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3-15 17:12 原文鏈接: 大劑量口服鹽酸羥考酮治療癌性疼痛病例報告

    羥考酮為半合成的蒂巴因衍生物,經細胞色素酶P4502D6轉換成羥嗎啡酮(μ受體激動劑)和去甲羥考酮(無活性的代謝產物)。本文分析了1例癌痛患者給予大劑量鹽酸羥考酮緩釋片的滴定過程,評估了劑量效應關系。

     

    病歷資料

     

    患者,男,42歲。以“左股骨滑膜肉瘤術后4年余,左腹股溝疼痛1個月,咳嗽5d”為主訴于2013年1月首次入院。自訴:2008年9月因無意中發現左側股骨中段雞蛋大小腫塊,就診于南陽市某醫院,穿刺活檢病理提示“左股骨滑膜肉瘤”,遂行“左股骨滑膜肉瘤根治術”,術后病理與術前吻合,術后輔助局部放射治療1個療程(2008年10-12月,總劑量30Gy)。

     

    2011年7月左側腹股溝區發現約50px×50px的腫塊,質韌、半固定、伴間斷鈍痛,無放射痛,不影響睡眠,遂前往北京某醫院行CT檢查發現“腹股溝淋巴結及肺轉移”,遂行化療12個周期(具體用藥不詳),2012年9月結束。2012年10月在武警某醫院復查PET-CT療效評價提示:部分緩解;遂開始行γ刀11次(腹股溝淋巴結區),治療期間出現左側腹股溝持續性鈍痛,無放射痛,夜間較重,影響睡眠,1個月前疼痛進行性加重,數字疼痛分級法(NRS)評分:10分,自行口服“氨酚羥考酮片10粒/次(復方制劑,其組分:每片含羥考酮5mg;對乙酰氨基酚325mg),8次/d”,疼痛控制不佳,近5d來出現咳嗽,咳咖啡色黏液痰。

     

    體格檢查:數字疼痛分級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評分:10分;卡氏(Karnofsky,KPS)評分:60分。消瘦,左側腹股溝區可觸及一大小75px×100px的腫大淋巴結,表面光滑,邊界尚清晰,質韌,有壓痛,余表淺淋巴結未觸及腫大。雙肺呼吸音粗,雙肺可聞及濕性啰音。腹部平軟,肝脾肋弓下未觸及,全腹無壓痛及反跳痛,左側下肢重度水腫,左側腹股溝區皮膚潰爛約25px×75px,左下肢遠端外側可見約375px×125px皮下出血,肌力Ⅳ級,活動部分受限,雙側足背動脈搏動正常。

     

    入院后行胸部及下腹部CT平掃+增強檢查示:雙肺多發轉移瘤;盆腔左側見大小約130px×114.99999999999999px的軟組織塊影,形態欠規則,增強后不均勻強化,靜脈期左側髂靜脈受壓,左側腹股溝區見多個結節狀軟組織密度影,形態欠規則,增加掃描輕度強化,最大者直徑約75px,左下肢明顯腫脹;提示:①左側腹股溝區滑膜肉瘤治療后改變;②盆腔左側占位,左腹股溝區淋巴結腫大;③左下肢水腫。

     

    入院診斷:左股骨滑膜肉瘤術后Ⅳ期(左側腹股溝淋巴結、肺轉移)。患者疼痛評估:左側腹股溝鈍痛,無放射痛,呈持續性,時有爆發痛。嚴重影響患者飲食及睡眠,使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評價患者的疼痛性質為混合性,即盆腔轉移致內臟痛、左股骨炎性骨痛、轉移瘤壓迫盆腔神經致神經病理性疼痛,疼痛程度重度,NRS評分10分。

     

    入院前用藥:自行口服“泰勒寧(氨酚羥考酮片)10粒/次,8次/d”1個月。疼痛控制不佳,嚴重影響睡眠。泰勒寧(鹽酸羥考酮5mg,對乙酰氨基酚325mg)。患者屬于阿片耐受(羥考酮≥30mg/d,>1周),且已超劑量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劑量換算:泰勒寧(鹽酸羥考酮5mg,對乙酰氨基酚325mg):其中對乙酰氨基酚325mg=口服嗎啡3.25mg=口服鹽酸羥考酮1.625mg。泰勒寧1片=口服鹽酸羥考酮5mg+1.625mg=口服鹽酸羥考酮6.625mg。每天10×8=80片泰勒寧=6.625×80=530mg鹽酸羥考酮。合計:入院前每天止痛藥總量相當于口服鹽酸羥考酮530mg。選擇起始劑量:阿片耐受者起始劑量為每天總量的110%~120%。

     

    要兼顧年齡、肝腎功能、體能狀態、既往治療的效果等因素。在患者入院后換用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止痛,主要考慮該藥在鎮痛效果及劑型上都有優勢。具體劑量換算:

     

    ①第1天:鹽酸羥考酮(Oxycodone hydrochloride)280mg,12h1次,NRS評分8分,期間有4次爆發痛,每次解救用藥,即嗎啡針劑30mg皮下注射。(解救量=前24h用藥總量的10%~20%。解救量=530mg×(10%~20%)=60mg羥考酮=90mg口服嗎啡=30mg嗎啡針劑)。

     

    ②第2天:總固定量=前日總固定量+前日總解救量,前日總固定量280mg×2=560mg羥考酮,前日總解救量=120mg嗎啡針=360mg嗎啡片=240mg羥考酮,第2天總固定量=560mg+240mg=800mg(羥考酮)。即鹽酸羥考酮400mg,每12h1次口服,加用輔助藥物-口服塞來西布200mg,2次/d,患者未再出現爆發痛,睡眠質量較前好轉。NRS評分6分。

     

    ③第3天:患者疼痛NRS評分5分。根據劑量滴定增加幅度參考標準。中度疼痛劑量滴定增加25%~50%,400mg×[1+(25%~50%)]=500~600mg,根據患者體質及病情選取,鹽酸羥考酮560mg,每12h1次口服。患者規范口服止痛藥物及聯合非甾體類抗炎藥后疼痛明顯緩解。

     

    ④第4天:鹽酸羥考酮560mg,每12h1次,塞來西布200mg,2次/d。止痛效果理想,飲食睡眠佳,NRS評分<3分。

     

    ⑤第5天:治療不變。止痛效果理想,NRS評分<3分。KPS70分。維持原止痛方案至第10天。患者因呼吸衰竭轉入RICU繼續治療,15d后病情好轉,后轉回普通病房繼續原止痛方案及姑息支持治療,見圖1。

     

    患者在鎮痛治療的同時給予口服甲氧氯普安、麻仁潤腸丸等藥物,未出現惡心、嘔吐、嗜睡、便秘等不良反應。

     

    討論

     

    此患者在羥考酮增量時有明確的量效關系,這是增量的主要依據。查閱國內外應用大劑量及超大劑量阿片藥物(大劑量阿片藥物,即口服嗎啡等效劑量≥300mg/d,超大劑量阿片藥物,即口服嗎啡等效劑量≥500mg/d)相關文獻,國內外有類似報道的目前應用最大劑量阿片藥物1200mg,本例接近目前最大劑量,阿片類藥物無劑量限制主要指無劑量限制性毒性,本例患者就是例證,止痛期間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此外本例病例入院前口服止痛藥物為復合制劑,劑量轉換方面需全面考慮。

     

    總結不足之處在于,對于炎性骨痛治療不足,應考慮患者入院前已超劑量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擔心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應,入院后未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這是今后需要討論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