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21日電 (馬帥莎)中國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副司長呂波21日在北京表示,2022年中國航天依舊“繁忙”,中國空間站將完成在軌建造任務;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測重大任務正式啟動工程研制,中國航天行星際探測不斷拓展新征程。
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即將到來。國家航天局21日線上舉行2022中國航天日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航天發展情況和今年航天日籌備工作,海南省產業文化特點和航天日特色活動等內容。呂波在發布會上透露以上信息。
據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辦公室主任孟華介紹,2022年“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將于4月24日在國家航天局網站和人民視頻同時上線。屆時,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辦公室將指導推出以“航小夢”為主題的《航小夢太空探險隊》科普繪本。
海南是第七個“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舉辦地。孟華表示,今年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和中國航天大會將在海南省舉辦,屆時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大學、文昌國際航天城將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既有國際視野也有地方特色的航天科普文化活動。
海南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主任韓勇表示,近年來,海南結合本土優勢,因地制宜推動航天事業發展,將航天定為著力打造的“陸海空”三大未來產業之一,將文昌國際航天城列為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之一。下一步,還將成立海南省航天融合產業投資基金和文昌國際航天城專家咨詢委員會,高質量推動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發展。
韓勇說,海南將借助2022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和中國航天大會的平臺,進一步推動商業發射場建設,加快航天產業鏈布局,促進航天國際交流合作,提高海南航天的“能見度”、“知名度”和“參與度”。
今年12月,我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誕辰112周年之際,站在新落成的長達167米、能復現每秒10公里超高速飛行速度的超級風洞前,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姜宗林向《中國科學報》表示:“錢學森在論述科學......
“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后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范。......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長白山4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在吉林長白山正式啟動建設。無獨有偶,9月中旬,在距此地直線距離約3800公里的西藏日喀則,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日喀則4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也開始了建設......
褚威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工程師,大學畢業后就從事航天搜救工作。入職以來他先后擔任過多個崗位,崗位在變,但他把工作當事業追求,當學問研究的態度一直沒變;職責在變,但他對黨忠誠、心懷感恩的執念一直沒有變。作......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執行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由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3名航天員組成,湯洪波擔任指令長。乘組包括1名第二批航天員和......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研發團隊積極響應國家對先進的國防工業能力建設要求,深入挖掘專業需求痛點,結合前沿的大模型技術等,打造了服務于“產品研發智能化、智能化產品研發”的“妙算”平臺,幫助航天設計師迅速在材......
夏日的余暉灑向晉西北高原靜謐的山谷,暈染了墨色的山巒。從山腰向下望,一座高聳的發射架矗立在山坳,足有幾十層樓房高,直插云天。這就是太原衛星發射中心9A工位——我國首個智慧發射場。2022年3月29日,......
7月22日晚間,航天英雄、中國首飛航天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英雄航天員、神舟十三號航天員葉光富,400余名北京市中小學生代表和科技工作者代表齊聚中國科技館,共同參加由中國科技館聯合中國......
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了解到,7月20日21時40分,經過約8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支持下,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
近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關于征集載人月球探測工程月面科學載荷方案的公告》指出,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經啟動實施,計劃先期開展無人登月飛行,并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