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12-27 16:50 原文鏈接: 2013電力供需總體平衡用電量或達5.3萬億千瓦

    2013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

      國網能源研究院電力供需分析預測課題組

      2012年以來,在國際經濟低迷和國內宏觀調控的共同作用下,我國電力需求增長趨緩,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

      2013年全國電力需求增速將有何變化?電力供需形勢如何?在國家電網公司發展策劃部的組織下,國網能源研究院電力供需分析預測課題組對2013年全國電力供需形勢進行了分析。

      2012年電力供需形勢回顧

      電力消費特點

      全社會用電增速總體呈趨穩態勢。

      1~11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52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增速同比回落6.8個百分點。從逐月來看,前9個月,受經濟放緩影響,電力需求增速呈回落態勢;10、11月份,受經濟企穩和上年基數偏低的影響,當月用電增速回升到6.1%和7.6%。

      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保持快速增長,第一、二產業用電增速大幅回落。

      1~11月,受工業增長放緩影響,用電占比達到73.7%的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5%,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僅為51%;而第三產業和居民用電增速分別達到11.2%和10.6%,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合計達到49%。

      高耗能行業用電增速大幅回落。受產能過剩和國際國內需求回落影響,1~11月,全國高耗能行業合計用電量14289億千瓦時,同比僅增長2.1%,增速同比大幅回落10.6個百分點。其中,受房地產調控、高鐵投資下降和歐美對我國光伏企業雙反調查等影響,黑色金屬行業用電下降4.4%,建材行業用電增長0.2%。化工和有色行業用電保持平穩增長,分別增長7.9%和7.6%。

      西部地區用電增速最快,東部地區用電增速企穩。1~11月,西部地區用電累計增長8.0%,其次是中部地區用電增長4.9%;東部地區用電增長4.3%;東北地區僅增長1.6%,仍是增長最慢的地區。

      從10、11月份用電數據看,反映經濟運行啟穩的跡象明顯。目前驅動經濟增長的深層次因素尚無明顯改觀,經濟企穩的基礎尚不牢固,但是隨著政策效應逐漸顯現,宏觀經濟運行出現積極信號。預計2012年全年電量將達到5萬億千瓦時左右,同比增長5.5%左右。

      電力供應情況電力投資有所下降,火電新增容量大幅 下降。1~11月,全國電源投資3021億元,同比下降2.3%;其中火電投資794億元,下降13.2%。新增6000千瓦級以上裝機容量5730萬千瓦,同比下降13.5%。其中水電新增1312萬千瓦,同比增長27.6%;火電新增3558萬千瓦,同比下降22.1%;風電新增822萬千瓦,同比下降5.6%。預計全年新增裝機容量7592萬千瓦,2012年底全國裝機容量將達到11.3億千瓦左右。

      水電發電量快速增長,火電發電量低速增長。1~11月,全國發電量4384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4%;其中水電707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6.7%;火電3429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1%。預計2012年全國發電量達到4.9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3%;其中火電發電量達到3.9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左右。

      電力供需形勢

      2012年以來,由于用電需求增長趨緩,大部分地區未出現長時間高溫高濕天氣,同時水電出力快速增加,電煤供應狀況明顯好于上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穩,其中華北、華東、華中電力供需平衡,西北、東北電力供應有富余,僅南方電網上半年受干旱影響電力供需形勢偏緊,最大電力缺口達到653萬千瓦。

      預計2012年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4585小時,同比下降146小時;其中水電3453小時,同比上升424小時;火電5067小時,同比下降227小時。

      由于來水情況較好,加上電力需求疲軟,預計今冬明春全國電力供需平衡。華北、華東、南方電網電力供需平衡,東北、西北和華中電網電力供需平衡有余。其中東北電網由于裝機容量較大,而且核電機組在年底的投運將進一步加劇東北電力富余程度。進入冬季以后,為保障熱力機組正常運行,煤電機組需要壓到最小出力運行,并加大向華北送電力度,東北地區風電棄風現象將不可避免。

