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結果:
一、局部腦血流斷層顯像
(1) 缺血性腦血管意外的診斷:① 腦梗塞,病變部位的放射性明顯低于健側相應部位,γCBF的陽性率接近100%。在發病2-3天內,病變區尚未形成明顯的結構變化,故XCT和MRI常不能顯示異常。本法對腦梗塞的早期確診、病情估計和預后判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②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起病突然,癥狀消失快,當癥狀消失后,XCT和MRI的陽性率僅為25%,而γCBF顯像可發生50%的TIA患者腦內仍有缺血性改變,及時發現和治療這種慢性低灌注狀態,對預防腦梗塞有重要意義。
(2) 癲癇病灶的診斷:癲癇發作時,病灶部位的γCBF有明顯增加,而在發作間期又見減低,陽性率可達60%,遠高于XCT(25%)。本法對癲癇病灶的定位診斷有重要價值,可作為手術治療的依據。
(3) 對腦瘤的診斷價值:本法對腦瘤的診斷陽性率與XCT近似,其獨特價值在于:① 可根據腦瘤濃集放射性的多少,即血流量的多少判斷腦瘤的惡性程度,除血運豐富的腦膜瘤外,腦瘤的血流量隨惡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② 監測腦瘤的復發:腦瘤經手術治療和放療后,若γCBF再次提高,提示腦瘤復發;若γCBF減低可能為癜痕形成或壞死。
二、腦顯像
(1) 腦瘤的診斷:本法對腦瘤的診斷陽性率接近90%。對位于大腦半球的病變的陽性率可高達95%;對中線、顱底及后顱凹的病變的陽性率較低。本法顯像的清晰度不如XCT及MRI,且不能滿足手術治療所需的解剖結構信息的要求,故在擁有XCT和MRI設備的單位已較少應用。
(2) 腦梗塞的診斷:起病1周內,顯像圖無明顯異常,2-8周內陽性率達80%左右,8周之后又漸轉為陰性。典型病變的局部放射性濃集區呈楔形,與受損血管的供血區一致,不超越中線。
(3) 硬膜下血腫的診斷:陽性率可達90%,在前位腦影像上,患側腦外緣呈邊界較為分明的月牙形放射性濃集區。
三、腦池顯像
(1) 交通性腦積水的診斷:本病的典型影像特征是:①放射性示蹤劑進入側腦室且潴留24h以上;②示蹤劑消除緩慢,24-48h大腦凸面仍不顯像;但有時只出現上述現象之一。本法是唯一能確診本病的方法,對指導治療和觀察療效有重要意義。
(2) 腦脊液漏的診斷和定位:本法可顯示出腦脊液漏口及漏管部位的異常放射性濃集影像,有助于確診耳漏和鼻漏。
(3) 腦膿腫:本法對診斷和隨訪腦膿腫均較靈敏,若膿腫已形成膿腔則呈現“炸面圖”圖形。
需要檢查的人群:懷疑有缺血性腦血管意外、癲癇、腦瘤、腦梗塞、硬膜下血腫、腦積水、腦膿腫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