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急性感染。最后可以表現抗-HBs,抗-HBe和抗-HBc都是陽性,標志著乙肝處于恢復期。
第二種:與HBsAg、抗-HBc同時出現的慢性持續性感染,即是乙肝小三陽。
第三種:少數抗-HBe陽性并伴有其它抗體陽性者,HBV-DNA仍為陽性,具有一定傳染性.
第四種:抗-HBe陽轉陰后仍有可能逆轉為HBeAg陽性;或注射乙肝疫苗成功后僅表現抗-HBs 陽性,不會同時伴有抗-HBe陽性。
治療方式
1、一般治療乙肝的方法,首先要注意適當增加營養,保證充足熱量及富含蛋白質及維生素的食物,急性期和慢性肝炎肝功能明顯異常時應適當注意休息;其次要注意保肝藥物的選擇,甘草酸,聯苯雙酯都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保肝藥,第三肝細胞刺激因子和核糖核酸對降低血清轉氨酶及防治纖維化有一定的效果。
2、抗病毒治療乙肝:乙肝抗病毒藥物的進展較大,主要歸諸于下列因素的影響:
(1)乙肝感染機器免疫機制的深入了解
(2)靈敏而可靠地血清及肝內HBV定量方法
(3)有效抗HBV的藥物領域擴大
目前臨床應用的抗HBV藥物:
(1)核苷酸類似物:拉米夫定,
(2)干擾素,是目前治療乙肝丙肝的主要藥物之一。
(3)胸腺肽
(4)其他抗病毒藥物,中藥中亦有不少免疫促進或抗病毒藥物,今后嚴格按照新藥臨床試驗規范,可能篩選出一批有效的中藥。
3、中醫治療乙肝,中醫治療慢性肝炎,對改善全身癥狀,促進肝功能恢復有一定效果,大致分為以下類型:
(1)肝郁氣滯型:用柴胡舒肝散或我、四物湯加減,要用柴胡,積殼,白芍,個、佛手,郁金,香附等。
(2)肝膽濕熱型:用君蒿湯或龍膽瀉肝湯等,藥用茵陳,大黃,梔子,龍膽草,黃岑,黃連,丹皮,赤芍,田基黃,金錢草等
(3)肝滯血瘀型:用血府逐瘀湯或下淤血湯,藥用桃仁,紅花,丹參,赤芍,郁金,姜黃等
(4)肝腎陰虛型:用一貫煎或清肝飲,要用生地,當歸,棗皮,冬麥,沙參,何首烏
注意事項
1、半數以上的患者希望能把乙肝治愈
乙肝患者對治療目標不明確,有半數以上的患者希望通過治療能夠將乙肝治愈。而相關專家指出乙肝治療的目標是實現DNA陰性和E抗原血清轉換雙達標。
2、多數乙肝患者對治療的信念不堅定
很多的乙肝患者只能接受為期一年的治療,而當治療效果超于患者的預期時,就會有11%的患者要求更換醫生。這種求醫心切的的情緒嚴重影響了乙肝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很多正在接受乙肝抗病毒治療的患者自行中斷治療而導致乙肝容易惡化。
3、乙肝患者過度依賴療法,乙肝患者的治療過度依賴單一療法,47%的乙肝患者了解抗病毒治療是乙肝治療的關鍵,,2成患者認為乙肝治療的關鍵是保肝降酶治療,而事實上乙肝的治療需要全方位的進行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從心理上,身體上,生活上進行全方位的治療,使得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