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2-22 14:46 原文鏈接: 我所發表太陽能光催化電荷分離成像研究綜述文章

    近日,我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太陽能研究部(DNL16組)李燦院士、范峰滔研究員等發表太陽能光催化電荷分離成像研究綜述文章。

      利用太陽能生產清潔、高效、可持續的綠色能源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一種重要解決方案。光催化太陽能轉化可以直接通過分解水制綠色氫能,或將二氧化碳還原為液態燃料,是實現太陽能轉化的最理想途徑。迄今為止,提高光催化太陽能轉換效率方面仍然面臨著諸多挑戰。其中,微納米尺度的光生電荷分離是制約光催化太陽能轉換效率的關鍵因素。理解微觀電荷分離機制是提高光催化電荷分離效率、設計高效光催化劑的基礎。然而,由于電荷分離在微納米尺度的空間復雜性和表面電荷濃度低的限制,深入理解光催化電荷分離機制仍存在巨大挑戰。

      李燦和范峰滔等通過結合納米探針技術和調制的表面光電壓技術(SPV)發展了高靈敏的空間分辨表面光電壓技術(SRSPV),實現了對光催化劑顆粒和微納結構的可視化電荷分布成像,以及對微觀電荷分離驅動力的測量。本綜述中,該團隊系統總結了SRSPV技術在揭示光催化電荷分離機制研究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進展,深入討論了光催化電荷分離驅動力的本質來源,以及如何通過對光催劑的理性設計來實現高效的電荷分離,并對如何進一步發展時間分辨和原位在線電荷成像技術以更全面理解電荷分離機制進行了展望。

      李燦和范峰滔等長期致力于太陽能光、電催化光譜表征的前沿科學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特別是利用自主研發的空間分辨的表面光電壓顯微鏡對光催化劑表面光生電荷給出了可視化圖像,在國際上最早將其應用到微納尺度光催化材料電荷分離的成像研究(Angew. Chem. Int. Ed.,2015;Nano Letters,2017;Chem. Soc. Rev.,2018;Nature Energy,2018;Adv. Mater.,2020;Angew. Chem. Int. Ed.,2020;Natl. Sci. Rev.,2021)。近期,團隊進一步實現了液相反應條件下化學反應以及電荷轉移過程的微納米成像(Nano Letters,2021;J. Phys. Chem. Lett.,2021)。

      相關工作發表以“Unraveling Charge Separation Mechanisms in Photocatalyst Particles by Spatially Resolved Surface Photovoltage”為題,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該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我所DNL16組陳若天博士。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人工光合成”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以及中國科學院基礎研究領域優秀青年團隊等項目的資助。(文/圖 陳若天、范峰滔)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02/ange.202117567


    相關文章

    新系統用40%太陽熱量生產“綠氫”

    太陽能熱化學氫(STCH)完全依靠可再生太陽能驅動氫氣生產,得到的是沒有二氧化碳排放的“綠氫”。但現有STCH的效率有限,只有約7%的入射陽光用于制造氫氣。據發表于16日出版的《太陽能》雜志上的一篇論......

    美國發布《單光子源和探測器通用術語和指標》

    單光子的產生和檢測已經從實驗室研究逐步發展成為現代醫學、量子處理、制造等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單光子對于量子網絡、單細胞的成像和測量、加密的量子“密鑰”的分配以及納米粒子的尺寸測定都很重要。為促進對該領......

    “無鹽分析出的太陽能海水淡化速率”創新紀錄

    完全依靠自然光,一平方米大小的蒸發器每天能從海水中收集多少淡水——答案是23升,可滿足十余名成年人一天飲用所需。記者25日從東北大學獲悉,該校和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組成的團隊取得重大突破,創造了“無鹽......

    BCEIA2023光譜學主題分會:聚焦高靈敏光譜分析與成像

    2023年9月6-8日,第二十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簡稱BCEIA2023)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順義館)召開。大會同期設置了多個主題論壇以及電子顯微學與材料科學、質譜學、光譜學、色譜......

    大連化物所實現半導體光催化硼化反應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精細化工研究室有機硼化學與綠色氧化創新特區研究組研究員戴文團隊,在多相光催化硼化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團隊選用易于制備的硫化鎘納米片作為多相光催化劑,利用光生電子—空穴的......

    全國太陽能光化學與光催化會議召開

    近日,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內蒙古大學主辦,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協辦的第十七屆全國太陽能光化學與光催化學術會議在呼和浩特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燦、趙東元、趙進才、鄒志剛、楊金龍、孫立成,中國......

    全國太陽能光化學與光催化會議召開

    近日,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內蒙古大學主辦,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協辦的第十七屆全國太陽能光化學與光催化學術會議在呼和浩特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燦、趙東元、趙進才、鄒志剛、楊金龍、孫立成,中國......

    基于新型光譜成像技術的組織血氧成像儀獲NMPA認證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光所劉勇研究員、王貽坤研究員團隊研發的一款基于新型光譜成像技術的組織血氧檢測裝備,正式獲批醫療器械注冊證,這也是目前唯一獲得NMPA(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的血......

    一款光電化學電池將太陽能轉化為氫氣效率創新紀錄

    美國萊斯大學工程師將下一代鹵化物鈣鈦礦半導體與電催化劑相結合,研制出了一款耐用、成本效益高且可擴展的光電化學電池,其能以20.8%破紀錄的效率將太陽能轉化為氫氣。最新設備可作為一個化學反應平臺,利用太......

    光催化!西工大團隊Science

    北京時間2023年7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納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李炫華教授團隊在《科學》(Science)雜志在線發表題為《原位光催化增強熱氧化還原電池實現同時產電產氫》(Insituphoto......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