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患者均需進行治療性生活方式改變,盡可能避免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藥物。無癥狀高尿酸血癥合并心血管危險因素或心血管疾病時(高血壓、糖耐量異常或糖尿病、高脂血癥、冠心病、腦卒中、心衰或腎功能異常),血尿酸值>476μmol/L給予藥物治療;無心血管危險因素或心血管疾病的高尿酸血癥,血尿酸值>535.5μmol/L給予藥物治療。具體治療如下:
1、改善生活方式。是治療高尿酸血癥的關鍵,包括健康飲食、戒煙、戒酒、堅持運動和控制體重。研究顯示,飲食治療大約可以降低血尿酸70~90 μmol/L。包括健康飲食、戒煙、堅持運動和控制體重。(1)健康飲食,已有痛風、高尿酸血癥、心血管代謝性危險因素及中老年人群,飲食應以隨低食物為主,嚴格控制肉類、海鮮和動物內臟等食物攝入,中等量減少乙類食物攝入,進食以甲類食物為主(如表)。(2)健康飲食,每日飲用量保證尿量在1500ml以上,戒煙,禁啤酒和白酒,紅酒適量。(3)堅持運動,控制體重,每日中等強度運動30分鐘以上。肥胖者應減體重,使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
2、堿化尿液。當患者的尿pH值小于6.0時,需要堿化尿液,可服用碳酸氫鈉,并在服用過程中復查尿液pH值,將尿pH值維持在6.2~6.8最為合適。但不宜劑量過大及長期應用碳酸氫鈉,否則可能導致代謝性堿中毒。此外,高血壓患者謹慎服用碳酸氫鈉,因其可使血壓升高。
3、避免用使血尿酸升高藥。如利尿劑(尤其是噻嗪類)、皮質激素、胰島素、環孢素、他克莫司、吡嗪酰胺、煙酸等。對于需服用利尿劑且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首選非噻嗪類利尿劑,同時堿化尿液、多飲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對于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首選噻嗪類利尿劑以外的降壓藥。有指征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的高尿酸血癥患者建議堿化尿液、多飲水。
4、降尿酸藥。
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常用的抑制尿酸合成藥物包括別嘌呤醇、非布司他等。服用時需多飲水,堿化尿液。
別嘌醇: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使尿酸生成減少。推薦成人初始劑量一次50 mg、1~2次/天,每次遞增50~100 mg,一般劑量200~300 mg/d,分2~3次服,每日最大劑量600 mg。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癥狀、皮疹、藥物熱、肝酶升高、骨髓抑制等。已知別嘌醇相關的嚴重超敏反應與 HLA-B*5801 密切相關,亞裔人陽性率比白人高。因此,亞商人群用藥前推薦進行 HLA-B*5801 檢測。
非布司他:是一種分子結構與別嘌醇完全不同的選擇性黃嘌呤氧化醇抑制劑,療效優于別嘌醇。此外,非布司他不完全依賴腎臟排泄,可用于輕中度腎功能不全者。起始劑量為20 mg/次,每日一次,大劑量可能導致血尿酸值急速降低反而誘發痛風發作。患者可在服用20 mg非布司他4周后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血尿酸值逐漸增量,每次增量20 mg。最大劑量為80 mg/d。給藥時,無需考慮食物和抗酸劑的影響,詳情請遵醫囑。不良反應主要有肝功異常、腹污、頭痛、肌肉骨骼系統癥狀。
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常用的增加尿酸排泄藥物包括苯溴馬隆、丙磺舒、磺吡酮等通過抑制腎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從而降低血尿酸。主要用于尿酸排泄減少型,以及對別嘌醇過敏或療效不佳者;己有尿酸性結石者不宜使用。用藥期間應堿化尿液并保持尿量。此類藥物應用時需堿化尿液,對于已有腎功能不全者,應注意定期監測清晨第一次尿pH值,將尿pH維持在6.2~6.9,同時保證每日飲水量2000 ml以上,注意監測患者的肝、腎功能。
丙磺舒:只能用于腎功能正常者,肝損較多見。初始劑量 0.5 g/d,逐漸增加,最大劑量2 g/d。主要不良反應有胃腸道癥狀、皮疹、藥物熱、一過性肝酶升高及粒細胞減少。對磺胺過敏者禁用。
苯溴馬隆:可用于輕中度腎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癥患者。初始劑量 25 mg/d,逐漸增增加,最大劑量 100 mg/d。肌酐清除率45~60 ml/min的成人每日50 mg;肌酐清除率>60 ml/min的成人每日50~100mg。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癥狀、皮疹、腎絞痛、粒細胞減少等,罕見嚴重的肝毒性。
促進尿酸分解的藥物:常用的促進尿酸分解藥物包括培戈洛酶、拉布立酶,用于腫瘤溶解綜合征的高尿酸血癥,尤其是化療所致的高尿酸血癥。不良反應有過敏反應、溶血、高鐵血紅蛋白血癥。
輔助降尿酸的藥物:氯沙坦用于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患者,非諾貝特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癥伴高尿酸血癥患者。
5、積極治療與血尿酸相關的代謝性危險因素。積極控制高尿酸血癥相關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如高脂血癥、高血壓、高血糖、肥胖及吸煙,應作為高尿酸血癥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