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素即 吲哚乙酸,分子式為C 10H 9NO 2,是最早發現的促進植物生長的激素。英文來源于希臘文auxein(生長)。 [3] 吲哚乙酸的純品為白色結晶,難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乙醚等有機溶劑。在光下易被氧化而變為玫瑰紅色,生理活性也降低。植物體內的吲哚乙酸有呈自由狀態的,也有呈結合(被束縛)狀態的。后者多是酯的或肽的復合物。植物體內自由態吲哚乙酸的含量很低,每千克 鮮重約為1-100微克,因存在部位及組織種類而異,生長旺盛的組織或器官如生長點、花粉中的含量較多。
從色氨酸開始,其途徑有5個。植物生長素存在于西葫蘆中,存在于某些十字花科植物中,存在于番茄中。生長素的降解,最明顯的是在光下很容易發生光氧化而被破壞。 湯玉瑋和J.邦納于1947年發現植物組織中有些氧化酶能降解 吲哚乙酸,稱為 吲哚乙酸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