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螺旋體含有表面抗原,能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凝集抗體及螺旋體制動抗體或溶解抗體,與雅司螺旋體有交叉反應。含有類屬抗原能刺激機體產生補體結合抗體,與非致病性密螺旋體間有交叉反應。梅毒螺旋體侵入人體破壞組織后,組織中磷脂粘附于螺旋體表面形成復合抗原,從而使機體產生抗磷脂的自身抗體稱之為反應素。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慢性性傳染病,在自然情況下,梅毒螺旋體只感染人類。因而梅毒患者是唯一傳染源。未經治療的病人在感染后1-2a(年)內傳染性強,隨著病期延長,傳染性越來越小。因梅毒的傳播方式和機體反應性的不同,梅毒分為獲得性梅毒和先天性梅毒。
先天性梅毒:也稱胎傳梅毒。螺旋體通過患病孕婦經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引起胎兒的全身性感染。梅毒螺旋體在胎兒的肝、脾、腎上腺等器官大量繁殖導致流產、早產、死胎或出生活的梅毒兒。早期病變有梅毒性鼻炎,梅毒性天皰瘡和斑丘疹:晚期呈現鋸狀形牙、先天性耳聾和間質性角膜炎等。
獲得性梅毒:又稱后天梅毒。主要經性接觸傳染,少數也可通過接吻、哺乳和接觸有傳染性損害的病人帶菌的日常用品而傳染。此外,輸帶菌的新鮮血也可傳染。獲得性悔毒反復穩伏與再發為其特點,整個病程分為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