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在體內模型中證實,新冠奧密克戎變種的毒性低于2019年的新冠原始毒株。5月16日,知名學術期刊《自然》以加快出版的形式提前發表了論文《新冠病毒奧密克戎原始變種及亞變體BA.2的特征和耐藥性》。該研究發現,與引起2019年武漢疫情的新冠原始毒株相比,奧密克戎變種的毒性及引起的癥狀均輕于原始毒株,尤其是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情況。
該研究由知名病毒學家、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與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河岡義裕牽頭。研究還發現,在沒有既往感染的情況下,針對新冠病毒原始毒株設計的幾款疫苗和單抗藥物,對奧密克戎變種的保護力顯著降低。
自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引發2019年底武漢的新冠肺炎疫情后,病毒在過去兩年中又產生了阿爾法、貝塔、德爾塔等多個變種毒株(參見財新周刊報道《新冠病毒“變形記”》)。奧密克戎變種毒株最早于2021年11月報告給世界衛生組織(WHO),奧密克戎的原始毒株BA.1迅速流行。此后又出現多種亞變體,包括引起今年上半年吉林和上海等地疫情的奧密克戎BA.2,在南非及美國東海岸地區報告的BA.4和BA.5亞變體,以及廣東省最新報告的一例感染BA.2.12.1亞變體的境外輸入病例。其中,BA.2已經在至少68個國家成為主要流行種。與新冠病毒2019原始毒株相比,僅在表達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基因序列處,奧密克戎BA.1和BA.2就分別有36處和31處突變。
上述研究在實驗室中用K18-hACE2轉基因小鼠感染同樣劑量(3dpi)的病毒后發現,小鼠肺部和鼻腔中具有感染性的病毒滴度顯著低于新冠病毒原始株。實驗結果首次證實了奧密克戎變種的毒力確實低于原始野生型,且該結果在統計學上非常顯著(p<0.0001)。
在肺部的炎癥反應方面,感染奧密克戎BA.2的小鼠比感染了貝塔毒株的小鼠,在炎癥細胞因子水平上低很多,這意味著其肺部感染的情況少很多。而無論是在小鼠還是倉鼠實驗中,病理學檢查顯示,感染BA.2后,動物肺泡中很少能檢測到新冠病毒RNA和抗原。總體來說,奧密克戎侵入體內后的肺部情況,都比感染早期D614G毒株引發的肺部癥狀輕。
在人類鼻腔上皮細胞培養中,奧密克戎變種和德爾塔變種的復制效率差不多;但在包括肺泡等下呼吸道類組織中,奧密克戎的復制效率明顯低于德爾塔變種。研究人員表示,新冠病毒入侵呼吸道表皮細胞時,刺突蛋白還會通過受體TMPRSS2來進入細胞,而奧密克戎變種S蛋白處受體結合域與TMPRSS2的結合,相比于早期變種而言效率變得更低,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奧密克戎在動物模型的肺部組織中復制效率不高。
此外,在檢測中和抗體對新冠病毒的抑制性時,研究人員發現,與原始毒株和德爾塔變種相比,幾類中和抗體對奧密克戎BA.2的抑制顯著降低。
新冠疫情發展至今,科學家已經獲得了多項關于新冠病毒的科學認識。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處包括但不僅限于的4個基因突變位點,被證實可以影響病毒對細胞的侵染性、病毒的毒力和傳染性。這些突變位點還影響著病毒的“物種向性”——即可以被感染的宿主。2020年上半年,科學家們研究新冠病毒原始毒株和D614G時,發現各種包括大鼠、小鼠等各種常見的實驗室動物均難以感染病毒(參見財新周刊報道《新冠動物模型難覓》)。但到了阿爾法變種流行之后,新冠病毒已經能在自然環境下感染水貂、老虎、白尾鹿等多種哺乳動物。
上述4個病毒刺突蛋白基因突變位點分別是D614G、E484K、N501Y和P681H/R。其中D614G是最早出現的突變點,其相應變種毒株也迅速在2020年上半年就替代了原始毒株成為全球主要流行種;N501Y和P681H/R最早在阿爾法變種流行時就已出現;E484K則在貝塔變種及此后的變種中均有出現。
研究人員表示,在動物模型里,病毒呈現出對下呼吸道較輕的感染性,意味著病毒造成的疾病嚴重性更低。目前從真實世界的人類住院數據來看,結果也是一致的。但研究者還需要仔細驗證在人肺泡上皮細胞中,這一結果是否也成立。
有這么一群人,反復暴露于新冠病毒但看似未曾感染,或感染后始終無癥狀,即所謂的“超級躲避者”。美國研究人員19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篇論文,首次證明這群人存在遺傳基礎,“秘訣”就在于人類白細胞抗原(......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變異情況不斷變化,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也在不斷發展,并出現多波小的疫情。(美國新冠疫情的變化)2023年6月23日,美國疾控中心(CDC)在周報中首次報告了再次感......
中新社臺北6月12日電臺當局衛生福利主管部門12日公布2022年臺灣民眾十大死因及總死亡人數統計,新冠病毒感染從第十九名躍居第三名,死亡人數14667人。癌癥奪走近5.2萬條人命,已連續41年蟬聯首位......
6月7日9:00,新冠“乙類乙管”后首次高考開考。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291萬人,比去年增加98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全國統考于6月7日-6月8日舉行,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6月7日9:00-......
在新一輪新冠感染中,有不少“首陽”感染者,但也不乏“二陽”感染者。一些人擔心未來甚至可能會出現“三陽”、“四陽”。那么重復感染新冠會對人體有哪些損傷?新冠抗病毒藥物是否能作為預防用藥?對于人們關心的一......
近段時間以來,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話題引起大家的關注。觀察我們周圍新冠病毒二次感染患者的情況,大家發現,似乎年輕人居多,是不是這樣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專家進行了解答。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
近期,很多人出現了咽喉疼痛的癥狀,擔心自己二次感染上了新冠病毒。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認為,咽喉疼痛有多種原因,需摸清病因客觀對待。當前流行的XBB系變異株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的重組......
近期,關于“二陽”的話題引發廣泛關注。一些網友發文說自己感染新冠病毒,不少人擔心是新冠病毒變異株帶來的又一輪感染高峰。5月22日,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
5月22日,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透露,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有2個已經初步被批準,很快能面世。“基于SEIRS模型預測,我們預測5月底、6月底會有一個......
5月22日,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透露,能覆蓋XBB變異株的疫苗有2個已經初步被批準,很快能面世。“基于SEIRS模型預測,我們預測5月底、6月底會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