      2013年電力供需形勢展望

      電力需求預測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隨著各項宏觀調控措施實施效果的顯現,“十二五”規劃中的重點建設項目陸續開工,以及提振消費政策的落實,投資和消費有望保持較快增長;受國際經濟復蘇緩慢以及不確定性加大等因素影響,我國出口增速將不會有明顯好轉。綜合分析,2013年我國經濟增速將略有上升,但幅度不會很大,預計全年GDP增速為7.6%~8.3%。受經濟穩中求進、產業結構調整以及房地產調控不放松等因素影響,高耗能行業用電增速不會大幅提高;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全國電力需求增速也將比2012年有所提高。預計2013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5.3~5.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0~9.0%。

      電力供應預測

      (1)裝機

      考慮退役及關停小火電,預計2013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總規模約7900萬千瓦。其中,水電、火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分別新增容量1982、 3538、536、1570和281萬千瓦。預計2013年底全國裝機容量將達到12.1億千瓦左右。其中,水電、火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分別占全國總裝機的21.9%、69.4%、1.6%、6.4%和0.7%。火電裝機比重自1985年以來首次低于70%。

      (2)電網建設

      2012年5月,哈密南-鄭州±8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工程開工建設,預計2013年底雙極低端投運;2012年8月,云南糯扎渡電站500 千伏交流送出工程投運;2012年10月底,東北、華北第二通道建成,將增加跨區輸送容量150萬千瓦;2012年年底,錦屏-蘇南±800千伏特高壓工程建成,送電能力將達到720萬千瓦。

      電力供需形勢預測

      2013年,預計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若夏季出現持續高溫干旱天氣,則華北、華東電網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供需偏緊,需要加大跨區支援力度,預計全年火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分別達到5740和5640小時;若不出現大范圍干旱氣候,華中、南方電網電力供需平衡,火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分別達到4400 和4900小時;東北、西北電網電力供應富余,火電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分別達到4100和5600小時。預計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將達到4716小時,同比上升131小時;其中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將達到5149小時,同比上升82小時。

      各省級電網中,京津唐、河北南、浙江和重慶電網可能會出現電力供需偏緊。遼寧、福建由于核電機組的投運,電力富余。

      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合理優化電源裝機結構與布局,提升發電供應能力

      近年來,發電裝機新增容量有所下降,電源結構持續優化,可再生能源發電比重明顯提高。隨著火電比重下降以及風電等可再生能源比重的提高,使得單位千瓦新增機組的發電能力下降,另外部分地區如東北地區發電裝機大量富余,發電機組利用效率低。

      建議一是加快清潔煤電的建設,保持合理的煤電在建規模,確保電力供應。二是優化調整建設時序,在東北等電力富余地區可暫緩或少批電源項目。

      積極引導,規范有序發展新能源發電新能源發電的快速增長,有利于“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促進我國能源結構進一步優化。但受新能源發電特性與負荷特性不匹配的制約,新能源大規模甚至無序發展將給消納帶來更大壓力。

      建議一是加強新能源與電網、與調峰電源的統一規劃,建立新能源與電網工程同步規劃、同步投產的有效機制。二是加快風能豐富區域跨區外送通道建設,擴大新能源消納范圍。三是加快抽水蓄能等調節電源建設,提高系統調峰能力,改善系統經濟性。四是完善配套政策,出臺風電基地配套跨區消納電價機制,適當提高風電接網費用的補貼標準,健全用戶側峰谷電價政策,完善輔助服務管理辦法,建立抽水蓄能電站合理的成本回收機制。

      加快電網建設,逐步解決電網兩頭薄弱問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優質、清潔、安全、可靠的電力保障,電網建設任務依然十分艱巨。此外,《全國農村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加強農村電力建設,解決農村無電人口用電問題,也需要加大電網投入。

      建議一是將特高壓電網規劃納入國家“十二五”電網專項規劃,加快特高壓交直流工程核準和建設進度,盡快建成“三華”特高壓同步電網和“兩縱兩橫”骨干網架,提高資源更大范圍優化配置能力。二是著力解決配電網薄弱問題。加大對農村和中西部地區扶持力度,繼續實施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加快解決無電人口用電、縣域電網與主網聯接薄弱和農網 “低電壓”問題。加快推進重點城市核心區配電網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高供電質量和可靠性。

