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全球第一張水稻全基因組育種芯片研制成功,首批32家“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獲頒許可證,標志著我國由種業大國向種業強國邁出堅實步伐。
“成功了,成功了!”今年4月,位于武漢光谷的中國種子集團生命科學中心,處處洋溢著喜悅的氣氛。由中種集團聯合華中農業大學、北京大學共同研制的全球第一張水稻全基因組育種芯片誕生了!有了它,水稻育種效率將從傳統的8―10年縮短為3―5年。
這是我國打造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體系取得的創新成果。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實施一年多以來,我國種業迎來發展的“春天”。未來3―5年,中國種業企業有望在世界種業前十強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商業化育種重點由企業承擔
對于執著了大半生的育種事業,閆永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干勁十足。作為河南金博士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他最引以自豪的,就是從今年開始,國家“玉米商業化育種技術集成”項目以金博士種業為主開展實施。
科技興農,良種先行。2012年,我國糧食總產喜獲“九連增”,高產優質品種的大面積推廣是關鍵。未來,種業仍是決定中國糧食產量的最大因素。但我國農作物種業進入市場只有10年時間,在全球一體化的浪潮下,近年來面對孟山都、杜邦先鋒、先正達等跨國種業巨頭的強勢競爭,民族種業壓力很大。
2011年4月,國務院出臺《意見》,明確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的核心產業,科研單位逐步退出商業化育種,重點開展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商業化育種重點由企業承擔,對“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予以重點支持,打造我國農作物種業的龍頭。
隨后,一系列推動種業發展的政策密集出臺。財政方面,面向企業的生物育種能力及產業化專項正在實施,今年投資3.4億元,著力提升品種培育與產業化能力。稅收和金融方面,減免育繁推一體化企業所得稅政策得到落實。行政許可管理方面,去年9月修訂的《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管理辦法》規定,對育種創新資金、硬件設施等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年多的時間里,種業發展勢頭之猛、投資積極性之高、兼并重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企業數量從8700家降到了6900家,32家企業于近日獲得了農業部頒發的首批“育繁推一體化”《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入選“國家隊”。
以市場為導向的商業化育種體系,讓科技真正長在企業里
300萬年薪外加若干股份,這是北京聯創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義波向老同學徐國平開出的條件。徐國平大學畢業后在美國學習、工作多年。“他在玉米生物技術和分子育種方面的經驗將把聯創的科研提升一個檔次。”同為育種家的王義波欽佩地說。
一年多來,種業界的大手筆投入不斷。一部分初具研發能力的種子企業更加意識到,不搞育種,不搞品種創新,就沒有前途。中國種子集團有限公司投入50億在武漢光谷建起生命科學中心;湖南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億構筑起自己的科學研究院;大北農集團投資1.2億元建起了生物技術中心……
科研院所和企業間的合作向縱深發展。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攜手8家玉米種子骨干企業在北京簽署協議,構建起“8+1”的科企合作模式,共同開展育種材料創制、育種技術創新及新品種聯合測試等合作。
商業化育種體系的建立,最關鍵的是育種導向和育種方式的轉變。“品種好不好,農民說了算!”湖南科裕隆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梅元說:“商業化育種的核心是以市場為導向。農業生產需要什么種子,企業就培育和生產什么種子。”
在育種方式上,企業也開始向工廠化育種轉變。北京奧瑞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庚辰感觸頗深:“育種可謂小概率事件,只有基數大了,新品種選育成功的機會才會增大。”據介紹,奧瑞金一年篩選1萬個自交系,5萬―6萬個品種組合,每年都能選育出30―50個品種進入區試。這么大的工作量,一般的科研院所是無法與之相比的。
從賣種子到送服務,為現代農業提供科技支撐
“加入隆平糧社后,用種安全有了保障,生產過程中還有技術指導,每畝能增收450元呢!”提起今年的收入,湖南省長沙市望城縣烏山鎮的農民何紅笑得合不攏嘴。
隆平高科副總裁彭光劍介紹說,隆平糧社是湖南省第一家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專業合作社,目前已發展了42家基層合作社。
袁隆平院士多次到基層社指導,他說:“隆平糧社是隆平高科連接農村和農戶的紐帶,讓我們推廣最新的科技成果更方便、更有利。”
在河南省周口市,種植周麥系列的農民有個特殊的“專家技術服務團”。說它特殊,是因為提供全套技術服務的是一家種子企業――河南天存種業。總經理李青竹說,最早探索服務轉型時,他們在全國15個縣市試點,每個村發展一個周麥科技示范戶。這些示范戶可以優先種植公司最新產品,公司在種植全生育期給予短信技術指導和免費藥物支持等。后來發現效果很好,示范戶創了高產,周麥的銷售額也提升了30%。
如今,越來越多的種子企業從單純的“賣種子”轉型為“服務提供商”,從推銷種子過渡到推廣高產栽培技術配套服務上來。
“政策的利好效應已經在各個方面初步顯現,今后的幾年會體現得更為充分和明顯。”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張世煌認為,對種業而言,現在是發展機遇難得的黃金期。
清明一過,73歲的山西翼城老農劉懷智從墻上取下一袋珍珠玉米“老種子”,又要開始播種了。產量不高,格外“嬌氣”,這把不起眼的小粒玉米,整個翼城只有他家還在種,卻讓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的科研人員如......
華中農業大學謝卡斌課題組開發出一套名為“FLASH”的基因編輯“流水線”,不僅優化了整個基因編輯流程,還可用來快速鑒別基因編輯材料的“身份”,幫助找出農作物中與抗病、抗逆、產量等重要農藝性狀相關的基因......
農業農村部2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副司長孫好勤在會上發布了10大農作物、10大畜禽、10大水產優異種質資源。農作物10大優異種質資源有:莊紅貢米、濮陽莛子麥、珍珠玉米、海蘿卜、芹......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復函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以下簡稱示范區),支持其建設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以下簡稱投資在線平臺),并提出相應要求。復函指出,建設高效便捷、互聯共享的示范區投資在線平......
據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官網消息,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一市三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制定印發了《長三角綠色認證一體化發展實施方案》。各市(區)市場監管局:為助力提升長三角地區生態綠色發展質量和效益,上海、江蘇......
12月1日,2020GCHERA世界農業獎在南京農業大學揭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帕梅拉·羅納德兩位科學家,憑借多年來在農業......
現代農業面臨著諸多困境與挑戰,現有的農作物栽培品種亟需改良與優化,以應對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以及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相比于傳統育種,來自于原核生物的CRISPR-Cas系統可以準確、高效、可編程地對農作......
全國農技中心日前發布第一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縣”名單,將加快整縣制推進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助推農產品生產提質增效,促進種植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圖片來源于網絡這是記者25日從農業農村部全......
二氧化硫作為產生酸雨的主要氣體,對我們生活產生的影響很大。它不僅嚴重污染了環境,還影響了人們的健康。所以在進行火力發電時應當采用脫硫技術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在火電廠發電過程中產生的煙氣,有氮氧化物,我......
隨著污水處理工藝的不斷進步,醫院逐漸引用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相比傳統當系統第一次啟動或長期停運后的重新啟動,必須檢查:1、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整體檢查1)所有手動閥門是否在正確的位置上。2)各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