布與北京師范大學珠海校區合作共建前沿技術實驗室(下稱“實驗室”)。雙方將依托北......
——江桂斌:抓住機遇,共謀發展見證中國質譜40年成就導讀:2020-2023年中國質譜學術大會將于2023年6月9-13日在杭州舉辦,本次大會是中國質譜界的一次盛會,旨在促進學界團結進步、和諧發展、共......
根據瑞典哥德堡大學最近的一項研究,廢水中抗生素抗性進化的效力被大大低估了。該研究顯示,廢水具有獨特的特性,允許抗性基因開始從無害的細菌到導致疾病的細菌的旅程。早在人類利用抗生素作為藥物之前,微生物就已......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土壤和沉積物毒殺芬的測定氣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法》(HJ1290-2023),適用于土壤和沉積物中3種指示性毒殺芬同類物的測定,填補了土壤和沉積物中毒殺芬分析方法標準空白。在......
名稱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索引號000014672/2023-00128分類其他生態環境管理業務信息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3-05-16文號部令第30號主題詞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生態環境行政......
七國集團(G7)峰會即將在日本廣島舉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當地時間13日到廣島視察峰會準備情況,民眾當天在廣島舉行集會,強烈反對此次G7廣島峰會。當天,約200名日本民眾冒雨參加反對此次峰會的演講集會。......
常用的生物大氣治理技術主要有生物過濾、生物滴濾和生物洗滌3種。與其他有機廢氣處理技術相比,生物大氣治理技術具有安全性好、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對處理低濃度或生物可降解性強的有機廢氣效果較好。隨著我國工業的......
中國環境報報訊4月13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和《排污許可證質量核查技術規范》《排污單......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和信息化廳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著重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和信息化廳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著重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