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3-08 15:41 原文鏈接: 一例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病例分析

    簡要病史


    43歲男性,以“右面部發麻伴頭暈20余天,頭痛2天”為主訴入院。20余天前患者被電焊光閃眼后出現右側面部發麻,至當地診所按“感冒”處理,2天后出現頭暈,表現為視物旋轉、不敢睜眼,伴呃逆、惡心、非噴射性嘔吐,嘔吐物為胃內容物,無發熱、視物重影、肢體麻木無力,就診于當地醫院,予以口服藥物(具體不詳)治療后無好轉,遂轉院就診。


    轉院后,患者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未見明顯異常,頭顱MRI示:腦干病變。按“腦炎”予以激素、抗病毒、改善循環、止暈、護胃等治療半個月后復查頭MRI病灶較入院時病變范圍減小,癥狀減輕后出院。


    患者本次入院2天前開始出現右側頭痛,呈陣發性針刺樣疼痛,伴雙下肢麻木、發涼、無力,自覺頭暈、惡心加重,為求進一步診治入院。


    入院查體


    意識清楚,言語流利,高級智能活動正常,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3 mm,對光反射靈敏,眼球運動充分,雙眼可見水平及垂直眼震,余腦神經體檢未見明顯異常,四肢肌張力正常,雙上肢肌力Ⅴ級,雙下肢肌力Ⅳ級,雙上肢腱反射(++),雙下肢腱反射(+),雙手快速輪替試驗正常,雙手指鼻快準,雙下肢膝上10 cm以下感覺倒錯,深感覺正常,雙側霍夫曼征(-),巴賓斯基征(-),余體檢欠配合。


    輔助檢查


    血尿便三大常規、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凝血功能、肝腎功能、電解質、血脂、甲狀腺功能及甲狀腺抗體、風濕免疫全套無明顯異常。


    腦脊液:常規、生化、細胞未見異常,IgG指數0.82(正常值0.3~0.7),寡克隆區帶(-),腦脊液AQP4抗體陽性(細胞免疫熒光法)。


    頭顱、頸椎MRI:見圖1。


    圖1  患者頭顱、頸椎MRI檢查


    肌電圖示:左腓腸肌神經源性改變,左腓腸神經末梢感覺傳導速度減慢,左正中神經F波出現率異常,潛伏時未見異常;運動誘發電位示左下肢錐體束傳導未見異常,脊髓刺激周圍段傳導延遲;體感誘發電位示左下肢深感覺傳導路P40未引出;視覺誘發電位示雙眼P100未引出。



    根據以上資料,本例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下一步應當如何治療?

    歡迎大家參與討論,分析有理有據者將有積分獎勵哦!






    影像分析


    圖A、B:橫截面延髓內可見斑片狀長T1、長T2信號影;

    圖C:矢狀面延髓與頸髓交界處可見T2高信號影。


    診斷: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MOSD)


    治療及隨訪


    予以大劑量甲潑尼龍沖擊治療后,階梯式減為口服潑尼松并加用硫唑嘌呤,患者頭暈、呃逆癥狀及下肢麻木無力癥狀明顯好轉后出院。隨訪至今未再復發。


    討論


    2015年國際NMO診斷小組對NMOSD的診斷標準進行修訂,并根據血清學檢測(是否有AQP4-IgG)進一步分類。


    對于AQP4-IgG陽性的NMOSD,核心臨床特征是有視神經、脊髓、極后區、腦干其他部位或大腦相關的臨床表現或MRI表現。對AQP4-IgG陰性或無法行血清學檢測的NMOSD診斷,則需要更為嚴格的臨床標準及神經影像學表現。此外,還提出了兒童NMOSD的診斷標準,以及單相NMOSD、視神經脊髓型多發性硬化的概念。成人NMOSD診斷標準見表1。


    NMOSD: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AQP4-IgG:水通道蛋白4抗體;LETM:長節段橫貫性脊髓炎


    核心臨床癥狀:

    ①視神經炎;

    ②急性脊髓炎;

    ③極后區綜合征:無其他原因能解釋的發作性呃逆、惡心、嘔吐;

    ④其他腦干綜合征;

    ⑤癥狀性發作性睡病、間腦綜合征,頭顱MRI有特征性NMOSD間腦病變;

    ⑥大腦綜合征伴NMOSD特征性MRI征象。


    AQP4-IgG(-)或未知情況下NMOSD所需附加的MRI表現:

    ①急性視神經炎:顱內MRI未見明顯異常或僅有非特異白質病灶,或者T2高信號病灶或T1對比增強病灶累及≥1/2視神經長度或累及視交叉;

    ②急性脊髓炎:髓內病灶累及≥3個連續椎體節段,或有脊髓炎病史的患者相應脊髓萎縮≥3個連續椎體節段;

    ③極后區綜合征:延髓背側或極后區病灶;

    ④急性腦干綜合征:相應的室管膜周圍腦干病灶。



    本例患者中年男性,急性起病,主要表現為頭暈、視物旋轉、呃逆(極后區綜合征),雙下肢無力、腱反射降低、淺感覺異常(累及周圍神經)。患者AQP4-IgG(+),其臨床表現符合極后區綜合征及急性腦干綜合征。輔助檢查提示視神經及延髓受損,頭部MRI不符合多發性硬化的診斷標準,因此可確診為NMOSD。


    該患者腦脊液檢查AQP4-IgG陽性,AQP4-IgG陽性的NMOSD患者常合并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類風濕關節炎等非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病,以及甲狀腺相關疾病、重癥肌無力等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病。


    該患者肌電圖檢查結果示左下肢周圍神經運動、深淺感覺傳導延遲,結合患者雙下肢無力、腱反射降低、淺感覺異常,提示該患者存在明顯的周圍神經損傷,但患者既往無關節腫痛等病史,風濕免疫全套也無明顯異常,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周圍神經損傷可能,胸腰椎MRI檢查排除了胸腰椎引起周圍神經病變可能,考慮NMOSD合并周圍神經損害。


    除了在中樞神經系統有表達外,近期研究發現AQP4同樣少量表達于腸黏膜下神經叢、三叉神經節、犁鼻器感覺神經元等周圍神經系統,該患者周圍神經癥狀主要表現為淺感覺的感覺倒錯,故我們推測AQP4-IgG介導的體液免疫損傷同樣可能累及周圍神經系統,從而引起周圍神經病變。對于NMOSD患者,尤其是AQP4抗體陽性者應注意篩查是否伴隨其他系統損害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腫瘤等,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及早治療。


    目前NMOSD的治療尚無可參考的指南,多數學者建議參考NMO的治療原則,因其發展為NMD的風險較高。尤其血清AQP4-IgG陽性的NMOSD患者更易復發,并最終發展為NMO。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