      三是加快電網智能化建設,適應分布式電源、微電網和各類新型負荷發展,滿足多元化用電需求和新能源靈活高效接入。

      多措并舉,為實現電煤價格并軌創造條件

      2012年以來煤價下降為電煤價格并軌創造了條件。國家出臺了實施電煤價格并軌的指導意見,為理順煤電關系、推進煤炭市場化以及建立電煤長期合同奠定基礎。

      建議一是適當上調部分煤電聯動差價來彌補歷史欠賬。二是在鐵路運輸制約未解除前,將所有電煤重點合同和大部分市場煤合同轉為中長期合同,其電煤運輸全部列入國家重點運輸計劃,鐵路部門優先調度安排電煤運輸。三是加快形成客觀反映國內實際的到廠煤炭價格指數,完善和及時實施煤炭價格、發電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同時聯動的煤電聯動政策。四是加快推進流通領域體制改革,取締不合理的中間環節收費,由中央統一規范省級政府隨煤炭征收基金的標準,取消產煤省份的涉煤基金、煤炭出省費等不合理收費。

    相關文章

    2022花城院士科技峰會聚焦能源、電力等領域

    9月23日,2022年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暨第四屆能源、電力與電網國際學術會議在廣州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行。廣州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張勇,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李衛青,大會主席、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朱繼忠......

    在國家電網持續支援下四川電網恢復電力供應

    8月30日深夜,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發布消息稱,該省全部大工業、一般工商業已恢復正常供電,由極端高溫引起的四川地區電力供應緊張情況有效緩解,電力供應平穩有序。國網四川電力提供的數據顯示,隨氣溫的下降,四......

    應對不穩定氣候的變化,電網擴容可提前布局

    8月15日,四川省發布相關文件稱,即日起至20日取消主動錯避峰需求響應,在全省(除攀枝花、涼山)的19個市(州)擴大工業企業讓電于民實施范圍,對四川電網有序用電方案中所有工業電力用戶(含白名單重點保障......

    新型電力系統中,電力系統將逐漸趨近能源系統

    7月5日,加速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研討會在京召開,會上發布了《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內涵與展望》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展望》報告)。會議由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和綠色......

    單浮體氣動式波浪能發電技術取得新進展

    單浮體氣動式波浪能發電模型。鄭望舒供圖1月2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獲悉,在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自航單浮體氣動式波浪能高效轉換機理研究及驗證”的支持下,該......

    我國電力行業碳排放有望于2025年達峰

    12月16日,由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氣候變化與能源轉型項目和華北電力大學碳中和協同創新中心主辦、綠色創新發展中心和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協辦的“加速電力部門碳達峰,實現新能源跨越式發展”研討......

    世界最大規模新能源分布式調相機群落地青海

    據中國國家電網(以下簡稱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9日消息,11月8日,在青海海南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首批11臺新能源分布式調相機全部投入使用,標志著世界最大規模的新能源分布式調相機群正式形成,可帶動當地......

    國家電網經營區電力供需恢復常態

    針對一個時期以來電力供需偏緊狀況,居于焦點位置的國家電網有限公司7日回應稱,經綜合施策,發、供、用多向發力,目前其經營區域電力供需形勢恢復常態,保供電保民生取得階段性成效。除個別省份、局部時段對高耗能......

    中國低碳能源轉型:多元提升電路系統靈活性

    圖片來自互聯網當前,中國以煤電為主的電力系統靈活性調節能力欠缺、電網調度運行方式較為僵化,已成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網消納的掣肘。2016至2018年間,中國棄風、棄光電量共計1389億千瓦時,相當于3......

    韓朔:隨共和國一路走來的電力“工匠”

    暮春,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一位百歲研究員駕鶴西去。讓我們共同追憶這位隨共和國一路走來的電力“工匠”——韓朔。他出生于1918年,命運亦如他出生的年份一樣,風雨飄搖。因求學、工作飽受戰亂的時局影響,他輾......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