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壁檢查介紹:
胸壁檢查是胸部檢查中重點的一項檢查,一般包括營養狀態、皮膚、淋巴結和骨骼肌發育等,此外重點檢查靜脈、皮下氣腫、胸壁壓痛、肋間隙等。
胸壁檢查正常值:
正常人胸壁無明顯靜脈可見,無皮下氣腫,胸壁無壓痛,肋間隙無膨隆。
胸壁檢查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當上腔靜脈或下腔靜脈血流受阻后建立起側支循環時,可見胸壁靜脈充盈或曲張。肺、氣管或胸膜受損或發生病變后氣體逸出存積于皮下組織稱為皮下氣腫。患有肋間神經炎、肋軟骨炎、軟組織炎癥、皮肌炎、外傷及肋骨骨折等疾患時,局部可有壓痛。白血病患者可有胸骨壓痛。肋間隙膨隆見于大量胸腔積液、氣胸及嚴重肺氣腫患者。
需要檢查的人群:有白血病,氣胸,嚴重肺氣腫,皮下氣腫等人群。
胸壁檢查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無
檢查前禁忌:休息不良,飲食不當,過度疲勞。
檢查時要求:積極配合醫生的工作。
(1) 檢查前應向被檢查者說明此項檢查的目的和要領,取得相互之間的配合
(2) 被檢查者應盡量裸露腰以上的胸部,檢查時可取坐位或仰臥位
(3) 檢查者的手掌應平貼于檢查部位,手掌與胸壁之間不應有空隙
(4) 檢查部位在胸壁兩側腋下部。
胸壁檢查檢查過程:
(1) 靜脈
正常人胸壁無明顯靜脈可見。當上腔靜脈或下腔靜脈血流受阻后建立起側支循環時,可見胸壁靜脈充盈或曲張。上腔靜脈阻塞時,靜脈血流方向為自上而下;下腔靜脈阻塞時,血流方向為自下而上。
(2) 皮下氣腫
肺、氣管或胸膜受損或發生病變后氣體逸出存積于皮下組織稱為皮下氣腫。此時用手指按壓皮膚,可出現捻發感或握雪感。用聽診器按壓皮下氣腫部位時,可聽到類似捻發音,即皮下氣腫捻發音。常見于胸腔穿刺后、外傷等,偶見于產氣桿菌感染。嚴重者氣體可由胸壁皮下向頸部、腋部或其他部位蔓延。
(3) 胸壁壓痛
正常人胸壁無壓痛,但在患有肋間神經炎、肋軟骨炎、軟組織炎癥、皮肌炎、外傷及肋骨骨折等疾患時,局部可有壓痛。白血病患者可有胸骨壓痛。
(4) 肋間隙
注意肋間隙有無凹陷或膨隆。吸氣時肋間隙凹陷提示呼吸道阻塞,氣體不能順利進入肺內。肋間隙膨隆見于大量胸腔積液、氣胸及嚴重肺氣腫患者。
相關疾病
皮肌炎,肺氣腫
相關癥狀
胸膺脹滿,左胸痛,右胸痛,多根肋骨骨折,氣胸,胸腔積液,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