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極為罕見,是由于凝血酶原的生成受到障礙所致,呈常染色體隱性遺 傳,陽性家族史較為常見。臨床表現以臍帶出血為多見,其次為粘膜出血如鼻出血、胃出血、血尿等,亦有皮膚出血點及組織出血,手術后傷口滲血不止。凝血酶原的有效止血濃度在30%~40%。輕型患者的因子濃度約在25%,嚴重出血的凝血酶原濃度在15%以下。實驗檢查,凝血酶原時間延長,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血漿凝血酶原促凝活性測定(Ⅱ∶C)降低。治療以補充新鮮全血,血漿,凝血酶原復合物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