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靶向治療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該位點可以是腫瘤細胞內部的一個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個基因片段),來設計相應的治療藥物,藥物進入體內會特異地選擇致癌位點來相結合發生作用,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療又被稱為“生物導彈”。根據藥物的作用靶點和性質,可將主要分子靶向治療的藥物分為以下幾類:
⒈小分子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如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易瑞沙);埃羅替尼(Erlotinib,Tarceva);
⒉抗EGFR的單抗,如西妥昔單抗(Cetuximab,Erbitux);
⒊抗HER-2的單抗,如赫賽汀(Trastuzumab,Herceptin);
⒋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如伊馬替尼(Imatinib);
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抑制劑,如Bevacizumab(Avastin);
⒍抗CD20的單抗,如利妥昔單抗(Rituximab);
⒎IGFR-1激酶抑制劑,如NVP-AEW541;
⒏mTOR激酶抑制劑,如CCI-779;
⒐泛素-蛋白酶體抑制劑,如Bortezomib;
⒑其他,如Aurora激酶抑制劑,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抑制劑等。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王福教授團隊在《配位化學評論》期刊上發表了題為《內源性分子靶向的熒光探針用于鐵死亡可視化:目前的進展和未來展望》的綜述論文。醫學部基礎醫學院青年教師舒文杰和醫學部大三......
水結冰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在相對較高的過冷度下,能夠促進水相變的物質被稱為冰晶成核劑。冰晶成核劑在氣候調節(如人工降雪)、農業發展(促凍殺蟲)、制冷(提高相變點以促進節能)、生物醫學(強化殺傷作......
記者從近日在滬舉行的CSCO(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會)腫瘤新進展治療論壇上獲悉,今后腫瘤治療將依靠分子靶向治療的“精確制導”和較輕的毒性,實現將惡性腫瘤轉變為慢性病治療的目標,使更多患者能夠“帶瘤......
2月21日,Cell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季紅斌研究組與復旦大學腫瘤醫院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IdentificationofRETgenefusionbyexonar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