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細胞是最豐富的粒細胞類型,占人類所有白細胞的40%至70%。它們是先天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功能在不同動物中有所不同。
它們由骨髓中的干細胞形成,并分化為中性粒細胞殺手和中性粒細胞籠子的亞群。它們壽命短且移動性強,因為它們可以進入其他細胞/分子無法進入的組織部分。中性粒細胞可細分為分段中性粒細胞和帶狀中性粒細胞(或條帶)。它們與嗜堿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一起構成多形核細胞家族(PMN)的一部分。
中性粒細胞的名稱來源于蘇木精和伊紅(H&E)組織學或細胞學制劑的染色特征。嗜堿性白細胞染成深藍色,嗜酸性白細胞染成鮮紅色,中性粒細胞染成中性粉紅色。通常,中性粒細胞包含一個分為2-5個裂片的細胞核。
中性粒細胞是一種吞噬細胞,通常存在于血液中。在炎癥的開始(急性)階段,特別是由于細菌感染、環境暴露、和一些癌癥,中性粒細胞是炎癥細胞向炎癥部位遷移的xxx反應者之一。炎。它們在白細胞介素8(IL-8)、C5a、fMLP、白三烯B4和H2O2在稱為趨化性的過程中。它們是膿液中的主要細胞,導致其呈白色/黃色外觀。
中性粒細胞在創傷后幾分鐘內被募集到損傷部位,是急性炎癥的標志;然而,由于某些病原體難以消化,如果沒有其他類型的免疫細胞的幫助,它們可能無法解決某些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