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細胞因子受體cDNA序列以及受體胞膜外區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和結構性,可將細胞因子受體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造血細胞因子受體超家族、神經生長因子受體超家族和趨化因子受體。此外,還有些細胞因子受體的結構尚未完全搞清,如IL-10R、IL-12R等;有的細胞因子受體結構雖已搞清,但尚未歸類,如IL-2Rα鏈(CD25)。 (一)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該家族成員胞膜外部分均具有一個或數個免疫球蛋白(Ig)樣結構。已知,屬于IGSF成員的細胞因子受體的IL-1RtI(CD121a)、IL-1RtⅡ(CD121b)、IL-6Rα鏈(CD126)、gp130(CDw130)、G-CSFR、M-CSFR(CD115)、SCFR(CD117)和PDGFR,并可分為幾種不同的結構類型,不同IGSF結構類型的受體其信號轉導途徑也有差別。
(1)M-CSFR、SCFR和PDGFR:胞膜外區均含有5個Ig樣結構域,其中靠近胞膜區為1個V樣結構,其余4個為C2樣結構。受體通常以二聚體形式與相應的同源二聚體配體結合。受體胞漿區本身含有蛋白酷氨酸激酶(proteintyrosinekinase,PTK)結構。
(2)IL-1RtI和IL-1RtⅡ:胞膜外區均含有3個C2樣結構,受體胞漿區絲氨酸/蘇氨酸磷酸化可能與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有關。
(3)IL-6Rα鏈、gp130以及G-CSFR:胞膜外區N端均含1個C2樣區,在靠近胞膜側各有1個紅細胞生成素受體超家族結構域,此外在胞有胞膜外區還含有2-4個纖粘連素結構域。gp130胞漿區酷氨酸磷酸化與信號轉導有關。這種結構類型的受體其相應配體IL-6、OSM、LIF和G-CSF在氨基酸序列和分子結構上也有很大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