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危害
對環境有害。
健康危害
硝酸不論濃稀溶液都有氧化性和腐蝕性,因此對人很危險,僅濺到皮膚上也會引起嚴重燒傷。皮膚接觸硝酸后會慢慢變黃,最后變黃的表皮會起皮脫落(硝酸和蛋白質接觸后,會導致黃蛋白反應而變性)。此外,濃硝酸需以深色玻璃瓶盛裝,避免受到光照反應釋出有毒的NO2 [7] 。
吸入硝酸氣霧產生呼吸道刺激作用,可引起急性肺水腫。口服引起腹部劇痛,嚴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痙攣、腎損害、休克以及窒息。眼和皮膚接觸引起灼傷。慢性影響:長期接觸可引起牙齒酸蝕癥。
與硝酸蒸氣接觸有很大危險性。硝酸溶液及硝酸蒸氣對皮膚和粘膜有強刺激和腐蝕作用。
危害防治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20~30分鐘。如有不適感,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10~15分鐘。如有不適感,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就醫。
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泄漏應急措施
應急處理:根據液體流動和蒸氣擴散的影響區域劃定警戒區,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穿防酸堿服。作業時使用的所有設備應接地。穿上適當的防護服前嚴禁接觸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噴霧狀水抑制蒸氣或改變蒸氣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觸泄漏物。勿使水進入包裝容器內。
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覆蓋泄漏物。
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飛塵或石灰粉吸收大量液體。用農用石灰(CaO)、碎石灰石(CaCO3)或碳酸氫鈉(NaHCO3)中和。用抗溶性泡沫覆蓋,減少蒸發。用耐腐蝕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