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1-15 00:00 原文鏈接: 中國科學家Naturemedicine發布肝癌研究新成果

      來自香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山大學癌癥中心等處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Recoding RNA editing of AZIN1 predispose to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論文,證實ADAR 介導的AZIN1基因 A至I RNA編輯是誘發肝癌的一個潛在因素,研究成果發布在1月6日的《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志上。

      來自香港大學的關新元(Xin-Yuan Guan)教授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Daniel G Tenen教授為這篇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關新元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腫瘤發生發展相關基因、腫瘤干細胞及腫瘤微環境等。在國際雜志上共發表學術論文 160多篇,被引用超過6000次。

      肝細胞癌(HCC)是指肝細胞或肝內膽管細胞發生的癌,在全球范圍內腫瘤相關性死亡因素中排名第三,全球每年有超過50萬新患者。我國是肝癌高發國家,每年約有11萬人死于肝癌。肝癌具有起病隱匿,潛伏期長,高度惡性,進展快,侵襲性,易轉移,預后差等特點。肝癌的預防和治療是世界性難題,至今仍缺乏有效治療手段。因此深入了解肝病發病及病程機制,對于開發潛在的治療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RNA編輯(RNA editing)泛指真核細胞中對RNA分子在轉錄后進行再加工和修飾的過程,能夠使基因編碼的遺傳信息在RNA水平上進一步產生多樣性與可塑性。RNA 腺苷脫氨酶ADAR (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 家族的RNA編輯酶ADAR1和ADAR2,能識別特定RNA底物分子中的腺苷(A)并催化其水解脫氨成為肌苷(I),從而產生新的遺傳密碼,是蛋白質分子多樣性發生的重要機制。研究發現,哺乳動物體內已知的幾種A至I RNA編輯底物均編碼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質,其編輯變化可引發相應疾病,提示A至I RNA編輯缺陷可能與多種疾病的發生相關。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轉錄組測序,發現肝癌樣本中的AZIN1的AI RNA編輯增高。AZIN1轉錄物的AI編輯受到ADAR1的特異調控,導致AZIN1 第367位殘基發生絲氨酸-甘氨酸置換, 預計引起了構象改變,從而誘導了AZIN1從細胞質向細胞核易位。研究結果表明AZIN1 RNA編輯賦予了功能表型,導致腫瘤啟動潛能增大及更具侵襲性的行為。相比于野生型AZIN1,編輯形式的AZIN1蛋白對于抗酶蛋白具有更強的親和力。通過抵消抗酶蛋白介導的鳥氨酸脫羧酶(ODC)和cyclin D1 (CCND1)降解,編輯形式的AZIN1促進了細胞增殖。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AZIN1的AI RNA編輯有可能是人類癌癥,尤其是肝癌發病的一個潛在驅動因子,從而為肝癌的治療或診斷提供了一個有潛力的新靶點。

      作者簡介:

      關新元

      教授,男,1959年1月生,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遺傳系博士(1993年), 1993-1999年在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員,1999-2006年在香港大學臨床腫瘤系任副教授、實驗室主任。2006年被中山大學以"百人計劃"人才引進,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在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研究工作方面,從事人類惡性腫瘤的分子遺傳學研究近20年,先后主持過NIH、香港政府和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多項國內外科研基金約1800萬元。在國際雜志上共發表學術論文160多篇,被引用超過6000次,獲得國內外ZL共5項。主要研究興趣包括 1)應用染色體顯微切割技術、FISH技術和CGH技術研究腫瘤染色體變化;2)克隆并鑒定新的癌基因;3)研究腫瘤轉移的分子機理。

    相關文章

    中山大學原校長李岳生去世,享年94歲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山大學原校長李岳生教授,因病于2024年6月17日在廣州去世,享年94歲。李岳生李岳生,男,漢族,湖南桃江人,1930年1月10日生。195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7月,于......

    中山大學百年校慶合作發展大會在山東青島舉行

    今年是中山大學建校100周年。6月16日,中山大學百年校慶合作發展大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本次大會由中山大學校友會、中山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主辦,中大校友會山東聯絡處(山東校友會)承辦。記者獲悉,繼日前......

    中山大學成果入選2023年度遙感領域十大事件

    記者從中山大學獲悉,在6月14日召開的中國遙感應用協會2024年年會上,中山大學與武漢大學聯合參與的“我國衛星遙感在極地科考中取得重大成果”入選“2023年度遙感領域十大事件”,并排在首位。“2023......

    我國科研團隊研制出高品質二維晶體薄膜

    記者5月27日從中山大學獲悉,該校化學學院鄭治坤教授團隊成功制備出高韌性、高彈性、高機械強度的二維晶體薄膜,并報告了一種利用犧牲性小分子結構導向劑導向相鄰晶疇形成編織晶界結構的制備方法,有望擴展晶體膜......

    中山大學意向采購分析型流式細胞儀

    項目所在采購意向:中山大學2024年6月政府采購意向采購單位:中山大學采購項目名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分析型流式細胞儀采購項目預算金額:126.000000萬元(人民幣)采購品目:A02100404......

    中山大學與廣東省生殖醫院舉行揭牌儀式

    5月8日,中山大學與廣東省生殖醫院舉行揭牌儀式,宣布雙方合作共建“生殖流行病學聯合實驗室”及“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基地”,搭建融合教學、科研、實踐為一體的綜合性實踐基地。記者獲悉,雙方共......

    中山大學團隊為患者植入新一代骶神經調控電極

    近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成功完成了華南地區首例兼容全身核磁掃描的新一代骶神經調控電極植入,以往只能接受1.5T頭部的核磁共振(MR)檢查的保留骶神經調控電極植入患者也可以“解鎖”3.0T和1.5T......

    香港大學與臨港集團、黃浦區、閔行區簽約

    4月26日,在滬港合作會議第六次會議上,香港大學與臨港集團、閔行區、黃浦區在香港特區政府總部簽署合作協議。作為此次滬港合作會議的成果之一,香港大學將與臨港集團、黃浦區、閔行區加強滬港科研合作與人才培養......

    廣州體育學院原黨委書記許宗祥被提起公訴

    廣東檢察機關依法對許宗祥涉嫌受賄、利用影響力受賄案提起公訴日前,廣州體育學院原黨委書記許宗祥(正廳級)涉嫌受賄罪、利用影響力受賄罪一案,經廣東省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由中山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中山市中級人......

    東南大學李全團隊在可見光光致變色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東大新聞網4月23日電】(通訊員邢俊飛)近日,東南大學智能材料研究院院長、首席科學家、化學化工學院李全團隊在可見光光致變色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Robust,UltrafastandReve......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